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煜飏 叶枫
[摘 要] 政治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主场和角度出发,阐述不同的政治观。政治是伦理与道德,政治是围绕权力展开的活动,政治是管理与参与,政治是政府决策与分配,政治是立法、执法的过程。但无论政治是什么,都无法否认政治涉及到了社会,而马克思主义也因此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政治是社会管理活动。
[关键词] 政治;伦理;权力;社会管理;法律
一、政治:伦理政治观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正道,即符合礼义的道德,要求统治者按照“礼”来进行统治,并且要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统治。[1]西方的代表人物则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城邦的公民们个人与国家一体,家庭与国家不分的公共生活导致了思想家们道德与政治相混,以道德的视角思考政治问题。苏格拉底的政治推理就承基于 一个著名的伦理学命题——“美德即知识”。国家的目的在于善,统治者应该是善的化身,治国的手段应该是道德教化……柏拉图是政治道德化的典型。[2]“伦理道德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且对当时的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影响。
二、政治:权力政治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伦理道德所解释的政治无法为人民大众接受时,就应运而生出一种新的政治观,即权力政治观。权力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政治追求权力的分享,追求对权力的分配有所影响——不论是在国家之间或者是在同一个国家内的各团体之间。[3]中国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就主张“法、术、势”即为政治。韩非认为政治就是集势以胜众,任法以齐民,因术以御群的事务。意大利的马基雅弗利在《君主论》中公然主张:政治就是用力量统治人,用权术欺骗人,政治就是在于保持和增加国家的权力,为此目的不择手段。[4]现代有些思想家也从权力角度去认识政治,像马克斯·韦伯,他就道出了“政治”的完整本相:谋求或影响以暴力为终极后盾的权力。[5]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也提出“政治主要指的是政治的形成与分配。”连在《政治科学》一书中也提到了“政治是围绕政府权力而进行的斗争和竞争。”
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內容之一,权力说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
三、政治:管理政治观
认为政治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中,政治是指城邦及城邦活动,其延伸含义也指城邦的各项制度和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6]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声称“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意在说明,唯身处政治共同体之内,人类方能过“美好生活”。在中国,孙中山先生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他明确地说“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7]我国的政治学家李剑农也说,政治就是国家。在当代西方,英国有一普遍认同“政治是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英国政治学家麦肯齐就曾指出:目前在英国最通用的政治定义是奥克肯特的定义,即认为政治“是参与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进程。”
四、政治:法律政治观
执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多。他们有的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是制法、守法、执法的过程;有的认为政治是法律秩序的“国家人格化”[8],看作公共权力,公共权威的象征和运用;有的认为国家就是为了制定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古罗马的“自然之父”西塞罗就“以法释国”,认为国家的本质是法的联合体,它的基础是法律,这就突出了国家的政治性。纯粹学派的代表凯尔森也认为国家即法律秩序,认为国家的基本职是法律的创立和运用。
法律政治观并没有受到太多人的认可,但它的存在不容抹杀。
参考文献:
[1]吴仲平(主编):《政治学新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第1页.
[2]张桂琳著:《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1页.
[3]张汝伦著:《政治世界的思想者》,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版, 自序注解第1页.
[4]吴仲平(主编):《政治学新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第2 ~3页.
[5]阎克文(译):《韦伯政治著作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版, 韦伯眼中的政治第3页.
[6]吴志华(主编),陈爱平、刘晓苏(副主编):《政治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2页.
[7]《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版,第692~693.
[8]凯尔森:《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哈佛大学出版社1945版,第225页.
作者简介:阮煜飏(1993—),男,汉族,福建福州,闽南师范大学,本科在读。
叶枫(1992—),女,汉族,福建福州,闽南师范大学,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