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雕塑造像发展考略

2014-09-25 00:04耿纪朋郑小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道教雕塑

耿纪朋 郑小红

[摘 要] 造像虽然可以泛指造作一切形象,但一般是专指雕塑形式的造像。道教兴起之初是不注重造像的,这和道教的教义和修行方式有关。魏晋时期受佛教影响,开始较多的出现造像,但并不系统,带有一定的民间色彩。佛像形式的道教神像出现在造像碑石中,坛场中还多用神主代表面对的神仙。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表现神仙世界的美好,但是从信仰传播的角度上讲,雕塑更利于与建筑结合,相对固定的塑造朝拜的对象。

[关键词] 道教;造像;雕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经过贵族士大夫的改造,道教成为完备而成熟的宗教。道教造像在神像形象、风格、形式上均受到佛教造像的影响。在形象上,道教神像的面目、服饰和手的动作,坐的姿势都带有佛教造像的影子,有些甚至很难区分。信众对佛、道二教是并重的,所以二家的神像常常被造在一起,唐代释道宣撰写的《集古今佛道论衡》(乙编)中便有“道佛二像同坐”的记载。这时的道教造像也采用圆拱龛、莲花座,身后还有舟形背光和头光,背景有些还有飞天、夜叉等装饰,区别是道教造像身着道装,头戴冠,颔下有胡须,手持麈尾,或双手相交置于胸前,或手执符,也有手势类似佛教手印式。题记中供养人自称为“道民”、“道女”等。北魏至隋唐的道(佛)教造像碑石主要分布在陕西。隋唐至宋则在巴蜀出现了一些相对集中的道教石窟,还有诸多佛道并存或儒释道三教并存的石窟。山西太原宋元之际的龙山道教石窟则是全真道派主持开凿的石窟,具有明显的派系特点。由于早期道教建筑多毁坏不存,宫观祠庙的雕塑也多被毁,现存多明清时期所作。造像碑石和窟龛造像皆为石质,宫观祠庙造像多为铜制或土木塑造,祭祀民俗雕塑则除了土木材质外还有纸、面、陶瓷等质地。

早期道教造像的产生源于民间。北朝时期的道教石刻造像在民间蓬勃发展,从现存造像碑石中的发愿文内容可以看出,造像碑石是信奉道教的民间群众和个别地方官吏捐造制作的。因此,在艺术审美趣味、造像内容、雕刻形式手法等各方面都流露出民间文化的特点。北朝道教造像碑石主要是陕西流派,充满朴实浑厚的乡土气息,雕刻形象直朴、简练、自然、略显粗糙。北朝道教造像碑石上的主像和侍者像、供养人像的造型和服饰特征等都带有明显的民间审美特征。巴蜀道教窟龛造像兴起于隋代,历唐代至宋代达到高潮,明清时期仍有余绪。根据各道教石窟遗址现存的造像碑刻题记内容来看,其捐造者、发起者也为民间群众或道士,还有信奉佛教亦皈依道教的民众。巴蜀地区道教造像的雕刻艺术风格虽然带有一定的民间性,还表现了超凡脱俗的道教思想。北朝至隋唐道教雕像的主神基本上都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巴蜀宋代道教雕像中才出现了玉皇大帝、东岳大帝、淑明皇后、紫微大帝等神祗。

道教造像在早期受到佛教影响,不是单纯的受到某个造像的影响,而是佛教造像体系的影响。北朝初期的道教造像基本是佛像式,五官造型相似、服饰相似、坐姿相同、手势相似。道教神像图像系统也受到佛教神像的图像系统影响。造像碑石或龛窟中,老君(道君、天尊、道像)与佛像对应,处于中心位置;协侍真人或女真与协侍菩萨对应,处于主像的左右两侧;伎乐仙人与伎乐天相对应,处于碑石或龛窟的上部两侧;供养人处于碑石或龛窟的下部。道教造像中,一主像二协侍真人组成三尊式,增加二协侍真人组成五尊式,再加上二力士组成七尊式,还可增加二个或六个等不同数量的护法神。佛像的雕刻艺术风格也影响了道教造像的制作,唐代道教窟龛中就出现“三宝”(三清)像,道教窟龛中也雕刻出三面六臂、二面四臂的神将,道教造像皆与当时佛教造像的特点相类。随着道教造像受到本土艺术图式的规范作用,在宋元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像体系。

道教造像注重表现现实。首先,道教重视长生,如何能长生是道教关注的核心,道教造像就要遵从这个主题并加以表现。道教造像要表现的是道士和信徒熟悉的今生世界,道教宣传并追求的是寄托于有生之年逃离死亡而长生。道教造像中的主像表现成已经修炼成仙的无为无欲长髯男子,体现道教从理论到实践所追求的长生主题。顾恺之在《画云台山记》中也主张“画天师瘦形而神气远”,并置于幽深的环境中。其次,道教造像的现实性因素还表现在形象的写实手法方面。道教经典中虽然有造像要求,但由于内容和仪轨过度夸张,艺术家很难制作出可供欣赏和崇拜的道像。从唐代到宋代,道教较少以图像化形式来表现其经典内容的变相。道教敬神仪礼是伴随神像塑造就开始的,塑造神像有木雕、泥塑、夹苎脱空、石雕等多种。

道教造像以雕塑形式表現,可以分为碑柱雕塑、窟龛雕塑、宫观祠庙雕塑和祭祀民俗雕塑等,根据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的变化,各有不同的侧重。碑柱雕塑盛行于南北朝至唐代;窟龛雕塑则多是隋唐宋元时期开凿,明清也有零星作品;宫观祠庙雕塑,自魏晋时期出现以来,一直与建筑并存,随着建筑的兴衰而多有不存,甚或由于人为破坏保存更为不易,现存多为宋以后雕塑,明清尤多;祭祀民俗雕塑虽与道教有密切关系,但有些并不完全从属于道教,故保存情况不一,明清民俗雕塑丰富多彩,保存数量较多。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1版。

[2]《正统道藏》,台湾艺文印书馆印行,1977年第1版。

[3]《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1版。

作者简介:耿纪朋(1982—),男,河北邯郸邱县人,副教授,曾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秘书长,现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教学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宗教美术史、艺术教育与管理、艺术经济学等。

郑小红(1975—),女,重庆北碚人,主要研究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现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道教雕塑
巨型雕塑
闻一多像(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西夏道教补议
雕塑类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
道教“师道”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