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度调查

2014-09-25 23:30汪梦雪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望值满意度

[摘 要] 本文以大学生为例,采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在校大一至大三的200名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被试中随机抽取10名进行访谈。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信息和数据分析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度情况,针对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实际需求、教学效果提高、教材建设完善和学生学习主体性提高等方面提出优化的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度;期望值

一、问题的提出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课程满意度

满意度是指人的实际感受与他的期望值的比较程度。满意度带有主观色彩,是个体的一种情绪反应;满意度也是一种比较指数,它是人的现实感受与其内心期望比较后的结果。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2、研究方法

本文将运用問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度。

二、研究过程

1、被试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大一至大三,三个年级的在校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6%。

2、调查方法与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为了得出更为具体的信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会对被试采用访谈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期望值与满意度比较

1、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低

数据说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方面的满意度较低。在访谈中,在调查的10位被试中只有3位学生在课后能够比较清晰地回忆起心理健康课程中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这3位学生都是刚上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而那些较长时间没有接触过该课程的学生则对教学内容记忆模糊甚至忘却,上述现象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2、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建设方面的满意度低

数据说明学生对教材具有很高的期望而实际运用的教材却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导致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不高。同时调查中发现学生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理论性较强,理论的直接呈现让学生觉得过于枯燥,并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对象大部分为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过于复杂不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这也直接的影响到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建设的满意度。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习主体性有待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期望值3.9635高于实际满意值3.7813。同时在访谈中发现,访谈的10位被试中只有3位学生会在课下主动阅读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课外读物,大部分学生都只仅限于学习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而不能在课下根据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主动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

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度的建议

1、全面提高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1)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调查中发现授课教师职称为教授,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满意度较高,这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教师自身教学素养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素养,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时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性特点,灵活地运用讲授法、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录像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心理影片评析等教学方法。

(2)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过程应注重实践性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应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要时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知识的延伸。应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实践知识的学习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专题讲座,班级内部也要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

(3)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授课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课堂学习外,还应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复习在课堂上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知识内化在自我教育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自我教育可以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自我约束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自我综合素质。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选择应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调查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满意度较低,重要原因是教材内容理论化程度高,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学对象往往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不是十分了解,再加之心理学基础理论抽象化程度高,更加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免抽象概念的直接呈现,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应采取图文并茂或材料解说的形式,使枯燥的理论更加立体化和生动化。其次,教材内容应该更有针对性选用的教材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的实际方法和技能。

3、明确学习目的,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是让学生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学生实际,向学生介绍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看到心理健康知识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

五、总结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才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蔡立丰,梁洪坤.高校学生满意度研究述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1).

[3]李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新疆大学学报,2008,(9).

[4]孙福兵.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

作者简介:汪梦雪(1989—),女,安徽合肥,硕士研究生,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望值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基于改进数学期望值的沥青性能评价模型
重新审视你的期望值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