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来,聋人汉语书面语的相关研究在语言和教育学界都处在边缘地位,而目前流行的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方法,在特殊教育领域也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广。本文提出,建设系统全面的聋生书面语语料库,通过计量语言学研究方法,能够为聋生书面语习得规律乃至汉语整体习得轨迹,以及对外汉语习得的研究,提供更开阔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聋人学生 书面语 语料库 语言习得
书面语的习得和运用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整个社会文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聋哑人,由于先天或后天造成的听力障碍,口语以及书面语的习得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聋生书面语能力的受限,大大阻碍其他学科能力的学习和发展,也进一步阻碍了聋哑人融入社会主流(健听人)群体,影响到聋人群体文化素质的提升。目前国内的聋校语文教学大多关注聋人口语以及手语规范的教学,对聋生的书面语有欠重视。国家1982年颁布的《全日制聋校教学计划》中,提出聋人的语文教学,以口语为主,结合手语,旨在促进聋人与社会主体的日常交流,提高聋人日常会话能力[1]。但在书面语的教学方面,没有给予明确的指示和要求,这也间接导致了书面语教学在特殊教育领域的较低地位。至于针对聋人的语言习得以及语文教学的研究,更是始终处在边缘或者非主流地位,未受到广大语言教育研究者乃至社会各界的重视。聋人的语言习得研究应当被摆在与一般语言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讨论了聋人书面语习得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采用基于语料库的书面语词汇句法习得研究,为聋生书面语习得研究提供一个更全面系统的研究方法。
一、聋人书面语习得的语言背景和习得困难的讨论
(一)语言沟通方式
要了解聋人书面语的习得规律,就要了解聋人群体和健听人不同的语言沟通体系。聋人最基本的语言交流方式是手语,手语是聋人在家庭中以及聋人群体间,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自然形成的自然语言,主要运用到手势、肢体语言和表情。汉语作为本国主流语言,是聋人学生在接受聋人学校教育后,经过特殊教育教师的教授学得,包括口语和书面语。目前聋人教育研究者大多主张手语为聋人的第一语言,是先于汉语习得的语言,和其他语言形式不同,手语是“形义结合的手势-视觉沟通符号体系”[2]。聋生的汉语习得,体现出与健听人汉语习得很大的差异。健听儿童在自然语言交际环境下,1-2岁左右开始母语习得,到了5-6岁,其语音语法体系就已基本建构完成[3],后续的汉字以及书面语的习得,因为有了已经形成的语音语法体系为基础,习得的速度和水平良好。而聋人因听觉的丧失,缺少了关键性的语音听说输入,只能大量依赖视觉输入,加之手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一些影响,书面语的习得和发展较为迟缓,规律也有自身的特点。
(二)书面语习得与教学的问题和困难
对聋人汉语口语的教学,由于近年来聋校对口语教学的重视,以及助听器使用的普及和发展,其教学情况有较好的改观。但书面语水平仍然停留在较弱的水平,成为聋人学生接触世界、融入主流群体的障碍。大多数聋人甚至到了大学阶段,写作能力仍然较正常人薄弱[4],并且语序混乱、遗漏、语义不通等问题仍然大量存在。
关于聋生的书面语习得困难的原因,很多研究者都归结为手语作为第一语言对汉语书面语的迁移,他们认为手语和汉语的语法规则、表达形式截然不同,手语的很多表达顺序和习惯,以及手语表达中受到的限制,都间接体现在了聋生的书面语写作上。从二语习得理论看,这种观点是说明聋生书面语问题的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但是,独断地将母语影响视为聋生书面语问题的单因或主因是不科学的。我们必须意识到,语言习得中出现的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其中,既要考虑到聋人特殊的生理基础和思维方式,也要考虑到汉语本身在习得过程中的规律。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聋生对汉语习得的心理接受、动机等等。
从书面语教学因素来看,目前的聋校语文教学存在的缺陷也是导致聋生书面语水平不高、进步缓慢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对语言教学目标不明确,汉语口语和书面语教学失衡,对书面语的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规划和指导。而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和素质也良莠不齐,人才稀缺,无法满足聋生汉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教材内容不够贴合聋生融入社会,无法达到日常正常交流阅读的需要[5]。
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聋生的书面语问题,原因复杂,但必须意识到不同语言的习得规律既有共性也有特性,要综合考虑,就必须全面了解聋生书面语的掌握情况和形成机制;2.鉴于目前聋校语文教育缺乏科学理论和总体规律的问题,我们提出,应当加强对聋生书面语习得规律的科学性研究,以此作为聋校书面语教学的指导。
二、聋人书面语语料库建设的介绍
(一)聋人书面语习得研究的传统方法
目前针对聋人书面语的研究,主要是偏误分析。特殊教育教师根据自己特殊教育的教学经验,采用经验性方法得出一些聋人书面语的常见偏误。有的研究则从心理认知方向着手,突出聋人以目代耳的视化处理,研究聋人的认知机制及对语言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都会突出聋人书面语习得受到的手语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中介语常见的问题。这些研究总结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观点和问题。但是,上述这些研究,集中在学与教的内容以及教师怎样教,对语言整体规律的把握还略缺乏。例如偏误分析,主要侧重错误的语句的分析,忽视了聋人书面语使用的整体表现,以及习得的发展轨迹和规律。而心理认知的研究虽然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但对语言学和语言理论部分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引入,因此,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还有可以改进和扩展的地方。
(二)语料库方法的介绍
语料库是当代语言学界兴起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以其对自然语言的收集和词汇语法的数据化处理,表现出异于传统经验性研究的很多优点。目前,对母语口语或书面语的语料库以及学习者语言语料库的建立和研究,已经非常广泛而深入。但是在特殊教育领域,语料库的收集整理和建立仍然处于试水阶段,语料的大量收集较难实现,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在特殊教育研究者中普及率较低,且已有的语料库规模也不够大和全面,难以有足够的说服力。吕会华等[6]对聋生书面语语料库的研究和建设进行了总结和建议,也发现目前聋生较完善的大型聋生语料库的建设非常薄弱。语料库研究对学习者怎样学的理论研究有很好的参考意义,通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轨迹,能够提升我们的语言教学,同时提高教学者对语言本体规律的认识。对于聋人书面语来说,语料库的研究能够扩展我们对聋人书面语习得中的特性和共性了解。自然语料的收集,既收集了病句错句,也包含了没有语病的所有语料,相对偏误分析而言,包含了语病的语境语篇来源,更具有说服力,同时,所有的病句和错句,都能够在语料库中找到,研究者可以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和要求,既可以把握对聋人书面语的习得中整体的词汇计量研究,也可以抽取语料中的不同类型的语病进行分析。
褚成志和陈小荷[7]已提出建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的基本设想,但其设想主要针对的是对外汉语的教学,在此我们建议进一步扩展汉语中介语的范畴,即建立更系统全面、数量规模更大、信息加工更细致的聋生书面语语料库。具体方法可遵循如下步骤:
1.通过随机抽取聋人学校聋人学生的日记或作文,将其电子化,建立初始语料的文本集。
2.使用权威计算机分词软件,对样本语料进行词语切分与词类标注,并对机器自动切分的样本进行词与词性的人工校对。分词的标准,可参照国内最新的权威汉语词典。词类的划分依据,则可以以国家语委发布的《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为基础,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
3.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和要求,对语料库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类。例如,考虑到语体因素对语言特征规律可能的影响,可以对每一篇语料进行语体的分类,分为日记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书信体等。此外,我们建议对语料进行更为细致的错误标注。错误的分类可参考对外汉语教学和聋生书面语偏误分析的研究总结,可将错误类型分成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词汇层面错误有错别字、词语错用、词序颠倒等,语法层面的错误主要有成分缺失、冗余、语义混乱以及词序和句序的颠倒等。
4.使用常用语料库分析软件,如Antconc、Wordsmith等,对语料库进行不同语言层面的数据检索和分析。
参照上述步骤,我们尝试建立了某聋校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聋生作文和日记的语料库,总语料库大小约七万词左右,共371篇文本,作为对基于聋生书面语词汇句法习得研究可能性的一个尝试。
完善细致的聋生语料库,在初级层面可探索聋生的词汇习得发展规律,进行词汇的计量研究,有利于和其他语言类型进行对比,例如留学生的汉语中介语和正常人汉语书面语的对比。目前较为常见的词汇计量研究,主要包括型例比、词汇密度、词汇成熟度、词频、以及各个词类具体的使用率比较。在分年级、分阶段、分语体的书面语语料库中,都可以采用相关词汇计量方法。其中可以特别探讨虚词的使用情况。虚词是具有抽象的语法意义的词,是支撑汉语句子结构和意义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具体观察虚词整体以及各虚词词类随着聋生年级增长的发展情况,可以从词汇角度发现语言的一些语法特征和语法成熟的变化。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我们在现有建立的语料库中采用Antconc软件进行词类检索,计算后发现聋生虚词率随年级增长大体呈上升趋势,四年级时虚词率为11%,12年级时达到约18.5%。虚词率的增长,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通过特殊教育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和自身的学习,聋生的语法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语料库的研究用数据验证了这一点。
基于聋生书面语的语料库研究,还可以和聋生句法的偏误分析相结合,既可以用获得的实证数据反向验证经验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总结出经验分析难以发现或忽略的一些特点。错误分析方面的实践,主要通过语料人工的错误分类标注来实现。经过错误标记的语料,通过语料库分析处理软件的检索,可以迅速搜索出存在错误的句子和词语,以及错误的类型。在这些基础上,整理各类错误的错误率,同时可以随时回到原有的语篇中观察错误所处的语境。我们在原语料库各年级文本库随机抽取了总量约为四万一千词的语料,进行了错误的标注之后,就可以对各项错误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吴玲[8]在她的文章中指出,量词是聋人书面语习得的难点,原因主要在于手语在描述名词的数量时只打出数词和名词,无法打出汉语书面语中复杂多样的量词。为了检验聋生书面语的习得中是否也存在量词使用的困难,我们对量词进行了错误检索,发现四年级至高三年级文本共883个量词中,只有23个量词使用错误,其中有四个为量词使用冗余。四年级至高二年级各年级平均出现三次量词使用错误,高三错误率为0。这一结果,与吴玲提出的观点正好相悖,因此,对于手语对聋生书面语的影响是否真的如此显著还要划上一个问号。
我们发现,聋人书面语语料库的建立,对聋生书面语习得的研究,能够提供更多的研究可能性和有力的数据支撑,是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还需要建立规模更大、更全面系统的语料库。
三、聋人书面语习得研究的意义
聋生的汉语,不同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第二语言的概念,也不同于健听人的汉语作为母语的概念。一方面,聋人的第一语言是聋人群体间使用的自然手语,汉语是作为第二语言在学校经过系统统一的教授习得的,另一方面,聋人毕竟处于汉语的大语境下,依靠助听器获得有限的听觉输入以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书面语的视觉输入,应该说,拥有足够的本国主流语言的渗透,只是这种渗透力受到了生理缺陷的缓冲。因此,笔者认为,聋生的汉语,应当是介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一种形式,聋生的汉语习得,可能兼具自然语言习得和中介语习得的特性,这种独特性是我们长久以来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研究空白。而语料库可以从整体追寻聋生书面语的运用表现、习得轨迹和规律,来验证这一独特性,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汉语整体的语言习得发展规律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从汉语教学层面看,加强书面语教学是培养聋生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当务之急[9],语言是我们交际的工具,提升聋生的全面素质,必须加强聋生的书面语教学,使聋人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而对聋生书面语的习得研究,能够为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以及聋人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更科学的参考和借鉴。聋人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研究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不可轻待聋人群体的身心健康和素质能力发展,语文教学界更应当关注聋人群体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帮助聋人更好更快地掌握与运用汉语,与正常人沟通。在这样的背景下,聋人书面语语料库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真实的聋生书面语错误例句,是提升教学效率和重点的有力辅助。
提升聋人书面语水平,任重而道远,但随着越来越科学的语言研究方法的引入,加上社会各界对聋人群体的关心和对聋人群体相关科学研究的支持和推广,相信聋生的汉语教学会变得更人性化、科学化、系统化,最终实现聋人自如使用书面语,从而提升国家整体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国民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德茂.《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简介[J].中国特殊教育,1994,(1).
[2]龚群虎.聋教育中手语和汉语问题的语言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9,(3).
[3]Saville-Troike,M.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12-13.
[4]白瑞霞.聋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育衔接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9,(3).
[5]李之刚.聋校语文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6]吕会华、吴玲、张会文.聋人汉语书面语语料库建设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3).
[7]储诚志、陈小荷.建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的基本设想”[J].世界汉语教学,1993,(3).
[8]吴玲.手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比较研究——寻找聋人失落的书面语[J].中国特殊教育,2006,(8).
[9]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与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8,(1).
(严菁琦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3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