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龙
【摘 要】小学教育又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基础阶段,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其普及程度、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亿万劳动者的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社会全面进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其重要作用是可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效度;可利用生动直观演示揭示事物内在规律,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能极大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运用;教学质量;教学案例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带来革命性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方式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已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及发展必然趋势。各地各级教学机构与教研机构针对小学数学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广泛开展了极具推广价值的教研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即便是相对落后的西部贫困地区,亦广泛采用这一新兴教学方式,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重要意义
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要素。我国古代对儿童启蒙教育十分重视,许多教育家主张“养正于蒙”。《周易》蒙卦的彖辞中就有“蒙以养正,圣功也”之记载,成为以后家教和蒙学的指南。小学教育的好坏,会对一个人以后的学习及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影响一生。因为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小学教育在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在开发儿童潜能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乃至爱国主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良好的小学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今后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家层面讲,小学教育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基础阶段,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其普及程度、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亿万劳动者的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社会全面进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小学教育又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负有直接的重大责任。
二、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全国广泛推广之后,许多研究人员及时开展学术研究,总结经验,探索改进方式方法,取得丰硕成果,其中总结出的重要作用主要有:
1.可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效度
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一个信息加工者。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我们知道,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发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演示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江苏省金坛市洮西实验小学教师王晖、杨国华等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到,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效度。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他们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进行导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西游记》唐僧师徒分吃西瓜的视频,紧扣人物对话,结合课堂提示,因势利导,生动揭示了1/4、1/3、1/6的概念。这种新颖有趣的导入方式,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道路。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南门小学教师王爱琼在教学《亿以内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堂上汇报。学生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数据,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数据,有的是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等等。通过这些生动而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材料,教师讲解数据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就是如此贴近生活。教师和学生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和现实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愿望,增强了学习信心。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张海燕在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深入课堂,通过观察数学教学实况,力求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反馈,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中的应用状态、应用效果,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在教学案例一:《观察物体》(一)中,老师准备的教具包括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正方体一个。学具:玩具小熊、小狗等每组一只。
教学过程中,老师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游戏引入、激发兴趣;体会领悟,探索新知:(一)观察毛绒玩具,初步感知;(二)小组活动,加深体验等环节,通过多媒体图片,让同学们想不想、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动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教师创设情境—教学演示—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师生进行课堂交流—总结升华”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示的功能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观察与讨论。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使学生有效地将自己看到的和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迅速建立联系,通过老师引导,自己得出数学结论。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反馈情况,验证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并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环境。endprint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占课堂很大比重,这使低年级的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更感兴趣。
2.可利用生动直观演示揭示事物内在规律,帮助学生认识事物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使学生能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能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如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屏幕上先将圆的底而分成8份相等的扇形,然后将圆柱切开,分成两半,将红色的凸出齿锋部分对准另一半凹进去的谷底部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按教材中的要求平均分成16等份后拼图、平均分成32等份后拼图,最后将圆柱平均分成64等份后拼图,然后提问学生:圆柱体分得越细,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什么形体?这时多媒体进行演示:①将切分前圆柱体的底面部分与拼合后长方体的底面部分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②将圆柱体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③让学生结合演示讨论、思考、进行总结。由于在整个切拼的过程中,它们的体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圆柱体体积等于长方体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这样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展开让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可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3.能极大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34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学校教学的重要方面。而多媒体教学将声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途径。这种途径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它能打破时间、空间和资源限制,实现共享网络资源,学习者能快捷获得最新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培养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多媒体教学能照顾个性差异,为个性化教学创造物质条件,在单位时间内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根据自身基础,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形式。计算机的交互性能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促进每个人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另外,多媒体教学的动态画面、逼真的声响效果、丰富的色彩对学生不同感官产生有效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强化学习动机,拓展学生思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保持和有效运用。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屏幕上出现彩色的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转一周为一日。再配以教师亲切的解说和悦耳动听的音乐,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宇宙,感知年、月、日的来历,使学生对年、月、日的形成印象深刻,教学活动收到奇效。
4.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信息素养,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可帮助学生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进而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J].司法业务文选,2006(25):7—16.
[2]钱志平;方纪敏. 实践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22):61—64.
[3]⑥王晖,杨国华.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J].中国电化教育,2004(3):35—37.
[4]王爱琼.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N]. http://www.doc88.com/p-9923788518443.html.
[5]张海燕.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J].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3):35—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