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斯
摘 要:党风廉政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各方面展开而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媒介的无声作用、同辈群体的感染、家庭环境的熏陶、教师的潜移默化及社会现实的影响五个方面论述了党风廉政建设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党风廉政建设搞得好,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明显;党风廉政建设搞得不好,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差。那么,党风廉政建设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呢?党风廉政建设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媒介的无声作用
大众传媒也可称为“大众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它是在广播电台出现后才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指的是在信息传播途径上专事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构,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媒介伴随着国内经济、政治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形成了日益复杂、多样的媒介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越来越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据一项调查研究,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大众媒体的时间为:报纸60.4分钟,广播56.2分钟,电视46.2分钟,网络94分钟。可见,每个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大众媒体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调查显示,大众媒介对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的影响远远超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两课”教育的影响。“大众传媒的作用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可忽视的力量,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直接参与塑造、改造教育对象。”
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是双重的:当媒介中所传播的党风廉政建设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方向趋于一致时,会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影响;当二者作用的方向不一致甚至相反时,就会弱化甚至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同辈群体的感染
同辈群体是指“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又称为同伴群体,它是由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个体组成并进行直接或间接互动的非正式群体。学生之所以会形成同辈群体,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满足其在家庭与学校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作为现代社会迅速变迁和经济分化的结果,父母已不再能够给孩子很多的知识、技能、外部世界所需要的理解力。”当代社会中,青年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和自己的同辈伙伴一起度过的,大学生的同辈群体主要是同学、同龄朋友等,他们对青年人成长所发挥的影响并不亚于父母、教师,甚至在一些青年中是排在首位的影响因素。
同辈群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辈群体交往氛围比较宽松,能给青年人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在与同伴交往时也就更容易敞开心扉,实现一种深层次的沟通。同辈群体是交往频繁的集合体,互动的范围很广,加上情绪上的相互感染和心理暗示,个体往往会不自觉地按照群体所共有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于是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一群体内的青年。
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表现为放大、抵消或颠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同辈群体中,如果能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主流,则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彼此相互加强,互相印证,这能极大地加深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内化和认同。如果两者是相矛盾的,就会产生两种效果:一种是,大学生面对学校所进行的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宣传和同辈群体中的党风廉政建设的不良影响无所适从,进而迷茫、混沌,这可以描述为两种力量的抵消;另一种是,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接受了两种观点中的一种,进而彻底否定了另一种观点,此时被抛弃的那方就不会产生实际的影响,因为学生可能从此就对这一方产生抵触情绪,从情感上拒绝接受它的影响,完全倒向另一边。由此可见,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双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同样会通过同辈群体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家庭环境的熏陶
家庭环境,是指笼罩着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它诉诸于人的内在情绪和感受,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是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一种气氛。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最持久。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家庭环境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作风。家庭作风是构成家庭环境的重要因素,它是指父母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主要表现为父母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办事风格。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内容,父母对于党风廉政建设认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同度。
第二,家长的职业。家长的职业对子女的德育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家长的职业对子女的影响在方式、方法、深度、广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如果父母拥有权力,不能廉洁从政,依仗自己的职业为非作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父母的文化修养。父母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阅历、气质等方面不同,他们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处世哲学也是不相同的。有的家庭中,父母的文化修养高,道德品质好,能够正确对待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集体利益面前舍弃自身的利益,能经得住利益的诱惑,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样的父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促进作用。相反,子女的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教师的潜移默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在学生成长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来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的痕迹。”可见,教师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对学生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党风廉政建设的好与坏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深层次的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教师的思考,从而影响着高校教师的不同看法。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方面,教师的政治态度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因其所处的特殊地位,与学生交往、沟通、理解的机会更多,加之我国几千年来的“尊敬师长”的传统道德观念,自然而然地赋予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地位无可非议的确认性以及神圣、潜在、具有权威性的影响力,而这种确认性和权威性是非权力的,它不易产生抗拒心理。因而教师的政治态度在课堂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对于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负面影响,教师是否能坚信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这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教师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对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如何看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加之教师的价值观在课程实施中的介入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价值判断。因此,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五、社会现实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在的大学生一边在校园内刻苦学习,一边也在做好各种跨出校园、踏入社会前的就业准备,他们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了解社会,如兼职、社会实践等。在这个过程中,党风廉政建设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民风、进而影响社会风气,也会对大学生产生间接的影响。
一方面,某些社会现实使大学生的价值观物质化。社会上某些党员干部,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人民的利益选择利已的事情,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明显的物化倾向。他们将物质的满足作为人的最高目的,把物质价值置于价值体系的最高点,这种物本主义取向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
另一方面,社会现实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时代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的趋势,导致我国的价值观从一元化走向了多元化。在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坚持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也有部分党员为了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一味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带来了困惑。
党风廉政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各方面展开而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政治环境影响而言,党风廉政建设通过社会政治现实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深刻。就媒介环境的影响而言,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媒介来传播信息,大学生在媒介中获取的信息多,媒介无声地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就家庭环境而言,党风廉政建设影响着大学生父母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而大学生又深受父母的影响。就同辈群体影响而言,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受着党风廉政建设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同理解,造成内化的差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或者合力使然,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自上而下的,也有横向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社会的。当以上各种影响因素的方向一致时,则合力较大,反之则合力较小。总之,各种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合力原理,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周鸿铎.传媒经济[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2]王勤.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几个社会条件[J].探索,2000(4).
[3]周琪.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研究述评[J].思想教育研究,2005(7).
[4]戴维·波谱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5]迈克儿·罗斯金.政治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张承芬.教师素质学[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