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栋红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学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体会着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是符合现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让学生能够利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02
在我们的生活中,衣、食、住、行都会涉及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所以,小学的基础信息技术学习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但是,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注重理论性训练多过于生活化训练,让学生难以接触到现实生活的实践,让信息技术抽象的概念给学生造成了畏难的心理。所以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改革一直难以深入。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
1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信息技术的教学更注重合理利用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者,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在校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就必须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懂得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生活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它将信息技术中的“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提高了知识的利用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意义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开发阶段,形象思维占据并且指挥着他们的学习,他们对抽象的事物难以理解。但是,他们却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熟悉的事物极富敏感性,他们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有着极大的研究兴趣,他们因为对信息技术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去深入探究学习。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一点,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让生活实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生活实践证实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实际用途,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信息技术,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地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3.1 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把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生活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开端。首先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生活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首先喜欢信息技术,才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各门学科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在这时候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为学生未来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提供极大的促进作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能够使学生感悟到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然后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例如,在学习《浏览图片》这一课时,我们可以以复习的形式导入,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点。因此,教师设置了一个“快乐搜索大行动”的游戏,教师利用上节课学生学习的“下载图片”知识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下载图片的过程中获得的收获以及感受。学生对网络还处在新鲜感十足的情境下,所以会对网络十分感兴趣,自然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学到的知识。接着导入游戏“图片收集大比拼”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学生能够在这次行动中表现出色,教师就奖励他一颗“快乐搜索大糖豆”。首先进行的是“图片收集大比拼”第一项行动——自由浏览图片:当教师说“浏览开始”时,就让学生自由搜索关于风景的图片。当教师宣布“浏览结束”时,就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浏览结果。依次反复几次,学生对浏览图片的方法掌握就更深了,而且知道网络的用处越多,就会发现网络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密切,因此会对网络越感兴趣,也就会对接下来的知识更加地感兴趣,这就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借助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形式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书本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能让学生对计算机,以及对网络有足够的了解的。信息技术学习不是被动地接纳理论知识,而是应该积极地去应用知识,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举一反三,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所以,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生活为基础,去搜集生活中的素材,以创新性的教学形式展现多彩的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生活中挖掘出新的知识。在学习《傲游因特网》课时,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利用“布置活动、自主探索、了解生活”的教学形式,如教师设置了一个活动,让学生上网查找儿童生活安全的网页,把最喜欢的网页保存到计算机中。首先,自主学习,教师让学生先自己看书中的例子,然后看教师进行演示。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只是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学生自己做好活动准备,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D盘中建立一个以“生活安全”为名的文件夹,把遨游因特网的活动中收集的信息都存在文件夹里。学生通过活动,找到了很多关于生活安全的小常识,保存下来与学生进行分享交流。通过本次活动的探索,学生充分利用自主能动性掌握了怎么样保存Web页,保存Web页上的图片,保存Web页上部分文字,下载程序或软件等操作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看到了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3.3 运用生活经验,理解教学内容
教师在最大化地将教学生活化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教学的理论性,这种极端的教学方式也是不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化与信息技术的课程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将其生活化理解,以便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接受知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化只是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中挖掘出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生活常识,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申请电子邮件》时,就利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信件、打电话作为对比,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优点与长处。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平时和亲友、同学、教师用的联系方法。学生都能回答出是打电话、邮信、到同学家去等,还有的学生可能已经知道“电子邮件”。教师利用学生的回答进入新课,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电子邮箱是伴随网络应运而生的,它让我们生活中与朋友间联系与沟通更加方便快捷。让学生了解,这就是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改变,这就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生活中的网络。
3.4 转化生活问题,巧设课堂练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要注重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并且能够真正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在每次学习完一个知识点或者新的章节内容以后,设计一些联系生活的综合类习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漂亮的电子邮件》与《添加附件》的课堂教学时,教师为了对整节课进行总结,教师设置了一个情境:大家找到了宝藏,开不开心呢?其实,我们今天找到的真正的宝藏是学会了“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小本领!快到新年了,你们想不想用这个本领为周围的朋友带来快乐呢?布置学生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操作发送一个媒体素材大礼包包括文件(声音、图片、动画等)的漂亮电子邮件给朋友,分享快乐给你的朋友、亲人,让他们也感受到快乐。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情,巧妙地将课堂练习与课堂知识生活化,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符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才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新的知识,为今后更好地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江苏省常熟市星城小学,江苏 常熟215500)
参考文献:
[1]甘海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设计[J].学周刊A版,2013,3(10):132-133.
[2]杨静.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13,3(75):134-135.
[3]吴智辉.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与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2,3(6):167-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