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林
结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1],指发生在患者结肠黏膜上皮部位的因受到遗传、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恶性癌变疾病。结肠癌的发病人群多为40~50岁的人群,其类型通常包括侵润型、肿块型和溃疡型。它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排便困难、腹部包块、肠梗阻、乏力、低热、水肿等[2]。由于结肠癌的预后情况复杂,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生活影响极大,因此,必须要加强和提高结肠癌远期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对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术后远期疗效情况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5年2月-2008年2月以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58例。患者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为(53.2±6.8)岁;女23例,男35例;癌变部位:16例为乙状结肠,18例为右半结肠,24例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10例为高分化腺癌;21例为中分化腺癌,27例为低分化腺癌。依照入院就诊时间将58例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为(56.4±5.2)岁;女11例,男18例;癌变部位:7例为乙状结肠,9例为右半结肠,13例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6例为高分化腺癌;12例为中分化腺癌,11例为低分化腺癌。对照组患者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为(50.9±6.2)岁;女12例,男17例;癌变部位:9例为乙状结肠,9例为右半结肠,11例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4例为高分化腺癌;9例为中分化腺癌,16例为低分化腺癌。两组患者均不存在严重的心、肝、肾、肺等器官功能障碍以及血液系统疾病,且在年龄、性别、癌变部位、病理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要进行手术前的常规对症护理和支持治疗,以确保将患者的身体状况调节到最佳状态。同时,医务人员在实施结肠癌的根治手术时,必须严格的遵循无瘤原则[3]。
1.2.1 观察组 对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方法为:医生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进行相应体位的选择。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及时的建立起人工气腹,通常腹压值为13mmHg上下。沿患者脐下两侧分别实施10mm Trocar的穿刺,并将腹腔镜通过观察孔置入患者腹部,而后分别在左右上腹部实施5mm Trocar的穿刺,并将手术器械通过操作孔伸进到患者的病灶部位[4]。在进行肿瘤切除时,要根据病灶的位置、大小等选择相应的结肠切除手术,并实施结肠游离、区域淋巴结清除、肿瘤肠段切除以及符合吻合器等手术操作。最后,在对患者腹腔冲洗后将切口缝合关闭[5]。
1.2.2 对照组 对患者实施传统开放性根治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方法:采用同观察组相同的方法选择患者的体位和麻醉方式。而后在患者下腹的正中进行入腹切口,并对患者腹腔内部进行详细的探查。根据患者结肠癌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选择恰当的切除手术,并在完成相应手术操作(结肠游离、区域淋巴结清除、肿瘤肠段切除等)后,将腹部切口进行逐层的缝合关闭,最后做好引流管的留置[6]。
1.2.3 随访观察 患者出院后,医务人员要通过门诊、电话、家访等形式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即日期截止到2013年2月)[7]。对患者在随访期间的生存质量和病灶复发转移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和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中,生存时间>3年的有24例,约占82.76%;>5年的有8例,27.59%。对照组患者中,生存时间>3年的有25例,约占86.21%;>5年的有8例,24.14%。两组患者在术后生存情况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转移复发方面,观察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有4例,约占13.79%;出现局部复发的患者有1例,约占3.45%,总的转移复发率为17.24%。对照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有4例,约占13.79%,出现局部复发的患者有2例,约占6.90%,总的转移复发率为20.69%,两组患者在转移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结肠癌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恶性肿瘤,其发生转移的概率较大,通常包括淋巴转移、直接浸润、腹腔种植转移以及血行转移等[8]。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利用微型摄像头进行镜下操作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痛苦小、创面小、时间短、愈合快、预后好等优点。开放手术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在本研究58例结肠癌患者中,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在生存质量(>3年有24例,>5年有8例)和病症转移复发(17.24%,远处转移4例,局部复发1例)方面均同采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3年有25例,>5年有8例;20.69%,远处转移4例,局部复发2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结肠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根治手术和开放式根治手术进行治疗,均能够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但腹腔镜手术的远期生存效果更好,复发率更低,临床疗效更佳,因此应当予以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表1 两组结肠癌患者的远期疗效情况比较[n(%)]
[1]蒋水平.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0):30-31.
[2]李广城.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远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4):225-226.
[3]杨伟民.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效果对比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24(9):74-75.
[4]康建省,刘国超,乔占英,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0):737-741.
[5]曹树平.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3):33-34.
[6]江!,孙晶,裘正军.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比较[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38(3):211-215.
[7]侯生槐,梁小波,白文启,等.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比开放手术远期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1):8-12.
[8]黄祥魁.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