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文学小圈圈” 提升文学阅读品质

2014-09-18 21:54余晓玮
中国教师 2014年17期
关键词:圈圈研讨成员

余晓玮

文学作品能净化人的心灵,满足人精神的渴望,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剂,因此,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有一种特别的青睐。然而,课堂阅读教学往往关注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很少对学生进行文学化阅读方法的指导,所以,通过组织课外阅读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就显得十分重要。“文学小圈圈”——课外阅读组织的一种补充类型,改变了阅读的传统组织形式,它将阅读相同书籍、志趣相投的学生组成阅读研讨团队,既实现了阅读方法上的创新,使阅读过程易于操作,便于检查,又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文学阅读品质的提升。

一、“文学小圈圈”的组建策略

“文学小圈圈”的组建需要由选人的“伙伴式圈圈”向选书的“文学小圈圈”过渡。随着学生阅读内容的深入、年级的升高,须从同读一本书向同读一类书提升,从班级“小圈圈”导向班际“大圈圈”。

1.从“伙伴式圈圈”到“文学小圈圈”

“文学小圈圈”打破了传统上“按阅读能力分组”的方法,按照学生所选书籍类型进行组合,以4人到8人为宜。事实上,在“文学小圈圈”组建初期,学生考虑更多的往往不是喜欢阅读哪本书,而是自己的好朋友挑选了什么书。他们觉得与自己喜欢的同学组建成“伙伴式圈圈”一起阅读、讨论,更能激发并维持自己的阅读兴趣。此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由选人的“伙伴式圈圈”慢慢地向选书的“文学小圈圈”过渡。“文学小圈圈”是一个协同探究和阅读的团体。圈圈成员先是独立阅读,然后再相互分享对文本阅读的感受,接着共同确定探究的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性阅读。“独立阅读”与“阅读分享”这两个基本环节,既尊重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又实现了多元解读的互补与共享。

2.从同读一本书到同读一类书

选择相同的书籍,阅读共同的内容是维系“文学小圈圈”命脉的关键所在。起初,圈圈成员因为选择同一本书组合在一起。他们共同制订阅读计划,分配研讨角色,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合作分享。随着阅读内容的深入、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阅读喜好渐趋明显,对作品类型的选择也趋于相对成熟和稳定。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同一本书的阅读组合变为同一类书的圈圈阅读,可以是同一作家的系列作品阅读圈,如阅读西顿动物小说组成的“文学小圈圈”、也可以是同一类文学体裁的作品阅读圈,如阅读校园侦探小说组成的“文学小圈圈”。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就同一类的书籍进行分享、交流,从多元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习得阅读方法,感受文本意义,以此推进阅读由个别向类型、由个体向群体、由浅层次向深层次转型,使阅读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从班级“小圈圈”到班际“大圈圈”

“文学小圈圈”的运行初期是以班级为单位,班内学生根据选书情况组建阅读圈。由于“文学小圈圈”强调学生个体在对作品个性赏析基础上的阅读与分享,因此,特别需要圈圈成员之间的多元组合与互补,以此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宽学生的赏析视角。所以,待“文学小圈圈”运行比较正常后,尤其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可引导学生打破班级“小圈圈”的限定,组建班际间的“大圈圈”。所谓“大圈圈”并非仅仅指人数的多寡,还指组圈人员所涉及的范围,此时的“大圈圈”可以是围绕同一本书的同个年级或多个年级之间学生的圈圈组合,也可以是围绕同一作家系列作品的同个年级或多个年级之间学生的圈圈组合。班际“大圈圈”使得更多陌生的面孔因为相同的阅读爱好而组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提升文学阅读品质的有效对策

“文学小圈圈”通过多种策略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品质,主要策略有如下几种:

1.独立阅读,强化自主体验

独立阅读的理念落实在“文学小圈圈”中,即是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籍、自主制订阅读计划、自行编写研讨题目。

1)自主选择阅读书籍

“文学小圈圈”改变了以往课外阅读中学生选择权被剥夺的状况,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作品,把阅读真正地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之上。为确保学生所选的书籍具有一定的可读价值,教师可举办小型书展,让学生自行携带感兴趣的书籍参加,利用书展与同学交换及分享。教师也可将适宜的书介绍给学生。师生经过交流、讨论后可确定难度适宜的“推荐书单”。学生可根据书单查看作品,选定自己所要阅读的书目。最后,选择相同书籍的学生组建成“文学小圈圈”。将选书自主权归还给学生,除了尊重学生个体外,也将权利及责任进行分摊,提早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意识,为学生将来进行更独立、有效的阅读做好准备。

2)自主制订阅读计划

推行“文学小圈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就更多具有独立性和自发性精神的终身阅读的爱书人。因此,“文学小圈圈”组建以后,圈圈成员须自行讨论制订阅读计划,如确定阅读时间,安排聚会、研讨次数,商定每次聚会、研讨前的阅读内容,分配各自的研讨角色,以保证文学圈阅读活动顺利进行。通过制订阅读计划明确可预见的阅读进度,明确圈圈成员各自担当的权利和义务,使“文学小圈圈”得以正常、有序地推进。

3)自行编写研讨题目

“学生自行编写研讨题目”是“文学小圈圈”一项特有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意识的有效形式。学生自行编写研讨题目大体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圈圈成员自己找重点、提出问题;自己设定讨论程序;用笔记或图画引导阅读及讨论内容。这样,教师把提问题的主导权归还给学生,即通过教师“强制要求”学生自行编写讨论问题的方式,把学生的阅读层次推向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高度。学生在设计研讨题目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反复地阅读原文,这不只是在训练他们自发性阅读的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独立思考和深层理解能力。

2.角色研讨,促进能力提升

如果说独立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心灵碰撞,那么,角色研讨则是学生与同伴之间多样视角的思维撞击。在学生个体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文学小圈圈”通过组织学生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参与讨论,以多元的方法及视角去分析文学作品。endprint

1)正确定位角色

在自读准备阶段,“文学小圈圈”每位成员都要认真、独立地阅读所选作品,然后结合自身特点,选择能够胜任或希望尝试的角色。学生在完成“自读日志” 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完成相应的“角色日志”。一般来讲,“文学小圈圈”的每位成员要扮演四个关键角色:研讨小主持(负责主持“文学小圈圈”讨论全过程;准备系列开放的问题,引导成员就整个文本进行交流,而不过分关注细节)、朗诵小广播(负责把书中有意义的句段挑选出来朗诵、欣赏)、追踪小记者(负责用流程表或简笔画形式呈现故事发展情节、时空背景等)、连结小天使(负责把故事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链接,找出关联性),和四个补充角色:词汇小灵通、摘要小神童、预测小专家、文本小神探。这些研讨角色造就了“文学小圈圈”的两大特色:一是研讨会的成员必须各司其职,以分工合作来共同解读作品;二是每个学生在每次研讨中都必须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用多元的方法及视角去分析文学作品。

2)开展角色研讨

定期交流、进行角色研讨是“文学小圈圈”得以正常运行的引擎,也是检验和促进学生阅读的助推剂。“文学小圈圈”中的角色研讨强调的是有序交流,注重的是“补充、修改、质疑”。如阅读《强盗》后开展“文学小圈圈”的角色研讨活动,研讨小主持作为阅读聚会的主持者,通过“请‘追踪小记者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请‘词汇小灵通谈谈发现的重点词句”、“请‘预测小专家谈谈故事接下去会怎样发展”、“请‘朗诵小广播为大家朗读精彩句段”等形式来组织话题。通过有序引导、深入研讨的方式,发散圈圈成员的思维。“文学小圈圈”其他成员通过“我有补充……”“我选了另一个词……”等形式从各自角色出发展开讨论。“角色扮演”和“积极对话”的形式使得“阅读分享”的过程更具吸引力,让学生成为快乐的阅读者。

3)轮换研讨角色

在“文学小圈圈”活动初期,可将各个角色固定一个月左右,每周组织一次研讨。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角色责任形成较明确的认识,有效地扮演角色,熟悉“文学小圈圈”的运行模式,保证研讨的高质量。待到学生对第一角色明晰,“文学小圈圈”运转自如时,可采取一周轮换一次的研讨形式。其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得到不同的认识。同时,角色轮换也使小组成员懂得聆听多种讨论与观点,意识到要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负责,促进角色间的相互尊重。

3.个性创作,增强阅读内驱

经历角色研讨的阅读分享之后,“文学小圈圈”会再次回归到个体阅读。不同的是,此时的个体阅读是多元赏析阅读后的再发现和再提升,是阅读深化后的具有个性的演绎。

1)阅读的二次发现

经历“文学小圈圈”聚会、研讨后的学生,不会停留于阅读的表面,而是走进了作品的更深处,学会了质疑和思考。如圈圈成员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讨论“地坛给了作者什么启发”后,学生相互启发,有了新的发现:有的学生认为,地坛“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遇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还有学生说“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地活着”。没有深度地阅读,没有深入地思考是绝对领悟不到这样的层面的。

2)表达的吸收内化

独立阅读的过程是学生浸润作品,吸收、内化语言的过程;聚会、研讨的过程是学生提炼作品语言表达特色的过程。在阅读萧红的作品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其语言特色所浸润,并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内化,写起文章来竟也有了几分神似。如一位学生读了《呼兰河传》后写的书评片段:呼兰河小城中的人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的人,但这些人同时又在抱怨自己的生活,所有的人都得按照“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萧红写作《呼兰河传》时的心境也是寂寞的,然而呼兰小城那死板的生活、死板的人们更是寂寞的……

3)展演的个性创意

“文学小圈圈”借展演来实现交流与分享,展演形式有小短剧、诗歌朗诵和海报评比。个性化的展演,一方面是将静态的阅读过程,以立体、动态的活动方式呈现,另一方面,圈圈成员在展演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激发了个性创作的欲望。自编、自导、自演作品的“读者剧场”,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展演方式。圈圈成员先将所阅读的作品改编成剧本形态,然后以朗诵者的身份,手持剧本,在“观众”面前以声音与表情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剧本内涵。表演时不需要刻意装扮,也不需要过多的舞台装饰,“观众”主要通过想象剧本内涵、聆听朗读者的诵读、观看朗读者的表情,来欣赏文学剧场的表演。丰富多彩的演示展现了“文学小圈圈”的共同阅读成果,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使阅读走向更深层次,成为学生一种内化的自觉行为。看似业已结束的“文学小圈圈”阅读,恰恰成为下一轮圈圈活动的开始。

“文学小圈圈”将零散、松懈的个体阅读组建在一起,保障了阅读的有序、高效,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内驱力。而从个体到群体再回归个体的阅读策略引导,梯度地推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学阅读品质。

参考文献:

[1]刘淼,金艳峰.文学圈——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J].语文建设,2006(8):45-47.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任媛媛)endprint

猜你喜欢
圈圈研讨成员
妖怪圈圈
两只挂钟
推理:多彩的圈圈
象鼻套圈圈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我家的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