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醉言:学有道

2014-09-25 00:04谭振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小鸟儿庖丁解牛佛家

[摘 要] 学有四阶段,唯有经历此四阶段,方得学之道,且听清风醉言。

[关键词] 学习;阶段

学之第一阶段:学而知

若要知,先要学。那么什么是学呢?

《广雅》:学,识也。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学是认识事物的过程,若要“学”先要知其所学,因此,学而知是学的第一阶段,学而不知,则近乎无知。譬如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大多学生有这样的经历,学了半天,浑然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学后即忘,一毕业根本想不起来还曾学过那样一门课程,或忘记了那门课程究竟讲的是什么,此即为学而不知。 那么,如何做到学而知呢?

孔子告诉我们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学而有知,首先要学而思。不思考,则如囫囵吞枣,终不知其味;不思考,则越学越茫然,因此,思是学而知的必要的方法。

思而不学则殆,则是告诉我们,思是建立在学识基础上的思,不是盲目的思。若没有一定的学识做思之源泉,头脑一片空白,整天凭空想象,思想总有枯竭的时候,也无法学到真知的。

我们知道了“思”对由“学”至“知”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思”才能获得真知呢?胡思吗?显然是不行的,胡思多出邪念。若要正确思,我们先要重新认识下“思”字之本意。

篆文里的“思”字的写法是,上面的 是“囱”字,下面的 是“心”字。“囱”在这里并非指的是烟囱的“囱”,而是婴儿头顶的“囱门”,就是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囱门”也叫智慧门,婴儿通过“囱门”可以快速的感知外部的世界,因此这段时间的早教尤为关键。

“思”字告诉我们,思不仅要用心,还要用脑,把外部认识到的事物,通过“智慧门”传导到“心门”,经过脑和心的双重过滤,才是一个完整的思的过程。

《国语·周语下》说,夫耳目,心之枢机也。传统中医理论里也说“舌为心之苗”。因此,耳、目、舌等这些器官,也能帮我们感知外部事物,并传导至“心门”,直至我们的大脑,同样可以完成一次思考的过程。

但由耳、目、舌这些器官感知而引发思考的过程,终不如由“囱门”直接到“心门”这样的“自上而下”的思考过程来的直接、彻底。因此,我们修身养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目的就是希望能打开我们的“智慧门”,快速做到天人感应,接受智慧。

那么,我们学了,思了,也知了,就够了吗?其实远远不够的!知也有深浅程度之分,知的最高境界是“知不知”。

何为知不知?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意思是说,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学之第二阶段:知而习

“知而习”是学的第二阶段。那么,什么是“习”呢?《说文》:习,数飞也。一次次的起飞之意。

习,(甲骨文) 也可想象为鸟儿在窝上振翅练习起飞动作。

知是一回事,习是另外一回事。一只小鸟儿,只是看到妈妈在飞、知道自己将来也能飞是不行的,要想真正会飞,还要习、要模仿练习。不习,永远也飞不起来;不习,知永远停留在理论的阶段,永远是纸上谈兵。

学之第三阶段:习而用

“习而用”是学的第三阶段。学了,知了,习了。并非就结束了,还要用。

一只小鸟儿,仅仅张翅练习飞的动作,虽然可以学会基本的飞翔姿势,甚至能飞起来。但不一定飞的稳、飞的快,飞的高。只有在飞的过程中不停的总结如“怎样变换姿势”、“如何控制振翅频率”、“如何借助风的力量”等技巧并灵活运用,才能在天空自由的翱翔。

习是既往,用是开来。照搬照抄,一味模仿还是停留在习的阶段,不是真用。把习的东西融会贯通,运用到生活、工作中,有所创新,方是真用。

那么,“习而用”是不是已经到了“用”之最高层次了呢?不是的,“用”还有其最高境界,那就是“用而不用”。

何为“用而不用”?“用”可以理解为“术”, “不用”则是“道”,是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当把所学“用”到极致的时候,就近乎道了。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当文惠君称赞庖丁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如此程度时,庖丁回答说他追求的是“道”,“道”已经超过对宰牛技术的追求了。也就是说,此时指导庖丁宰牛的不再是技术,而是道(事物的规律)了,“术“已经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之境地了。

用是虚,不用是实,用而不用,即是大用,这也正契合了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佛家的不修之修是真修之道。

学之第四阶段:学不学

如此,我们在回过头来审视一下,便能体悟学最高境界,那便是学不学。何谓学不学?

老子说: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学不学,非是不学,也不是学别人不愿意学的东西。而是学到最高境界了,似乎表现出没有学问的样子,正所谓大智若愚。

佛家言,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百尺竿头”是由学至知、知至习、习至用之过程的极致,“更进一步”则是“不学”,已经进入“觉悟”的境界了。“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只有觉悟了,才能处理补救或修复常人处事不当的地方,从而达到万事顺其自然而不强为之之境界!

何谓觉悟?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论语心得》里的一句话可以形象解释,她说,觉字下面是“见”字,悟字左邊是“竖心”,因此觉悟的意思就是“看见自己的心”看见自己的心,也即如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十方世界是全身,明心见性了,方能进入十方世界,也即“出神入化”之境界!

作者简介: 谭振华,又名谭清风,笔名 醉清风。在家佛居士,法名华智。国学公益组织——鸿仪国学社发起人之一。同时兼任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监考官。喜好中国传统文化及汉字研究,笃信:文有道,字亦有道!

猜你喜欢
小鸟儿庖丁解牛佛家
聪善:春晓
好的评价如“庖丁解牛”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庖丁解牛:牛和马的较量
工匠精神之庖丁解牛
庄子《庖丁解牛》赏析
小鱼和小鸟
打“假”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