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引领语文课堂的金钥匙

2014-10-08 01:31:43杨晶
考试周刊 2014年2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激趣自主学习

杨晶

摘 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今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深入学习语文的信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让语文课迸发出涌动的活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激趣

语文作为工具科,学习容易学好很难,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课堂上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效果很不理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课堂上的不良现象。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树立深入学习语文的信心

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就动机志向水平的高低与学习者的自信心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联,学习自信心主要来自于学习成功感。学生个体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基础很差的学生,即使对语文学习处于很不积极的状况,只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有心人,多耐心观察这样的学生,一旦在他们身上发现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小题大做”,给予热情鼓励。一句赞美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手势,只要富有真情实感,就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从而备受鼓舞。学生哪怕在一小点上得到肯定,自信心就会增强,如此反复,学生在一次次取得成功和鼓励的前提下,就会不断增强自信,从根本上改变对语文学习不积极的状况,表现出主动积极的参与态度。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的人际交往过程和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会迁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上。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抹杀学生个性,导致师生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当学生有了进步和成绩时,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表扬;當学生有了错误时,非常害怕老师批评,特别是不希望老师在同学面前当面批评。教师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无论学生成绩好坏,素质高低,无论学生家庭贫富,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坚持平等的原则。教师要尽可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亲近,用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用饱满的激情与热情的微笑感动学生;用得体的着装和文明的举止塑造学生。语文教师能与学生建立真诚友好的关系,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三、创设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情由境生,境由情设,情与境是和谐统一的。赞可夫认为:“课堂上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究知识的心理氛围。”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调动。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予人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和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和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还可以在表演中体会情境,“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是自己或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体验。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例如《沁园春·雪》一课中,我借助多媒体手段,在激昂的音乐声中,从毛泽东酣畅淋漓的书法画面引入,把一名同学带到前面,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你站在塬上,登高望远,纵情吟唱——《沁园春·雪》。”同学们聆听着他抑扬顿挫的配乐朗诵,欣赏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备受感染,自然走进了课文。我整堂课语言亲和,鼓励及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在兴奋和愉悦中,真正走进了文本。我常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我再适时点拨,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新课标强调语文的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性,但不轻视知识学习;强调个性化阅读,但不轻视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强调朗读,倡导多种阅读方式并举;强调多读书,多动笔,少做题。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在课堂中,将文本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个性表达。

语文教学中的质疑是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思想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可以运用“竞赛法”、“勾画圈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元素的提炼和主题思想的研读,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高效完成“字词积累”、“提取信息”、“走近文本”等活动。如:学生按要求读、圈、点、勾、画、品好句,有感情地朗读重点片段,一方面在学习文本中积累了字词和语句,另一方面学生在交流中体味了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以竞赛形式展示探究结果,在动口、动笔、动脑中轻松快乐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总结,特别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既能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兴趣的做法还有很多,效果不同,有的能在一堂课见效,有的则须长期不断坚持才会有效。只要千方百计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改标准.

[2]徐金红.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

[3]徐启全.情境教学法.

[4]初中语文课例观摩与学习.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激趣自主学习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16:18:47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1:29:57
激趣 导思 引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30:48
“合”乐而“不为”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4:16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1:20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