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海事局信息中心 钱 玫
浅议平衡计分卡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长江海事局信息中心 钱 玫
预算绩效管理是以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是当前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运用于预算绩效管理中,对绩效管理方法进行初探,使绩效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评价结果切实能够应用,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取得实效。
平衡计分卡 预算绩效管理实例研究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要求,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政府部门在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其根本目的是改进预算支出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强化公共部门支出责任,促进责任、透明、俭朴、服务型政府建设。
平 衡 计 分 卡 (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综合测评体系,代表了国际上最前沿的管理思想。它是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考核方法之间的相互补充“平衡”,同时也是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之间、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之间、组织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组织的各部门之间寻求“平衡”的基础上完成的绩效考核与战略实施过程。
在国外BSC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国内,近几年也掀起了研究和应用BSC的热潮,但是使用范围仅限于大型企业、公司的战略管理中,很少用于公共财政管理。本文拟通过实例研究的方式,探讨平衡计分卡在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运用。
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 Card)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和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戴维·诺顿(David P.Norton)于1992年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工具,1993年他们将平衡记分卡延伸到企业的战略管理。平衡记分卡首先在美国的众多企业得到应用,现今已经推广到全球很多企业。
随着BSC的运用和发展,学者尼尔斯-约兰·奥尔韦、卡尔-约翰·彼得里、简·罗伊和索非耶·罗伊等(1999)以BSC的理论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实施为主要内容,合著了《绩效驱动因素——应用平衡计分卡实践指南》一书。罗伯特·卡普兰(2004)写作的《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中运用了许多实战案例和图表,除了阐述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之外,还介绍了平衡计分卡在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等内容。美国休伯特·兰萨佩德博士(2006)的《个人平衡计分卡》进一步将BSC的理念拓展到个体的应用上,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的效率和企业的业绩,最终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集测评、管理、交流各功能于一体的BSC代表了国际上最前沿的管理思想。
近几年,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开始对BSC的运用与推广进行研究。他们以全面本土化使之适应中国的商业环境为基准,将BSC理论在中国付诸于具体实践。毕意文、孙永玲博士(2003)在《平衡计分卡:中国战略实践》中将BSC延伸至协调组织体系、流程改进、人力资源系统等领域,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平衡计分卡体系。金燕(2004)编著的《平衡计分卡应用实务》,在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企业如何在信息系统下应用平衡计分卡的问题。姚宝燕(2007)开始研究BSC在非营利性组织中的运用,并进行了尝试。海信通信、联想、山东鲁能等国内很多知名企业已经在其企业管理中运用了BSC理论,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
通过国内外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在发达国家应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在我国企业中有效实施并发挥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运用在非盈利组织及政府组织中还鲜为人知。本文希望将平衡计分卡这一伟大的管理工具运用于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探讨。
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管理中引入绩效理念,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重视预算产出,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过程,以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提高政府服务于民的能力。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发展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财政部正在全面规划和设计适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科学体系。现在很多的基层预算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日常预算管理中还没融入“绩效”理念,或者将“预算”与“绩效”的管理形成“两张皮”,无法将绩效目标有机地结合到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过程中;二是没有统一的绩效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体系,绩效考核结果缺乏科学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三是缺乏一个科学绩效管理体系,无法将绩效管理与单位内部其他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制度的相互制约与平衡;四是预算绩效管理中缺乏“数据”的观念,没有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管理工作效能低;五是没有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管理结果考核评价的专业队伍或权威机构。
某行政单位A局,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预算管理级别为中央级,预算级次为三级,下面直属分局5个,本级和下级单位所有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2012年将BSC用于预算绩效考核,成立了BSC小组,建立起自己的预算绩效管理的体系,用于本级单位和下级单位的绩效管理评价及监督,探索一种适合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方法。
A局的BSC小组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工作原理建立起至少四个维度的目标对被研究的对象进行绩效测评,在每一个维度建立相应的目标值以及衡量该目标是否实现的指标,并将指标细分,建立一种平衡系统。于是将预算方针、预算管理、内部运作、履职和效益、学习和成长五个角度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细化各项指标、设计各项指标的权重,建立了A局2012年预算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表1)。
对A局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的使用说明:
(1)此BSC建立符合A局发展规划、行业特点、历史数据等要求,里面有预算编制、执行及资产、资金管理等财务指标,也涵盖了预算方针、社会效益、社会和员工满意度、学习成长等非财务指标,以求资金配置的经济性和效益性。
(2)BSC小组成员加强各类标准值的收集和整理,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组织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组织的各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寻求A局的综合平衡发展。
(3)既用于A局自查也用于对下属单位的检查和监督,以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为落脚点,以促进预算管理、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以结果定奖惩,实现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
(4)BSC不仅是一种绩效考核工具,也是单位发展的一种战略管理方法,所以单位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
(5)在使用中根据外界物理环境,不断完善和规范、调整和纠偏考核指标,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但A局在此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中的使用中也存在问题和不足:
(1)无法与单位信息化建设相融合,如果没有比较详尽的数据信息系统支持,预算绩效考核最终将会流于形式,这是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效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2)需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让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得到有效的应用(奖惩),使预算绩效管理的功能在事业发展中得到最大的实现。
(3)单位基础管理工作直接影响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树立“全员规范、全员预算、全员考核”的观念来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4)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操作人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特别是在预算绩效考核指标的创新方面,还需要加强其他领域专业管理知识的学习。■
表1 A局2012年预算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
秦杨勇.2007.平衡计分卡与薪酬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