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学科开展“e学习”项目的思考和建议

2014-09-26 15:46董新伟
化学教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网络学习中学化学化学教学

摘要:通过分析信息时代中学化学学科开展“e学习”项目的背景、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的目标、预期的效应、需要开展的工作、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与反思,对项目开展的落实与推进提出理性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化学;e学习;网络学习;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9-003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10

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迎来了技术进步而又资讯泛滥、信息冗余的时代,信息化浪潮同样冲击着学习方式的不断转变。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与融入这场变革,学校教育、网络教育、网络学习成为三种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为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以下简称“e学习”)试点工作。目标是期望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五个领域有所改革和创新,取得经验,建成较为完备的“e 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 学习”资源,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电子书包”的解决方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化学学科首当其冲,成立了“江苏省中学化学e学习联盟”并开展探索性实践尝试,这是一件有所作为的好事与大事,需要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相信对所有参与者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机遇,这是每位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得学习与提高的平台,促进实践者在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上快速发展。

一、 网络时代“e学习”背景分析

学习方式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息息相关,从学习的维度看,学习经历了口传时代、手工书写时代、印刷时代、电子传播时代、数字时代,不同时代的学习要素比较见下表[1]。

尽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资源建设轰轰烈烈、人人参与,但是,对化学学习具有针对性、可行性、指导性、权威性的信息还是不够多。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国内的化学学习平台与资源良莠不齐。从网络统计情况来看,关注度高、生存力强的“化学学习”网站绝大多数是围绕考试的试题网站和围绕备课教案课件网站,如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最受师生家长热捧,上面有海量的试卷、教案、学案、课件可以让教师应对考试、备课与各项教务检查;K12平台、中小学资源库、化学资源库、新思考中学化学课程网、人教社化学网、凤凰传媒凤凰教育网、省市级教研室网站等处于第二层次,有一定的人气,资源也很丰富,更新也较快;一些区县各级教研室网站、一些化学区域教研网站、化学教师个人教学资源性网站和化学教育教学博客属于第三层次,建站时热情高涨,维护时间一长就不了了之,特点是非常分散、内容杂乱无序,有些更新很慢,有些昙花一现,如“呼吸部落网站”。

近年来也有一些具有课程色彩的网站得到很好的发展如网校联盟,也有一些仅以营利为目的,以网校为形式试听、缴费购买课程、听课,大部分有名师授课,有直播也有名师教学录像、在线答疑甚至还有一对一辅导,也有在线考试网站,试用、缴费、测试、判分、纠错解析。这些网站本质上是在线集成式家教,在学生与家长中有一定的市场。

这显然一方面是教师受生存压力应试与惰性的影响所致,也反映了社会对中学教育急功近利的取向,中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背离其价值与功能而步入歧途;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化学学习网站的定位、管理、价值取向、日常维护等缺乏深入思考,即网站对未来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关注。网络的重复性建设和缺乏个性与体现专业值得反思,网站如何从“学答性”平台转向“学问性”平台乃至“学习性”平台需要深入思考。

广大教师在网络时代掌握了一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有些教师还通过钻研形成了自己的特长,并自觉地应用这些技术于教育教学中,但是差别很大。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背景的差异,对于网络教学资源,有些教师能原创、有些教师能改造、有些教师只是做了网络时代的搬运工。人们通过上网、上传与下载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利,用最少的时间换得最大的空间。如何让广大教师原创一些更有价值的的资源,从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到中学学习网、高考资源网的壮大都体现了一种资源共建共享、临存整取式的建设策略中,我们可以获得经验借鉴。

二、化学“e学习”我做过了什么?

进入信息时代至今,笔者用电脑打过论文、备过课、做过PPT,上网、下载资料、电子阅读、观摩化学网络名师课堂、TED演讲、网易公开课,上过国内外电子图书馆,国外化学教育网站,用过QQ、MSN、电子邮箱和他人交换信息、用QQ空间写过教学叙事,用FrontPage建过教研组网页、绿色家园化学学习专题网页,用Movie Maker制作教学视频,建设过新课程高中化学备课绩效系统资源库,建过区域化学实验课题QQ群、并用QQ群开展课题研究及云端共享储存与提取。

笔者用手机获取网络教学资讯、实物投影学生作业、现场直播实验过程,和同事史鸣锋老师合作研发建成36万册电子图书馆集成发布系统并在几十所中学中推广应用,合作研发了多学科课堂教学电子测评反馈系统,开设董新伟化学教学新浪博客和新浪播客,与全国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网络研讨(关注人数3百多,日均访问量达136次),建成常州市高中化学教研网、中学生化学社团网,利用视频软件制作化学教学情境素材上百个,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发表相关论文4篇、培训讲座多次。

笔者组建了常州市高中化学网络教研研发小组团队,依托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重点高中骨干成员在理论指导、电子白板、DIS数字化实验、化学实验探究、化学教学设计、平板和手机的课堂教学应用、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视频制作、在线网络教研等方面做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但限于个人的时间、空间、能力所限,像课堂教学电子测评反馈系统做得还不够完善,有些尝试还不够深入,就像电子白板、DIS的应用都只是数字化学习时代的一个手段或符号,本质上还属于传统教学的现代手段。像翻转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践的还很有限,主要做的工作还是停留在为主流化学课堂教育教学的服务和补充上。endprint

三、化学“e学习”项目要做点什么?

化学“e学习”项目需要专家的引领指导、专业的培训与实训、行政力量的推动,专业人士的筛选,实践环节的检验。还需要研究课程、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论、心理学、学习科学、大脑神经学这些专家的成果。“e学习”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网络学习时代,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进行“e学习”。

化学“e学习”项目要做的是:面向教师和学生的较为完备的“e 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 学习”资源。最好把平台与资源按教师与学生分开建设,学生平台按照年级、学科、知识板块再做细分。要开发嵌入式教学资源平台、支持菜单式学习点播以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平台自然是有相应的技术力量的专业人士去做,但也需要化学教师献计献策,让网络的架构更合理,检索方便、响应快捷、操作界面更简洁有效,使用方便、互动性更强。丰富的“e 学习”资源需要发动更广泛的群众力量完成。作为网络联盟成员更要有公益心和责任感,有战斗力,能做事、做好事。

具体的“e 学习”资源包括:优秀的化学学习资源链接、微视频、微课程、实验视频、优质的教学视频、化学电子书、电子教材、杂志、应用性软件、化学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专题影视作品、对未来能源、资源、材料、医药、环境问题的研究进展及化学科学前沿。资源不仅仅要能满足与学校教育,更要拓展视野,做把化学教育融入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要做面向未来和世界的资源平台。

四、化学“e学习”项目建设有什么用?

通过“e 学习”平台和“e 学习”资源项目推进建设,笔者思考项目可以为广大的化学教师和学生带来一些有益的改变。对于教师而言过程是比较艰辛的,需要接受培训、学习技术、建设资源库、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整合教学资源、重构重建教学内容、在新的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框架下组织教学,当然教师也可以紧跟时代发展通过学习与创新脱颖而出,顺应时代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教育教学的成果出现,教师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满足自身的专业发展与追求。这些也是“e学习”项目推进的预期。

对于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得信息时代的馈赠——全球化、全方位的学习资源,不受地域、时空、语言、贫富、学段的限制,享受“e学习”项目的成果,在更宽广的优质教学平台上学习,学得更多更专,视野更宽,得到更有个性化的发展。就如我们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TED演讲、网易公开课、诺丁汉大学公开课、BBC化学元素的故事等等。对于时下流行的微课、可汗学院、网络认证学习课程、翻转课堂,这些信息时代的学习资源具有可再现性,也能满足部分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内驱性学习的需求,为差异化学习提供支撑、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励学习潜能发挥与提升、养成学习方法和习惯。

“e学习”项目将以现有教材为基础,积极探索和创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呈现方式,突出开放、多边互动与探究性,特别关注教材的趣味性、丰富性、选择性和链接性,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方面,试点将沟通课内课外学习,使网络和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环境、技术、手段和工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合作协同学习、选择性学习和人机互动型学习[2]。

五、化学“e学习”项目推进的瓶颈有哪些?

化学“e学习”的本质是依托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字技术下的学习,是属于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的一种方案,需要细化顶层设计,用新的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理论来指导软件开发、平台建设、使用培训,化学“e学习”对学习环境、硬件都有较高要求,如何净化网络学习环境,如何关注学生的认知领域需求、如何关注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培养,如何关注新情境下师生之间的表达与交流,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控制上网时间、避免上网成瘾,如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视力疲劳、减少家长的担心,如何利用科学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科的兴趣,自主学习、促进学习,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任重而道远。化学“e学习”项目推进的瓶颈有以下方面:

1. 资金投入:工具、硬件、软件配备,并且资金的投入短期内看不到收益。

2. 目标定位:“e学习”的内涵与外延的思考,项目定位,减少重复浪费。

3. 技术培训:如何获得最先进与权威的指导和让老师自觉主动地参与技术培训与实践。

4. 标准制定:具有兼容性、易用性和普适性,考虑大众化使用特点,符合应用习惯。

5. 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细致、多方位的且非功利性的评价机制。

6. 共享机制:公益性、合作性、共建性、共享性、开放性,零存整取不断在线丰富。

7. 激励机制:建立起激励性的促进项目推进的机制,如何吸引人来做,吸引人来用。

8. 内容审核:严谨、科学、权威性的内容并提供文献追溯。

9. 著作权、版权:尊重版权、获得授权、不能侵权,需要研究如何合作共建。

10. 教育心理学:需要教育心理学研究跟进、提供理论支撑。

11.学习脑科学:需要学习脑科学研究跟进、提供理论支撑。

12.管理与维护:需要日常维护、管理更新、实时在线互动。

……

六、对化学“e学习”项目的再思考与建议

数字化学习不是单纯的在线课程,不是单纯的“电子书包”;不是让整个班学生都盯着屏幕的课件播放和传授讲解;不是学生无序学习;更不是用技术取代教师。而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合适教育;是应用技术开展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转型,真正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角色转换;是泛在学习,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随时随地可进行的学习,是面向未来教育发展和学习多样化需求的学习。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刚刚破题,真正的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用学习方式变革带动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推进教育信息化走向教育现代化。

教育的价值观要突破对功利价值的过度追求,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会“答题”,制作微课也不仅仅是用来“补课”,那种“一天可以制作十个微课”的传言不是化学“e学习”的追求目标。回归以人为本、学思结合,关注化学“e学习”中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人才培养模式要突破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转向满足学生自由、全面、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网络时代下课堂转型是基础教育变革转型的突破口,希望通过对课堂转型的不断尝试,破解实施全面素质教育难题才是化学“e学习”项目的追求目标。

七、结语

中学化学“e学习”项目的推进和各联盟成员所需要做的工作,不仅仅要关注优质资源与平台的建设,有数量更要有质量,还要关注与思考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关注其在未来学习中存在的价值。尽管目前线上教育还无法取代传统教育,互联网只是学习的工具和手段,无法替代线下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但互联网工具却能很好提高学习的效率、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促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分享。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将重塑教育生态系统的价值,是对传统中学教育的辅助与补充。化学“e学习”项目将大大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引领化学教育产生突破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王竹立. 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R]. 中山大学,2012-4-27

[2]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启动基础教育“e学习”试点工作. http://www.jsenews.com/site/boot/newsmore_2014_a2012

032344933.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学习中学化学化学教学
基于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研究
MOOC时代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
网络学习行为背景下的慕课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