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祥庭++曾德军
摘要:慕课(MOOC)是当前大学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只有将慕课纳入大学正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才能使慕课在大学真正落地,并发挥其推动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大学教学管理也只有改革才能应对慕课带来的挑战。笔者认为,慕课对教学管理最为重要的影响包括培养方案、教学过程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慕课;MOOC;教学管理;改革
从2013年中国慕课建设开启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中国大学里慕课已呈蓬勃发展之势:国内多所高水平大学参与建设,上线的课程不断增加;由国家主导或大学自主开发的多个慕课平台竞相投入使用;区域性甚至跨区域的高校慕课联盟共享模式开始出现,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进行积极尝试;选修慕课的学生人数持续攀升;各种主题的慕课研讨会也密集召开。同时,已有一些大学尝试着将慕课纳入到大学正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所有这些都明确显示,慕课已在中国大学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对大学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对教学改革形成了倒逼之势。
● 慕课兴起的原因
1.适应了当前大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大学教学改革,从“教”的方面来说,大体可以分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在大学教学中最为经济、最为便捷、最受欢迎的仍然是单向传输式的“讲授法”。教师和学生似乎也都习惯这种教学方式,但教学质量却不尽人意。慕课的出现,无疑是对这一传统教学方法再次产生冲击。慕课不仅将教与学的模式、程序作了较大改变,而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这种教学方式,真正促进了教与学的融合,教与学的互动,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育理念。
2.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也同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慕课这种在线课程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学习方式,它完全符合互联网的信息(知识)传播和获取特点。首先使教学突破时空限制,教师和学生都能更为便捷地参与其中。其次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能方便地讨论,自由地阐述学术观点。学生的学习可以更加灵活主动,更加充满个性化。最后是运用大数据分析和记录,可以为改进教学提供更好的参考。
3.适应了大学的功能定位
大学一直是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而存在,历史悠久的大学更是在知识传承和文化保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慕课作为一种高度开放的教学形式,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大学的文化影响力。慕课不仅传播一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会不可避免地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及文化取向。因此,高水平大学都以更强的国际意识、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开阔的视野参与慕课建设,以期在“在线教育革命”中抢占先机。
● 慕课发展对大学教学管理的影响
慕课的发展不仅对教学改革提出较大的挑战,而且要求教学管理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目前已有多个高校或联盟形式的合作尝试,如上海西南片区19所高校签署慕课共建共享合作协议,探索建立基于慕课的课程共享及学分互认机制。这种学分互认使得慕课发展有了教学管理制度上的保障。慕课发展对教学管理的影响是全面的,笔者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1.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与调整
慕课如果作为一种课程形式进入培养方案,需要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建设和管理、学生选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
简单来看,培养方案是指为达到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一系列的课程组合,这些课程的体系化就是专业。学生通过学习体系化的课程,完成课程学习计划,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学校也制定了一些关于课程的选修制度,学生在必修一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外,得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修课程,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但在实际管理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由于课程数量和质量的局限,他们难以选择到自己满意的课程。如果允许学生在更大范围的网上选课,则给了学生在课程选修方面更大的选择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慕课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保证?课程提供的单位在面向层次、类别差异巨大的受众群体时,如何使得课程的内容具有针性?这些课程如何与本校其他课程进行协调,在教学内容、课程整合等方面的改革如何协同?课程的建设、管理、开设都无法得到约束控制,是否会带来教学的随意性,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中,大学需要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使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方面达成一致。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广泛调查、协同研究,尊重教师、家长、学生意见,努力保持学校特色并与时代相吻合。培养方案的实施安排应既合理、有序、严格,又能保证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2.自主学习的支持与引导
慕课的名校、名师、名课程,以及规模庞大、免费开放和操作方便等特点,使得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成为可能。但学生如何选择课程,则应引起师生共同关注。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目前还不能清晰地认识自身知识结构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课程本身的逻辑结构、课程的前后关系与顺序,作为学生是很难判断的。因此,在教学管理中的教学计划安排、排课、学生选修课程等方面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但应该同时配备有力的教师辅导队伍,为学生的选课提供支持与引导。
慕课强调的是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节奏、进度和方式随时随地学习基础内容,将课堂时间更多地用来进行师生间的深度互动,讨论重点和疑难问题。教师也可以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及个性特点,通过更准确地评价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另外,在教学管理制度上,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注重约束和控制教学管理模式,尽可能地服务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际上,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背后,是庞大的教学辅助系统的支撑。因此,大学教学管理在学生选课、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学籍管理、免修制度、学业提示预警、课程审核、毕业审核方面都还需要加大改革。endprint
3.教学质量的保障
慕课呼唤教学管理理念的转变,要求教学管理者能接受新鲜事物,以改革和开放的心态去为教学和师生服务。因为,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最终依靠力量是教师,只有教师的作用真正凸显出来,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质量的保证,还来自于日常的过程管理,所以,对慕课管理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环节,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如实践教学和考试等关键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途径,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占到了15%~25%。慕课虽然可以用虚拟仿真、虚拟实验等技术实现部分实践教学功能,但还难以给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现场感和直观感受,这对有些专业课程的实践操作有很大影响。另外,慕课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如何协调,如何避免脱节也需要引起思考。
针对这些问题,如果将慕课课程的学习与学分、证书、收费联系起来,考试的作用就非常重要。因为考试是判断学习者是否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检测方法。但慕课的线上测验无法确保考试学习者是独立完成的。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考虑,较好的方法是教、学、考分离。也就是学习者如何学习是自主的,但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达到何种要求,是由学校制定考试标准并组织考试。
另外,学籍、学分、学历证书等管理制度的改革,是建立适应大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的基础条件。实际操作中,目前由于没有制定明确的学分认证制度,使得学生的慕课学习不能及时获得相应学分。还由于各个学校、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学分换算办法各不相同,学校的层次、类型以及教学质量、声誉、制度等方法的差异巨大,都增加了学分认证的难度。现在,慕课的提供方可能是学校等教育机构,也可能是其他非教育机构,这就使学分的认定更加复杂,也面临更多的质量风险。
● 思考与应对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改变、影响教学将会变得更加频繁,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一种需求。大学应加强在专业规划、课程建设、教学组织、质量保障与认证等诸多方面的探索,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从学生的角度看也是如此,大学只能结合新生代学生的特点,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加以研究,才能提供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高质量教育。未来大学,教学改革将成为一种常态,大学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重新思考自身的办学和改革,大力推动改革和管理。
1.运用慕课推动教学改革
研究显示,“慕课”的辍学率高达90%,不少学生选择幕课是跟风之举,往往无坚持的恒心。因此,推动教学改革应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要避免让学生以为慕课就是制作精美的大片,学习慕课是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获得知识。事实上,没有学生的投入,自觉主动,教学就会又回到传统的模式,教学又会变成单向灌输或传输。从这一点说,慕课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小组讨论式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特点,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避免慕课教学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积极增加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注重情感交流、人格养成、思维训练等。
另外,大学还可以借助慕课推进混合教学改革。在微观层面上,慕课不只是课程共享,还是教学技术的成功创新。大学沿袭至今的教师讲、学生记,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从技术上被打破了。课程设计的精致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的教师督促式学习,取而代之的是在兴趣驱动下的学生自我探究。教育界倡导多年的“探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真正得到了实施。在慕课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
2.继续将课程作为核心要素进行大力建设
课程是大学教学的核心要素,抓好课程建设,是教学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慕课的发展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大学优质课程资源供给不足的软肋,国内慕课建设最为缺乏的正是大学课程质量的普遍提升。只有引导更多的教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全力投入课程建设,大力提升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才有坚实的保证。
慕课的发展,使得学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大学是成为慕课的“供体”,还是慕课的“受体”,取决于一所大学的声誉和质量。在教育领域,更多的还是合作与共赢,只有各所学校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色,才能共建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
因此,大学应抓住慕课发展的良好机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研究成果,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优化课堂讲授与在线教育的课程设计,大力推进课程、专业层面的建设与改革。同时,可以进一步汇聚多方资源,强化大学面向社会的服务功能,走开放办学和国际合作办学的道路,从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