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的构建及实施策略

2014-09-25 18:09:27魏钧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小学生内容

魏钧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小学生处于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养成的日常行为习惯,一旦行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小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习惯的概念以及必要性、小学生习惯养成的教育内容以及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实施对策进行研究,以此来帮助教师正确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养成;内容;策略

前言: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将关注点放到教学上,而且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习惯是否良好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小学生是人生中许多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一、习惯的概念以及必要性

习惯主要是指日积月累形成的生活方式,是经过后天熟练并自然而然形成的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影响十分深远。

好习惯在是自身发展的良好资本,这些资本能够促进一个人向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而坏习惯则引导人们向着消极的方向发展。良好的习惯对小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是最好的时期[1]。

小学阶段是迈向人生的第一步,他们很多的心理特征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这其中也包含着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养成。因此,加强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势在必行,这不仅关系到小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也是落实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学校、教师以及家长要互相协调,给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上的幫助[2]。

二、小学生习惯养成的教育内容

小学生的习惯主要从八个方面进行培养:礼仪方面,要教育小学生多使用礼貌性用语,例如:您好、谢谢等,无论在家还是学校,都要说普通话,对待客人要有礼貌,家里来了客人要与客人打招呼、倒水,客人离开时也要起身相送,见到老师要问好,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学习方面,小学生读书要声音洪亮、注意写字、看书的姿势,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方面,小学生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坚持做眼保健操以及课间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卫生方面,小学生的卫生需要教师以及家长共同督促,要让小学生养成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保持个人卫生的习惯,不随地扔垃圾,与其他同学共同维护身边的环境;阅读方面,小学生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阶段,教师要积极督促小学生多阅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引导小学生将阅读过程中觉得好的部分记录下来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劳动方面,这主要涉及到家里和学校两方面,小学生在家里,可以帮助家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特别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独立完成的好习惯,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能力,在学校,要认真与同学一起做好值日,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生活方面,小学生自制力差,家长要培养小学生按时作息、按时吃饭、不乱吃东西,要听从家长和老师的话,遵守时间,并且与人交往要诚实守信,要谦虚;安全方面,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老师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让小学生懂得预防危险,在发生危险时能够自救[3]。

三、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实施对策

(一)家庭方面

学校培养小学生的习惯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家长如果不积极配合,那么小学生便不会端正态度。因此,要想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就要起到榜样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能够给小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家长在价值观念、生活行为等方面都会在无意间就对小学生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小学生的言行就会有家长的影子。因此,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加强对自身的约束,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等来影响小学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并且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积极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推动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4]。

(二)学校方面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教师作为小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引路人,二者对小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每个小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在接触小学这个大环境后,会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这个时候也正是小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最好阶段。教师要注意规范小学生的言行,通过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外,教师的言行与家长一样,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所以,老师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社会方面

社会环境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社会中有很多不利于小学生成长的因素存在,而这些对小学生来说更容易被其接受。因此,政府要加强对社会的管理,确保社会环境的良好,杜绝一些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对小学生的影响,相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5]。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通过对小学生习惯内容的了解,我们认识到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是必要的,学校不仅要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家长也要起到榜样作用,这样才能够促使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

参考文献:

[1]郭太生.科学推行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晋城市城区红星小学养成教育“三重三化”模式特色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0,18(03):259-261.

[2]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20(05):12-14.

[3]刘秀梅.浅议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抓好养成教育的意义[J].中国农村教育,2011,10(8):158-159.

[4]倪乐华.中学教师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3,14(01):265-267.

[5]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自主管理——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之二[J].辽宁教育研究,2009,12(5):123-125.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小学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54:52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31:26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57:23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9:31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