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春景
摘 要:教学改革就是教学的发展,改革是不断促进事物发展的必要途径,高中语文阅读的改革,是顺应新课改要求,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成才。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方法;成才
新课改要求,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水平,优化阅读教育模式,要进行阅读教学的改革。改革最重要的是注重能力培养,将过去被动式的教育模式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将改革的意识贯穿于行动中,提高对改革的理解,将语文阅读教学放在一种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的环境中,促进改革的不断发展。
一、改革的重要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语文阅读改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变革,效果却不理想,没有把改革深入到教育存在问题的根上,依然是照旧传统模式,换汤不换药。虽然在某些环节上的变化是令人鼓舞的,例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前,教师也会布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在教学当中引进多媒体授课,形声并存地授课加深了学生理解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的是:改革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作为教育工作者,有的教师功利性太强,“求胜心切”,想要学生理解更多、收获更多。过多的阅读包袱不断累加在学生身上,长时间下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并没有提高,作为教师还会感觉付出和得到的相差甚远。因此,把握授课的“度”,既要丰富课堂授课形式,也要注意学生主体的吸收能力、课堂反应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对于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只有在不断质问和解决问题当中,学生才真正融入了阅读教学,并得以快乐。
二、拓展语文阅读的途径
(1)精心设计。作为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了解,只有教学活动和学生个性相互融合,才能进行很好的教学设计。例如,在进行古诗词的授课时,可以放一段音乐,音乐要和诗的意境相适应,边朗诵边将学生带入诗的情境之中,等到音乐结束,可以让学生逐一阐述自己对诗的理解。在进行集体交流之后,再由教师去详细解释整首诗词的意思,所要表达情感等。在这样的氛围中,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2)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学生自身分析能力进行考虑。阅读能锻炼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分析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概括文章含义、进行前后文的解释。有的文章给一个框架,在一些留白之处,需要学生理解作品进行填充,学生填充内容的过程,就是对文章整体把握和理解的过程。
(3)加强阅读训练。在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开始,逐步加深对课文的认知能力,第一次阅读,使学生初步感知内容,再次阅读,使文章在脑海里形成整体框架,理解的层次也会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初步的解释说明,进行一些引导和提示,使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不仅不会让学习的过程感觉到枯燥,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一定是在相互你给我接的过程里,在不断的思考里,在不断的提高里,一层一层深入,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4)扩展阅读范围。阅读锻炼不仅要在课堂上下功夫,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进行课外的延伸,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书。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已经开始从形象向着抽象化过渡,课本的文章数量有限,实例也是很有限的,所以应增加和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举一反三,拓宽知识面。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更浓,也会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阅读的好习惯后,对于课堂的阅读学习自然会更感兴趣,这样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无疑是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学生能力的提高远比单纯在课堂学习的效果显著得多,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真正实现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阅读是培养和形成人的价值观的过程,作为高中生来说,处于青春期,没有稳定的思想意识和独立的价值观,而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独立的思维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成才。语文教学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因此,突破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新的方式在实验阶段,必然也会遇到不少的问题,也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分析利弊的基础上,我们要善于总结实验,通过不断地分析,不断地交流探索,在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上,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展。
通过本文的整体分析也可以看出,改革是顺应当下教育教学的必要经历,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改革,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授课,为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为促进学生成才而努力。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