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究

2014-09-04 08:57赵琼
考试周刊 2014年55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

赵琼

摘 要: 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中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者结合当今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中学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 基础教育

一、引言

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如同盖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样,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从认字开始。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初中、高中)。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到本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是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同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基础教育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这一主渠道进行的。它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掌握有效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二、新时代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要求。自17世纪初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往往把掌握的知识量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唯一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社会的到来,能力开始为人们所重视。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时代迈进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加剧趋势日益明显。从80年代初开始,人们更重视从人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思考人才培养问题,在重视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高素质的要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新时代人才应具备五种能力和三种素质。五种能力包括: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和运用特种技术的能力。三种素质包括:基本技能,即阅读、书写、倾听、口头表达能力;有新想法,能发现并解决问题;个人品质方面,要有责任感、敬业精神、有自信心、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要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处在21世纪,我们要特别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在课程结构还是课程管理、教材、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迈出了崭新的一步,而课程内容的改革尤其引人注目。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革就是要刨新,如果不创新课改就毫无意义,所以每个参与课改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首先具有改革精神。要立足于创新,突破多年来已形成的传统教学的心理定势和旧框框,去够建新课程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创新在课改和教育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为创新教育提供前提。在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而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创造创新环境,为创新教育营造氛围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意识。同时还应注意创造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中学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中学数学教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中学数学教学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化教学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在教学中尽量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结论及其思想方法发生发展过程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动数学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问个究竟”的冲动,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为此数学复合课或习题课上,要体现知识归内概括过程中的数学思想,解决各种问题中数学的力量,数学探究和论证方法的优美和精彩之处,与学生交流,启发学生更深入地数学思考,引发学习激情。

(四)联系性教学。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归等思想方法运用,学习数学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利用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使不同的数学内容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整体认识水平,最大限度地展示以下常用的逻辑思考方法:例如,在章小结中,引导学生在概括本章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本章内容与相关内容的联系,并用上述体现类比、推广、特殊化等过程的“逻辑图”表现出来。注重探究发现及创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多观察、多概括等,让学生找到解题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中学数学教学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给当代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应充分利用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因素。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的理论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个性,从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陈培瑞.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Ⅱ.教育发展研究,2001.2.

[3]张懿.关于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探.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9.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教学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
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更新观念,创设自主灵动课堂
中学生数学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