基于大学生视角的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

2014-10-09 11:25刘丹平张橙
大学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有效教学策略

刘丹平 张橙

[摘 要]通过对有效学习概念的阐述,从大学生的视角分析了有效学习的内涵,指出了大学生有效学习的障碍,提出了促进大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即明确学习目标、改变学习方式、依托信息技术和强化实践环节等,探讨了有效学习目标下的教师有效教学的途径,即实施课堂有效教学、重视课外指导和注重因材施教等,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有效学习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有效学习 大学生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5-0022-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高校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关注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从大学生的视角剖析了有效学习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有效學习存在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学习的策略,并以大学生有效学习为目标,讨论了教师有效教学的途径,为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一、有效学习概述

关于有效学习,国内学术界尚未给出统一的定义。[1]鲍银霞(2006)认为,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加工,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2]高利明(2007)认为,学习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记忆性的学习,为应付考试;第二层次是同记忆相结合的理解性学习,为解决问题;第三层次是理解性学习基础上的适应性学习,即有效学习,为学会学习。[3]陈吉利(2011)认为,有效学习主要指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索和研究,发展自己创新思维的学习,即经验、思考、活动和再创造。[4]

从大学生的视角,有效学习包含三方面的内涵:一是完成学习任务,指大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二是达成主动学习,指大学生把学习作为体现自身价值、反映个人需要的探索性的活动,是自觉的、积极的、持续的、高效的学习过程;三是提升实践能力,指大学生不仅仅是满足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对于理论知识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大学生有效学习的障碍分析

分析影响大学生有效学习的因素,对于探索有效学习策略、帮助大学生实现成长成才的目标,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方法不恰当

从高中“严厉管制”的学习环境到大学“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大部分新生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不少学生仍然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不仅学习效率不高,而且不能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难以真正掌握知识;二、三年级面临学业、生活、感情、心理等多方面的困惑,四年级面临考研、就业的压力,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学业倦怠”,把知识的积累理解为“完成考试”,从而表现出被动的学习。

(二)学习目标不明确,放松自我要求

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分为攻读研究生、出国留学、就业等,这些去向都与在校期间的学习紧密相连。因此,如果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去向设定与发展目标,就很难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就不能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再者,如果大学生自我期望值不高,学习也可能失去动力,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脱节

许多大学生到用人单位面试或考研复试时,会感到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不足。在大学生看来,应付课程考试要比完成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要容易得多;在学校看来,组织课堂教学要比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容易得多;在用人单位看来,大学毕业生理论知识基础要强于实践动手能力。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教学环节的严格训练,导致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既不懂得如何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也不会动手操作,缺乏实践性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可见,大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脱节的现象,是影响有效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大学生有效学习策略

大学的学习活动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分析大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探索大学生有效地学习的行动、步骤和路径,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5]从大学生的视角看,促进有效学习,必须从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依托信息技术、丰富学习内容,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入手。

(一)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明确的远期学习目标,又要有具体的近期学习目标。远期学习目标主要是指高质量地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为攻读研究生、出国留学、就业等某一方面的人生目标做好学业的准备。近期学习目标主要是指有效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与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活动紧密联系,包括每门课程的学习、课外教育教学活动、每学期的学习目标等,这是成功实现远期学习目标的关键。因此,大学生必须明确远期和近期的学习目标,认真制订学业规划,端正学习态度,以勤奋刻苦的态度对待学习,夯实学习基础;以严谨求真的态度对待学习,保持学习动力;以创新进取的态度对待学习,拓展学习视野。

(二)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生要根据个人的特点,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差异,总结适合个人学习习惯的学习方法。一是要注意记忆性学习、理解性学习和有效学习三个层次之间的合理衔接,也就是完成课程考试、解决实际问题和达成知识重构之间的合理衔接,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与要求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二是要注意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结合,通过课内学习掌握知识基础,通过课外学习实现对课内学习的巩固、补充、拓展和深化;三是要注意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的结合,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团队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协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依托信息技术,丰富学习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个巨大的知识资源库大大拓宽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基于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学习活动突破课堂、校园的限制,可以为学生与专家、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高效的工具,为学生更清楚、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知识提供平台,也为学生进行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可能。因此,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四)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规定了不同类型高校、不同门类的学科专业实践学分所占的最低比例,要求高校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因此,大学生一是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认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项目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培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锻炼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有效学习目标。

四、有效学习目标下的有效教学

随着高校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质量及教学的有效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6] [7]当前,高校的一些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不愿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一些教师虽然愿意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但主要承担那些自己已经讲授过多次的课程,很少愿意讲授新开设的课程,很少愿意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师对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存在应付倾向,只管讲课,不管效果,只管课内,不管课外,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这些现象,都极大影响了高校教师的有效教学,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有效学习。 [8] [9]高校教师无论是新手型教师,还是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实现有效教学始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从大學生的视角来看,教师的有效教学应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目标,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突出师生互动;重视课外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一)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突出师生互动

大学生对于教师照本宣科、“照屏读课”的教学十分反感,特别希望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能注重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应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积累和新的思维方法,不仅关注自己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关注学生有没有掌握学习内容。其次,教师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结合课程的特点给予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导,尤其是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阶段,这些课程学习成绩的优劣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体现知识体系的构成,既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又强调在后续课程中的作用及实际工作中应用,并且在讲授过程中注意深入浅出,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重视课外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如果说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那么教师在课外对学生的指导交流,应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已经学会学习,更加注重学生思想、行为、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养成。首先教师应重视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环节,这是课堂有效教学的自然延伸,是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加强与学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开端,也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其次,教师应重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通过实验、实习、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了解学生掌握相关课程知识的程度、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程度和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根据专业基础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课外学科科技竞赛,拓宽知识视野和创新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高校过于集中统一的管理和较为单一的育人模式,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不仅为学习优秀、能力出众的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更要为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出现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充分的发展空间,这样的帮助不仅仅是辅导员的工作,也是全体教师共同的工作。其次,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案例的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大学生在个人自学、团队学习、项目研究等学习方式中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使大学生的个人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品格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第三,教师不仅仅应单一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应积极地参与面向学生的服务与指导工作,更深入地从学生的视角分析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更多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志趣和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突出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促进教育与教学的融合,教书与育人的融合。

[ 注 释 ]

[1] 陈秀丽,张鸿宇.国内有效学习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 考试周刊, 2012(46):36-38.

[2] 鲍银霞.有效学习的前提、特征和旨趣[J].现代教育论丛, 2006(2):54-57.

[3] 高利明.用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3):1.

[4] 陈吉利,黄克斌,杨斌.有效学习模式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12-13.

[5] 凡勇昆.从“他者”到“我者”——兼议学生的有效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3-35.

[6] 李书勤,李灵莉.新时期我国大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3):20-22.

[7] 王晓茜,郝世文.大学教师有效教学:原则、特征和举措[J].现代教育管理,2012(4):96-99.

[8] 祝俊风,张依武.有效教学的根本要义: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J].江苏教育研究,2010(19):26-29.

[9] 赵菊珊,郭均英.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28-30.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有效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试论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