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俊
摘 要:本文主要从培育技能人才的要求、学校发展的要求两方面论述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从共同培训员工、合作培育教师、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培训四方面论述了校企合作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技工教育 校企合作 必要性 可操作性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校企合作是培育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合作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做到“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它既是破解技工教育弊端的一剂良方,也是技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和学校关系如鱼水,企业要生产优质产品,离不开专业技能型人才,学校要发展壮大,培养的学生必须经得起企业的检验。校企双方都必须要研制出为社会公认的优质“产品”,只是产品的内容不同而已。所以,学校如何能培养更多被企业认可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如何找到更多更适合本企业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求校企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2.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虽然都有实训场地,但仅以自身的实训和日常的教育是很难培养出企业真正满意的人才的。学校的实训场所只是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与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有较大差距,闭门造车培养的学生和企业的要求相去甚远。学校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才能把企业的技术、管理、环境、文化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企业所需培养专门技能型人才。一是学校要主动和企业对接合作,及时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熟悉企业、了解企业。二是学校要认真分析了解企业,在校内具体实训上,与真实工厂操作环境相结合,采取现代技术手段,开发综合实训模块和仿真实训平台,最大限度地与企业要求实现零距离对接。
二、校企合作的可操作性
1.可合作培训员工、学生
学校通过“走出去”,让学校的教师到企业中去,按企业需求对员工进行专项培训,使员工在不脱岗的情况下,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提升员工素质,稳固员工队伍,提高工作效能的作用。通过“请进来”,让企业的专技人员,高技能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到学校作专题讲座,让学生及时明了什么样的技工最受企业的青睐,在专业和技能的学习上更具有针对性。同时,由企业专家带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也会成为学校改革教学模式,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更新知识结构体系的原动力,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可合作培育师资队伍
教师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建立一支精理论会操作的“一体化”师资队伍是技工院校重中之重的任务。一方面根据专业实际需求,聘请企业专家讲授高新技术和前沿理论课程,并承担部分特殊专业的授课任务。另一方面学校要选派骨干教师分批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顶岗锻炼,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熟悉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企业进行再认识,为更有目的性地组织教学奠定基础,特别要通过在企业的专业实操训练,充分提高自身的技能操作和掌控现代化设备的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3.可合作共建实训就业基地
在实训就业基地的建设中,学校必须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只要有了稳定的校企合作的实训就业基地,学生的实训及就业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学校就可按计划分批安排整班制学生到实训就业基地实践锻炼。学生可以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学知识练本领,巩固专业理论,提高岗位技能,感受企业文化,摆正就业心态,增强就业意识,提升实操和就业能力。对企业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对本企业(实训就业基地)实习学生的技能和素质综合考评,筛选满意的人才,留在企业充实技能型人才队伍。
4.可合作“订单”培训上岗
对于急需人才的企业,这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校企合作形式。校企双方可根据企业需求和学校现状,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和目标,学生经培养考试合格后,直接进入企业顶岗就业。如某酒店需要一批配菜工,经校仓双方商定,学校以营养卫生、配菜、刀工为几个模块进行专项培训,时间为3~6个月。如需要上灶厨师,学校则安排学生进行刀工、雕刻、配菜、热菜、冷菜、营养卫生等几个模块的培训学习,学习时间为2~3年,前三分之二的时间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专业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等课程;后分三分之一的时间学生到酒店实习训练,学习实际操作,并由学校教师与酒店专职人员共同指导完成。对于其他专业也是如此,只要企业有需要,市场有需要,学校就进行培养,这样校企合作成为人才培养最理想的培训模式。
(作者单位:泰安市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