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学分制度实施的经验探析

2014-09-12 10:40王璐
求知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实施应用

王璐

摘 要:素质学分制度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趋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笔者结合M学院素质学分制度的实施,将该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不足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素质学分制度推广;实施;应用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探寻与完善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素质学分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并实施推行。

2008年,M学院开始启动并推行素质学分制度。作为一项新制度,其实施过程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与阻碍,笔者结合M学院多年来实施素质学分制度的实践过程,对一些经验与不足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一、素质学分制度的推广

1.多管齐下,了解学生态度与需求

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M学院从不同群体多方面地了解了学生对于素质学分制度的态度,增强学生对素质学分工作的认识。M学院还制定了素质学分调查问卷,在全院各个年级进行调查,掌握学生对素质学分工作的普遍需求。

2.充分发挥学生骨干与朋辈作用

在素质学分工作开展中,M学院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党员、先进典型等学生骨干的作用,积极进行各年级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借助朋辈的影响更能取得学生对素质学分工作的认可。

3.运用平面、网络等多种媒介,营造素质学分工作良好氛围

M学院在素质学分工作中,综合运用海报、板报、网站、QQ群、微博等多种媒介,展开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了解素质学分制度。

二、素质学分制度的实施

(1)要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素质学分体系。素质学分体系的构建要结合实际,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规律,把握实效性与可行性原则,使素质学分真正达到激励、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2)要根据素质学分体系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打造丰富的第二课堂。M学院注重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各项潜能,为素质学分的实施提供载体。

(3)要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做好考核工作。素质学分制度考核方式多样,它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只有这样,素质学分的成绩才能做到真实、可信。

三、素质学分制度的应用

M学院结合素质学分制度本身与大学生心理特点,将素质学分制度创造性地应用到学生或团体的评优评先工作中来,既有效减少了以往评优评先工作成绩主导、主观性强等缺点,又实现了素质学分制度的激励与促进作用。

(1)开展调研,制定评优评先素质分评价模板。在以往评优评先过程中,会面临着一个矛盾:若单纯以平均学分成绩进行评比,不能真正体现学校评先进、树典型的意义所在;若加入学习成绩以外的因素,因没有可量化的标准、主观性强。面对这样的矛盾,M学院结合素质学分制度的相关内容,在学生广泛进行调研,制定出评优评先素质分评价模板。模板制定出后,又在同学们之间广泛征集意见,对模板进行不断地修正与完善,从而形成最终的评优评先素质分评价模板。

(2)完善程序,建立评优评先素质分评价小组。为使素质分评价工作能够尽量公平、公正地进行,M学院成立专门的素质分评价小组。小组成员负责素质学分制度中各活动参与情况的记录,以及相关材料的审核与评定。并由该小组成员公布结果。

四、素质学分制度应用的实效性

M学院自将素质学分制度与评优评先工作相结合之后,院系学生活动参与率明显增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参加活动功利目的增加。这一问题的出现,反过来也会促进素质学分制度更加的完善,以达到其设立的最终目的,这些需要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改进。

参考文献:

[1]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余 敏,舒重胜,杨文伟.素质学分评价制的研究与实践[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2(12).

作者简介:

王 璐(1987—),女,汉族,硕士,现任职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应用
品三口而知味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