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仲
【摘 要】在物理学中,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呢?
【关键词】物理教学;观察能力;培养
一、加强对观察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观察作为一种物理学习能力,对于物理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物理学发展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牛顿对苹果落地的观察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由于观察研究吊灯摆动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奥斯特因细心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作为物理教师,要重视对物理学发展史上成功观察事例的介绍,同时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说明认真细致的观察在知识学习及科学发明和发现中的作用,教学中必须教育学生要做观察的有心人,激励他们观察的主动性。
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系统的观察方法,主要有这几方面:对现象与物体外部形态关系的观察;对现象与物体内部结构关系的观察;对现象与物体动态关系的观察,观察事物的特征和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物理教学中,有两种常用的观察法应使学生掌握。一是系统观察法。它包括顺序观察法、分步观察法和角度观察法。如对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实验的观察就是这样。第一步,先定性观察电阻变化或电压变化都能引起的电流变化;第二步,固定电阻,定量观察电压变化对电流的影响;第三步,固定电压,定量观察电阻变化对电流的影响。二是对比观察法。包括异部对比、异物对比、前后对比及分类对比等。这是判断哪一种因素对现象或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有效方法。如为判明引起电磁感应现象的因素是否为原磁场的变化,就要用磁场虽强但无变化的情形与原磁场虽弱但有变化的情形对比,从而判明哪一种因素在电磁感应现象中起决定作用。
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有眼睛看是观察,用耳朵听是观察,用手摸、甚至用鼻子嗅、口尝都是观察。各种感官各观察事物的一个方面,综合诸方面的特征才全面地、具体地、更真实地反映事物。因此,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多感官观察,能看的一定要看,能听的一定要听,能摸的一定要摸,能嗅的一定要嗅,能让学生亲手做的,让学生做才有说服力,才有利于学生感悟、理解、内化。例如:讲条形磁铁时,两个磁极,磁性最强,磁铁的中部则磁性最弱。我们可以取一根条形磁铁,放入铁粉中,再拿起时,会见到两端“粘满”了许多铁粉,而中部较少。学生看到这种现象,足以接受以上的论述。若把实验观察改由学生自己做,则观察会更深刻,其效果优于单纯的看看了。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的指导是一个重要因素。恰当而适时的指导,将会对学生的观察起到积极的引导点拨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物理学发展史上因观察不细致或观察未与思维结合而导致与重大科学发现失之交臂的事例不胜枚举。教师可用这些事例,结合观察练习,对学生进行观察品质的教育。
四、物理实验中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观察机会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此外,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使得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找到可供观察的实例,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由于这种观察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并且由学生本人相对独立地进行观察,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于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教会学生结合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在生活中形成持久而又稳定的观察注意。这里所说的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地随便看看就能奏效的。这种观察是在一定的目的和任务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的。观察的目标越明确,任务越具体,观察也就越有效果。而观察的目的,是通过有意注意来实现的,有意注意是进入观察的大门,一切客观事物都要通过有意注意这座大门,才能进入人的大脑。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针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来指导。要指导学生多次观察,长期坚持,并且要学生保持稳定、持久的有意注意。对每一个观察对象都要进行反复观察。如让学生观察一个人,写“我的同学”必须通过细致的观察,密切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对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观察,高度注意,才能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印象,才能写出他与别人不同的个性特征。
总之,观察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它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具体地说,它表现为感知力、透视力、发现力、捕捉力,它是这四种能力的综合运用。由于观察能力是作文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