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梅
[摘要] 随着初中阶段科目的增多、内容的加深,对学生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想象能力的要求更高,“学困生”的产生不可避免. 但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把脉学生学习困难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策略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之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孜孜追求的课堂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有效转化“学困生”,不但是能否提升课堂教学成绩与效率的关键,更是衡量一名数学教师教学艺术优劣的重要标准.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不懈探索,希望能够得到有识之士的指点.
■ 塑造良师益友式的教师形象,是
有效转化“学困生”的基础
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层面,我们教师需要在课堂评价上以赏识、鼓励为主,积极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灵机一动的个性化思维,以及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并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交流与帮助,做到处理学生间的纠纷时公平公正,联系家长时多肯定学生,赞扬他们最近取得的进步等. 此外,笔者以为,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初中生上网聊天、打游戏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家长和教师都视之为“洪水猛兽”,但笔者以为,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既然学生接触网络不可避免,我们何不顺应潮流,积极利用电脑或手机网络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那些“学困生”浪子回头呢?
譬如,班里的晓尘就是一名典型的“学困生”,学习态度极不端正,但在QQ上经常与我聊天,聊同学们谁和谁打架生气了,哪对男女生关系有了小暧昧什么的. 长久以来,我都想运用这层虚拟的关系教育他好好学习,又害怕僵化了我们的关系,导致这仅有的虚拟的良好关系都不复存在. 讲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练习时,我灵机一动,针对如下一题:
如图1所示,点F是正方形ABCD中BC边的中点,CG平分∠DCE,GF⊥AF. 求证:AF=FG.
在QQ上,我建议他把课堂上的这道题彻底搞懂,还给他发了不少鼓励性的表情. 趁他勉强答应的时候,我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开始,引导他作出辅助线FM(M是AB的中点),还复习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几种方法,最后利用角角边的判定方法顺利证明了△FAM≌△GFC.
这次,他切实体会到了突破数学难题的乐趣,在QQ上连连称谢. 第二天,课堂复习时,我有意让他在班上重新讲解了一下,在大家惊诧而钦佩的目光中,他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兴趣到信心,形成了一个喜人的良性循环,达到了很好的转化效果.
■ 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是有效转
化“学困生”的关键
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相比,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非智力因素影响更大,也更普遍. 有的学生由于父母不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学生由于受到前任教师的讥讽,产生了对抗心理,为了激怒教师,便我行我素;有的学生在初中集体生活中有着一定的不适应,或交际受挫,或遭受“恶势力”盘剥,等等,这些都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信心不足或热情锐减. 久而久之,他们离课堂中心愈来愈远,最终走入“学困生”的行列. 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要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斗志,教师就必须攻心为上,充分培养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意识,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投入到激情飞扬的学习中.
在这方面,无论是课前设计中的目标定位,还是具体授课过程中的教学策略,抑或之后课堂练习中的习题选择,我们都应当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层推进,让“学困生”能在课堂上找到一方自己的“领土”,并通过努力,不断地拓展疆域,培养良好的成功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是有效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譬如,笔者在讲授“相交线”的知识时,针对班里“学困生”的具体情况,要求这些学生能够掌握具体情境中的邻补角、对顶角的相关知识就可以了,并没有要求他们结合其他章节的知识综合运用. 课堂练习环节,我也只是向他们出示了以下习题:
1. 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3是同位角
B.∠1,∠2是同旁内角
C.∠1,∠5是同位角
D.∠5,∠6是内错角
■
2. 图3中共有内错角()
A. 2对?摇B. 3对?摇C. 4对?摇D. 5对
■
3. 图4中有()对同旁内角.
A. 3?摇?摇?摇 B. 4?摇?摇C. 5?摇?摇?摇 D. 6
■
有的老师可能会感到诧异,认为只要求他们掌握这些,太简单了吧?要知道,如果他们能够有效地掌握这几道题,并从中培养一定的学习乐趣与自信心,远比他们无谓地抄袭一些较难的题目答案来应付老师要好得多. 退一步讲,我们一个学期上多少节数学课啊,学习再困难的学生,只要他们每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哪怕一点一滴,都会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
■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转化
“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学会学习的学习理念,在此基础上,杜郎口中学的“导学案”、永威中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与肯定. 在笔者看来,什么样的学习形式与课堂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才是切实提升课堂效率、升华学生数学素养的根本途径. 其中,预习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堂环节,也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在指导学生预习方面,笔者主张课内预习与课外预习相结合. 一方面,课外预习可以不受课堂空间、时间的限制与影响,可以比较从容地从教材内容中提炼重点、难点,看结论,看过程,把理解了的、没有理解的都勾画出来,还可以方便地借助参考书、网络等媒介. 而课内预习因为有了教师的指导,有效性更强,更有针对性,再加上其他学生的相互合作、点拨,可以促进学生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地深化学生的预习效果. 两者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既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又维护了“学困生”的人格尊严,有利于教师个别指导. 譬如,讲授“有理数的加法”这一章节时,笔者向“学困生”出示了以下几道预习题.
1.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与0相加,和是多少?
2. 计算:
(1)(-180)+(+20)
(2)(-15)+(-3)
(3)5+(-5)
(4)0+(-2)
3. 想一想: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摇.
表面上看,虽是简单的3道小题,实则蕴涵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具体运算,以及有理数的具体应用三个不同层次,是不同类型的试题. 可以说,有效地掌握了这几道题,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 预习过程中,“学困生”通过课外预习自主解决第一道题是没有问题的;在解决第二道题时可能会出现错误,但经过课内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也可以解决;至于第三题,教师可以单独对“学困生”进行指导,以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 强化课堂作业的落实,是有效转
化“学困生”的保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同样地,要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态度、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与能力,也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反复、持之以恒的过程. 在转化的过程中,他们故态复萌、明知故犯都是非常常见的,我们教师切不可心灰意冷,对他们失去热情和信心. 我们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强化“学困生”课堂作业的落实,保证他们保持不断进步的势头,这是我们转化工作的重要保证.
1. 改革作业形式
传统的数学课堂都是教师布置具体的课后练习或同步训练或其他参考资料中的具体习题,组织学生统一写作. 单一的作业形式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更是偷偷抄袭一通了事. 所以,在传统的作业形式基础上,我们需要将这些“题海式”的作业优化为各种如反思作业、阅读作业、复习作业等各种极具个性的作业形式,保证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有效作答.
2. 建立学习小组
一般来讲,“学困生”虽然在学习方面存在不足,但他们讲究所谓的“哥们义气”,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 我们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可以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监督,以集体的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地向着良好的方向转化. 教师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各小组的课堂作业真实、有效,对于优秀小组,要给予不同形式的肯定与褒奖.
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困生”造成今日之现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能脚踏实地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这一点对于我们教师的转化工作也有一定的启迪. 在转化“学困生”的具体过程中,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它需要我们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和爱,不断创新、不断思考,持之以恒,才能有效转化“学困生”的学习态度,迎来自己教学工作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