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莹
摘 要:在幼儿园德育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奖励,其具有一定的适宜性、有效性与必要性。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对幼儿奖励的程度、频率、形式等是否合理,保证奖励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在幼儿园德育中使用奖励策略的意义,进一步探讨幼儿园德育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奖励策略;自信;愉悦
幼儿园德育教育过程中,多以奖励策略为主。在实施幼儿园德育过程中,有的教师没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奖励,致使幼儿园德育效果不显著。因此,有的学者不提倡运用奖励策略进行德育教育,认为教师过分依赖奖励,会对幼儿造成反效果。但总的来说,奖励策略是一种较为中性的德育方式,这种方式没有好坏之分,效果的好坏在于使用者如何运用。
一、有效运用奖励策略在幼儿园德育中的意义
1.能够有效强化幼儿积极的道德行为
奖励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对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给予肯定,幼儿就会因此而获得愉悦感和自信,进而保持与重复这些行为。行为学观点认为,人们大多会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即使没有及时报酬。导致这一行为的原因在于过去的奖赏能够让相关的行为得以内部强化。同样,幼儿的道德行为也与追求奖励有关,且道德行为的内部动机也常因奖励而产生,最终,幼儿会因自身积极的道德行为所产生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保持这一行为,从而把外部动力转变成内部动力。所以,奖励拥有强化促进的作用,能够有效强化幼儿积极的道德行为。
2.能够使幼儿园德育教育得到有效开展
德育能够教会人崇美向善,帮助人们寻找幸福感。每个教育过程都会伴随着学者的评价,这些评价能够使教育者清楚地了解自身处境与水平,为教育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毋庸置疑,奖励可以让幼儿拥有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缺乏肯定、赞扬,没有惩罚、否定的德育活动培养不出真善美的德行,所以,奖励在幼儿园德育中是不可或缺的。
3.能提高幼儿园德育教育质量
幼儿的德育教育中要采用符合幼儿实际年龄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方式。幼儿的思维尚未成熟,理解能力、抽象思维等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很难自行判断或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过其模仿能力强、可塑性高,因此,成人的肯定与赞许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部分。每位幼儿都渴望教师的表扬和肯定,而那些被教师表扬的幼儿就会成为其学习的对象,这样,就能强化幼儿正确的行为,从而提高幼儿园的德育教育质量。
二、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运用的方法
1.合理设置奖励项目
得到别人的认同和鼓励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同样,幼儿付出了努力,也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然而,幼儿什么样的行为能得到奖励呢?这是我们必需深思熟虑的问题。幼儿按时上课、按时午睡、遵守课堂秩序等行为,是他们进入到幼儿园后,就必须遵循的规章制度。假如对他们需遵守的基本行动频繁地做出奖励,就会违背德育教育运用奖励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当然,为使幼儿坚持遵守这些普通行为,可以设定合理的考察周期,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认同奖励。当幼儿的行为高于教师要求,并表现出良好的素质时,教师可以做出相应的奖励。如在课堂上,幼儿积极发言并回答问题;看到朋友跌倒在地上,能伸手扶起对方等行为,是值得认同奖励的。
2.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奖励方式
单一的奖励方式没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喜好,采取多样化的奖励方式。如精神层面的奖励方式有口头表扬、点头赞扬、微笑赞许等;物质层面的奖励方式有奖励小红花、小红旗等。特别注意的是,运用奖励方式认可幼儿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优良素质,把外部动力转换为内在品质。
3.正确把握奖励时机
对幼儿一些微不足道的行为频繁地进行奖励,会使幼儿失去争取获得表扬的动力;而一些惊天动地的行为才能获得奖励,会使幼儿失去得到赞扬的信心,认为奖励遥不可及。因此,教师使用奖励的频率要适中,必须正确把握奖励时机。需要运用合理的奖励手段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认可和激励,推进幼儿思想品质和行为道德的建立和维持。当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认定某种行为道德是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时,我们就可以撤销对这种行为的奖励。
4.保持表扬的内容具体化
在幼儿园德育中,应充分运用有效的奖励策略,保持表扬内容的具体化、详细化。幼儿得到表扬是开心的事情,为了在奖励幼儿时,对其他幼儿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就必须具体地陈述幼儿的行为,并详细地说明认同鼓励该幼儿的原因,让幼儿充分地了解得到表扬的具体原因,以便他们借鉴学习。
5.奖励策略需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是有效实施奖励策略的关键。奖励实施前,教师可与幼儿一起制订奖励的奖励项目、奖励方式和奖励对象。奖励实施时,教师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奖励,树立权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黎春花.试论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Z1):21-24.
[2]孙娟.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奖励策略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3]梁墨.浅谈幼儿教育奖励分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教育科学,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