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学素质培养方案探析

2014-09-04 06:07孙冲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课程标准新课程

孙冲

摘要:生物学素质培养是高中新课程生物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从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实行ETE教育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生物科学素质培养的措施。

关键字:生物学;科学素养;高中;新课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转基因食品”、“试管婴儿”等高科技成果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生物技术产业对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对生物科学的重视程度大大加强。与此同时,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成为国家的重要工作内容,生物科学素养作为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教育改革中有有着明显体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1.生物科学史教育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过程,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学习和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家现身科学的精神,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设定具体教学目标时提出了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同时增加了科学史在教材中的所占比重,相比旧教材而言,对生物科学史的教学更加重视。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受到传统教学和高考大纲的影响,忽视或轻视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处理方式一般是一带而过或者让学生课后自读。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世界观的树立,更不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因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质疑、求新、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有不少介绍科学家生平事迹的文字及其不断探索发现科学的历程,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课例的讲解,重点在于对生长素的发现史,即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温特的琼脂块实验两部分的介绍,从中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

2..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探索生物科学史,体验生命现象的历程;二是学习和理解生物原理,并学以致用,适宜地运用到生活、生产的实践当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后者应当是生物教学的重点。现阶段的生物教学总体而言还是应试教育模式,即以高考为目标和指导,重点讲解理论知识;就算是实验教学,学习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科学家探索科学、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事例,但仍不会应用,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有待提高。

关于生物科学理论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在新教材中内容比重较大,由此可见对其重视。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关注此类事例,加以引导和利用,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解析生物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将生物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提高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学习光能后,可以结合农业增产,采取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学习生物与环境内容时,可以结合“赤潮”“蝗灾”等环境问题,试着进一步探讨预防和解决方法;学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时,可引用“太空椒”、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应用实例。

3.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提倡探究性学习是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新课改后教育教学中普遍采用和效果较理想的教学方式。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还要引导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而除了教科书中的案例外,教师还可通过结合自身知识和社会实际,选择主题供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从而落实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选题的范围较为广泛,生物学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交融,与人类生活生产的联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技能的综合、拓展、应用等等,都可以作为探究性活动的主题,例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 “中学生吸烟的原因、危害和对策”、“中学生近视眼调查”等,这些题材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探究性,而且答案不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教师可分组进行,让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开展探究性学习,并为其提供可行性分析和指导。在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学会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STS教育

STS教育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和“Society(社会)”的简称。STS是一种新的科学观和价值观,它包含了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能够使生物科学的育人功能和文化价值得到提升,有利于创建新型的生物学科教育,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受到重视。

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在生物科学课程当中,生物教师充当了科学教育的代言人,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知识积累为基础,为学生搭建一个展能平台,使学生的潜能达到充分发挥,培养其科学素养;同时要辅以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例如,以STS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根据其“科学、技术、生活”的内容为主题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各自在课外收集相关资料,分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5.结语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已经成为新课改提倡的核心理念,而将这一理念根植于学生学习思想当中,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本地环境、学校资源等,结合理论与实际,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理念渗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合理运用生物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文胜,王建伟.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9)

[2]李晓霞.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3]鄂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措施[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课程标准新课程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