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的个性化阅读

2016-04-19 07:08陈铂森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个性化语言

陈铂森

摘 要 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个性化阅读教学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来完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时候需要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个性化阅读的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进行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 个性化 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阅读教学更无普遍适应的模式常规。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个性化阅读教学能够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课堂。而教学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来完成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只能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和对话中才能得以体现和展示的。尽管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新课标》也特别强调提倡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时候需要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个性化阅读的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1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前提

(1)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法应与每篇文章特定的思想、情感和基调相吻合。教师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中就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散文,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抒发感情。一篇好的散文,我们反复朗读就会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流淌,心灵的震荡,对如烟往事的回忆和现今生活的拷问。学习这类文章时,就不能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全凭学生自己的想法去读课文、回答问题。如教学《荷塘月色》,就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把握作者“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感情主线,从而深刻理解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章基调,而不是让学生随意发挥猜想。在阅读教学中,研究每篇文本的特点,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朗读和理解每类文章的方法,这就是个性化阅读教学。

(2)个性化阅读教学不能脱离语文作为语言学科的特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吴忠豪认为:语文教学的个性是学习语言,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充分体现语文的本质属性,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也就抓住了工具,抓住了人文。笔者认为,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最大指标应是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凭借教材这个‘例子进行恰当的、巧妙的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升华人文内涵。试想,这个方向对了,无论课上得怎样不尽人意,它终究还是一节语文课;若背离了这一方向,即使课上得再“艺术”,也不能称之为“语文课”。可见,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地偏离了轨道。所以,应着重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言语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扩大智力背景,提高人文素养。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有近300篇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如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用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去规范学生的语言;用课文中丰富的语言去丰富学生的语言,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积淀无疑将得到质的飞越。

(3)个性化阅读教学需提供交流平台。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教师常担心阅读教学讲不到位,追求面面俱到,结果,完美的结构肢解得零乱破碎,丰赡的美感弄得枯燥乏味,学生再也没有阅读的兴趣了,这不仅白白浪费了时间,对阅读教学非但起不到帮助,反而还导致了厌听厌学情绪。试问,从小学到高中,所学课文几百篇,学生步入社会后,哪还记得哪一篇哪一段老师是如何讲解的呢,如果说还有印象的话,这个印象也只是朦胧的记得某篇文章“我”曾经读过。唯有交流,思想与思想交锋,观点与观点撞击,学生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才会刻骨铭心。交流需要三方面的保障:一是时间保障,课堂务必留给学生1/3的时间;二是舞台保障,要让学生有交流的场所,有活动的范围,有任务的定向;三是机遇的保障,人人都有大显身手展示风采的机会,要调动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2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法

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想以最少的时间获最大的效益,笔者认为应该“三点互击”。

三点互击。“三点”指重点、难点和疑点。因为“三点”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信息,可供发挥的余地甚广,由此可自由驰骋,上下古今,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个性飞扬。

(1)突击重点。对文本的重点出重拳,用重力,聚众智。如《荷塘月色》“语言技巧”是学习重点,作者乃散文大家,运用语言得心应手,透彻玲珑,看似字斟句琢,却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仿佛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切中肯綮。其技巧究竟“巧”在何处,学生研习文本可知,一是比喻,二是通感,三是叠词。如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又会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形容或“袅娜”或“羞涩”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素淡朦胧的月光下,荷花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茂密的荷叶如深邃的蓝天,稀疏点缀的荷花寥若晨星,荷花纤尘不染,纯净无瑕,仿佛美人出浴,雅致清新,光洁素净,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其词丽,令人遐思无穷,浮想联翩。

(2)直击难点。难点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难,阅读中更易见出个性,“诗无达诂”,“阅读,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俄国作家鲁巴金语),“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对课文难点的解读,宜采取“见仁见智”的辨析,允许学生课堂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抒发胸臆,评头论足,激情共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真理越辩越明,难点越辩越清,还如《荷塘月色》,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初读此句,“黑影如鬼”,令人毛骨悚然,作者为何用一个并不美好的喻体“鬼”呢?学生感悟、辨析:

甲:因为鬼一般在晚上出现,模糊不清,如黑影般影影绰绰,捉摸不定。

乙:鬼只是人们心中的影像,究竟什么样的谁都没见过,写人难,写鬼易,也许是灌木的参差不齐,“峭楞楞”的,形体可恶,所以才用“鬼”作比喻。

丙:“峭楞楞如鬼一般”,读起来心理恐惧,其实这句话的妙处就在于如实地传达出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寂寞、孤独、凄冷,淡淡的哀愁蕴含其中。

(3)撞击疑点。造成可疑之点的因素很多,或是文本本身的隐晦艰涩,或是传统解说的已成定论,或是专家学者的个人识见。直面文本,在疑点处生疑,“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尚可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有人就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文题给人的是惆怅之感呢?还是欣喜之感?所给答案为后者。(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6)但仔细揣摩,结论似乎并非如此简单。学生辨析如下:

甲:感觉是个体生命独有的。见花落泪,宠辱不惊,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不一样,对客体外物倾注的感情浓度也不一样。杜鹃鸟在繁花似锦的杜鹃枝上鸣啼,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感觉的话,不同心境时,体验自会迥异,高兴时见河水哗哗流淌,好像是在欢笑:悲哀时,闻哗哗流动的水声,好像是在哭泣,这里很难界定是“惆怅”还是“欣喜”。

乙:这是“移情”,人的主观感情投射到某种外物上,由外显的情感标示内心发展的轨迹。联系上一句话:“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初春的季节,春走了,杜鹃苦苦悲啼,也留春不驻,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春”象征着生命,美好,生机,美好东西的流逝,人们总禁不住悲哀、怜悯,这里传达出的正是“惆怅之感”。

丙:乙讲的有道理。花开花落,云舒云卷,虽然是自然现象,但由于审美心理和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加之长期的文化积淀而最终形成的文化传承,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大脑里,如杜鹃,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几乎是“悲哀”的代名词了,早已成为一种“杜鹃情结”,更何况在春去之时,恋春之情伤春之景可触目可惊心,因而哀伤之思,惆怅之感就会相伴而生。

3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是个性化阅读永不枯竭的动力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特别强调对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结果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对阅读失去激情。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有益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在网上阅读,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只要牢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坚持在教学中贯彻执行,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兼顾,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相信个性化阅读的花会越开越美丽!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唯有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身底蕴,盘活教育资源,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才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天地。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穿到语文课程中,才能正确把握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把阅读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阅读教学重新焕发生机。

基金项目:福建教育学院2015年度基础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立项批准号:JYYB-2015075。

猜你喜欢
个性化语言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论语言的“得体”
《寒风吹彻》的个性化解读
高考议论文的个性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