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言经典 传承传统文化

2014-09-21 03:16王国霞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

摘 要:高中文言经典作品,蕴含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通过高中文言文诵读,让传统文化精华在浅唱低吟中脉脉滋润学生的心田;通过课堂情境教学,展现古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挖掘生活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增加课外阅读,扩大传统文化吸纳途径,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文言文 传统文化 教学

文言文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文言文中,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1]。

一、解读文言经典,明晰传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课本选录了大量文言经典作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含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想的光芒,这些文言经典对学生思想有着深广的影响。

(一)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很多学生盲目追崇西方文化,未能清楚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民族自豪感更是无从谈起。高中文言文,有许多是表现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经典,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与传授,让中学生在丰富的民族精神里汲取营养[2]。如解读《屈原列传》,学生感受到屈原赤诚的爱国情怀;学习《苏武传》,学生不会忘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苏武。学生也不会忘记临危授命的烛之武和蔺相如,以及爱国的杜甫、陆游、辛弃疾等。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这种精神会影响我们的学生。

(二)文言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逐渐确立的关键时期。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与西方侧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不同,注重整体主义,更多强调对国家、民族、家庭的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人一生追求的理想[3]。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面对廉颇的侮辱,先国家而后私仇,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这种“小我”而“大国家”的价值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熏陶和感染。相信古人身上伟大的人格,可贵的品质,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作用。

(三)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

1.孝悌思想

古人讲羊有跪乳之情,鸟有返哺之恩,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悌之义,是中国人日常生活里奉行的首要准则[4]。李密的《陈情表》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有人曾这样评价此二文: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友,这些文章是孝道文化的典范之作[5]。解读这样的文章,让今天的独生子女,在感受古人浓浓亲情的同时,学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尊老爱幼。

2.诚实守信的精神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求人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必须要“践诺”。曾子在《论语十则》中提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古人对诚信道德的重视促使其每日三省,也许我们还做不到这样的勤勉,但至少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诚信原则的重要性,并在日后的为人处事中能躬勉自身。

3.朴素节俭的精神

所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自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维艰”,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对于今天生活优越的学生,是很好的教育。

4.勤奋学习的精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历代文人学士皆以勤学为本,因为这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是成就功业之途径,也是提升自身素养之唯一方式。文言文中包含丰富的古人勤勉为学的史实,是对当下学生进行勤学教育的一个绝好的材料。晋代车胤囊萤映雪、匡衡凿壁偷光,还有王安石《伤仲永》中的方仲永凭其天资过人而不勤学,最终落的平庸无奇,白白浪费了一副好脑袋,都证明了勤学的重要性。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一)加强诵读,让传统文化精华在浅唱低吟中脉脉滋润学生的心田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代文化篇目,或记人叙事、或抒怀说理,均为历代名家之精品,其中蕴涵着自然美、人文美和音韵美。优秀的文学作品字里行间那不可言传之意、不可体察之情,一经诵读,便了然于心、心领神会。大文豪苏轼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诵读这个环节,加强学生诵读训练,让传统文化篇章陪伴学生成长[7]。学生在大量诵读过程中,不但能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加强诵读,让传统文化精华在浅唱低吟中脉脉滋润学生的心田。

(二)情境教学,充分展现古代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主阵地。所以要花力气研究传统文化的教学课型,优化教学模式,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

1.利用多媒体,以音画入境

随着各地办学条件的改善,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用音乐、图画的形式教学,将枯燥的文本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情感基调,使文言文课堂变得有活力,有情趣[8]。

例如,在讲授苏轼的《赤壁赋》一文时,笔者在布置学生预习此文的同时,向学生展示黄州赤壁的整个风景图,让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赤壁,然后,选取一些描写优美并且和文本情感较为接近的学生作业,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师生共同欣赏、评价,相互取长补短,这样的交流,不但使学生印象深刻,而且为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奠定基础。

2.以演代讲,深入文本

有些文言文内容很长,情节性强,教师如果采用传统串讲形式,不但耗时费力,而且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教师可以将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编成短剧,或者在新授课之前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本进行编演,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和《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在表演的准备、进行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地参与,而非被动地接受,学生不仅获得了乐趣,而且受推动自觉地去深入理解课文,把握文本内涵。如在表演《鸿门宴》时,学生在编演中,能够切身体会项羽的重情重义却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刘邦的圆滑奸诈、能屈能伸的性格特点。

(三)文言字词教学附以传统文化信息

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这样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汉字是中国的脊梁。”汉字从每一个字的创造到整个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深层地承载了华夏5000年的灿烂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可以先从语言文字的表层入手,理解本义及其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进而窥测它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9]。

例如,在《项脊轩志》中有“诸父异爨”一句,其中“爨”是一个会意字:上面两手端着一个锅放在灶上,灶下还有一双手往火上送柴,“爨”是指炉灶,“异爨”的表层含义是不用同一个灶头,然而其隐含的深层文化意义是指分了家,“诸父”是伯父和叔父的统称。中国古代是宗法制的社会,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强调对祖先的崇拜。一个家族累世同居,共享天伦之乐,在家族内实行公有制,土地及其他财产均为家庭全体成员共有,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生活上同爨合食,吃大锅饭;有一套严格的封建家长式的管理制度,并设祠堂,立宗子,置祠田。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或家庭矛盾的出现,“分家”是必然现象。父亲的遗产按其儿子人数平均分配,女儿在家庭中没有地位,所以女儿一般不参与财产的分配。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提到了诸父分家前后家庭环境的变化,“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墙和门的增多与改变意味着作者各位伯父叔父分配了房产,各自为政,打破了大住宅的结构布局,因而出现了这种比较尴尬的状况。通过字义解析,揭示文字背后的生活文化,为学生了解全文写作时代、体会作者的感情奠定文化基础。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摒弃对语言文字的简单肢解,及时恰当地揭示教材蕴涵的人文思想,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引导学生以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生活学习的准则。从而使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

(四)增加课外阅读,扩大传统文化吸纳途径

课堂教育虽然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但是课外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可以给学生列一个书单,尽量做到内容丰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阅读。使其在课外的自主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接受丰厚的传统文化滋养,从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达到积累和沉淀文化知识的目的,以求厚积而薄发。

(五)挖掘生活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

文化不是虚无飘渺的,不仅停留在经典中,而且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李密的《陈情表》,感人肺腑。作者年幼时,父亡母改嫁,孤苦伶仃,由祖母抚养长大,而当祖母年迈卧病在床时,他精心侍奉,孝敬。即便冒着违背圣命的死罪,也一定要将奄奄一息的祖母养老送终,李密的拳拳之心,恳切之情,正是中国孝道文化的绝美体现。学完本课,笔者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和父母关系,让人吃惊的是,大多数高中学生几乎不和父母谈心,交流很少,甚至有些学生不和父母说话,很叛逆,虽然他们都明白父母很爱他们。随即,笔者以“学会感恩"为主题布置了作文,让学生回忆父母为自己做出的奉献,反思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不少人深感自责和悔悟,此后,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发生转变,主动与父母沟通,并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敬爱。

在一年里,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在每一个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蕴,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究、亲身的实践活动中,触摸到活生生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

在文化传承“危机四伏”、人文精神没落的今天,作为一名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只有勇担民族文化传承的重担,加强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传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塑造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使我们的后代成为有根有源有底气的世界公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我们民族的“根”!

(本论文为甘肃省教育厅重点立项课题成果之一,课题代码:GS【2013】GHBZ061,课题名称: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研究。)

注释:

[1]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何晓文:《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刘燕:《高中语文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探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4]张莉莉:《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5]黄晓娟:《高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及其开发和利用》,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6]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年,第6期。

[7]曹明海:《语文:文化的构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7期。

[8]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期。

[9]伊漪:《“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责任”—谈现代语文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承传与超越》,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26卷,第6期。

(王国霞 甘肃酒泉市第一中学 735100)

猜你喜欢
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