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凯萍+李秋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由于中国特殊的网络环境,网络热词则更日渐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自2009年起至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热词的来源及特点,得出网络热词和现代社会的共生互进的关系,从而呼吁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互补,共同营造网络语言良好发展的氛围。
关键词:网络热词;现实社会;网络环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3年7月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新增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3%。与上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我国互联网络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手机成为新增网民第一来源。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手机端的迅速扩展,网络逐渐由“键盘时代”走向“食指时代”,所以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大部分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009年,“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红极一时,成为大众焦点。为什么这句话却可以在短短5小时内便引发20万网民的点击浏览和近万民网友参与跟帖呢?这就要说到它的特殊历史涵义了。网上的一位名为“并非司马迁”的作者便赋予了这一事件更深的情感:“一句儿时在街边玩耍时,才会听到的熟悉的简讯,却夹带起我们心中一串幸福却苦涩的回忆,看似诙谐好笑的一句话,这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一个挚友。”这段话,无疑说出了许多70、80后学生时代的心声——那些年里,放学回家便会在弄堂里和小伙伴玩耍,只要听到远方有人喊:“某某某,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就知道要到点回家吃饭了,内心透着无限的温暖。“贾君鹏事件”是一种对儿时纯真友谊的一份执著与怀念。这也恰恰反映出当今社会人们内心潜在的孤独和寂寞,再也没有那个你值得信赖的朋友替妈妈传话。而若这现象映射到公司,所有人都处于竞争的位置,没有人会把老板的意思正确传达,映射到社会,所有人都处于独立的位置,没有人会为别人真心着想。所以,这也是对“贾君鹏事件”爆红最恰当的解释,人们正在渴望着这种和谐友好的社会关系。网络热词之所以“热”也就是由于大家对一种共同情感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引起的共鸣。
2010年,“给力”一词更是红遍全国各地。关于这个词的出处,也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网友在世界杯期间说得最多的不是“越位”,不是“进了进了”,而是“给力”。另一种说法是,“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在海南话和闽南话中“给力”就是很棒、很精彩的意思。长期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吉林大学副教授叶君表示:“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两个词,但是“给力”和“不给力”这两个词在民众中人气狂飙的现象很正常,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社会的活力和民众很强的创新意识,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笔者认为“给力”一词之所以可以迅速走红,是由于简单且直接的“给力”能让我们给一些我们真正值得骄傲的事一句激励。
2013年,“土豪”的出现则更反映了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理。“土豪”本是革命时代的词语,在21世纪的今天,却以“反讽式”的全新含义兴起,隐喻着中国社会已进入一种明显的贫富差距悬殊的两极社会,犹如回归到当年的那种状态。
综合2009年至今的各种网络热词,我们不难发现网络热词的特点:创新性、实用性和诙谐性。创新性表现在,这些词往往自其出现后,最初涵义被改变或曲解才为大众所接收和广泛传播;实用性表现在,网络热词发源于网络,但由于精炼且寓意丰富而被广泛使用于现实生活;诙谐性表现在,网络热词往往带有“黑色幽默”式的调侃与讥讽,可以给网络交流和现实沟通增添不少乐趣。虽然人们对网络热词褒贬不一,但我们不能否认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反映出了社会现状。可是我们也要正视某些网络热词的负面影响。比如“屌丝”“矮挫穷”等,它们所引起的舆论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精神,这也是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传统媒体尤其是极具强势的党报、电视、电台,它们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因此,传统媒体应该对网络媒体加以正确引导。最为“给力”的“舆论监督”应是传统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合力,网络媒体发掘网络热词,传统主流媒体将网络热词作为引导舆论的参考,从而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更富“正能量”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于丽霞.网络热词传播原因及效应探析[D].太原:山西大学,2013.
[2]隋萌萌.土豪[DB/OL].http://www.cssn.
cn/zt/zt_xkzt/xkzt_yyxzt/yyxzt_sdrcdp/zgm_bza/zgm_xgyd_18447/201312/t20131226_926969.shtml.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