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勇 梁芷铭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多元,社会利益格局复杂,传统社会管理方法边缘化,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必须以先进理念为先导,以科学的方法为支撑,以完整的目标体系为归宿,推进群众路线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得到贯彻落实。这样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重构社会利益格局,推动社会管理不断创新。
【关键词】社会管理 群众路线 思考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人民群众有着丰富的智慧,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者是在深化改革的当下,人民群众都展示了前所未有的伟力。在加快创新社会管理的今天,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以促进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社会矛盾多发并呈现多元化。社会矛盾是“各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在维护各自的生存空间、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或思想信仰过程中所出现的对立和冲突”①。社会矛盾的出现和发展是与社会结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不同程度的社会结构变迁中,社会矛盾的内涵、数量结构、演化路径和表现形式都方面存在着差异。②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加快,新的社会主体涌现,逐渐形成了十大阶层。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地位和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生存和生活空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其中的冲突和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矛盾日趋多元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矛盾谱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社会基本公共品供给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另一方面,社会的非均衡性发展与追求社会公平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同时社会风险剧增和社会治理滞后之间也存在着突出矛盾。多元化的社会矛盾正冲击着社会管理的一切,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社会利益格局变迁复杂化。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就是社会”③。在由具体的个人和不同的群体及其关系构成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协调,人与自然之间需要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与信息交换,人身处社会洪流之中需要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需要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需要处理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人总是在社会环境中以不同的方式维护着自身的尊严和价值,追求着自身的权利与利益。同时,不同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却在经济社会变迁、科技进步和政治参与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也就逐渐凸显出来,而在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催化下,社会利益关系步入了一个网状型结构,社会利益格局的变迁更加趋于复杂化。
传统社会管理方法逐步边缘化。不同的社会环境需要采用不同的社会管理方法,不同的社会矛盾也需要用不同的社会管理方法来解决。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均发生改革的情形下,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化的时代进程中,在社会民众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中,社会的整体环境已与过往有很大的不同,而政府所担负的责任却并未因此而减少,相反,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社会风险,政府甚至比以往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但同时,政府的权力受到更多的限制,政府可供支配、动员的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却相对减少,政府不可能如以往那样依靠扩大行政权力、强化刚性管理、以政策代法律、大力发展经济等手段来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社会管理。因为政府行政权力有着自身明确的边界,民众的法治意识已得到增强,公民的权利诉求日益高涨,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更加热切。传统社会管理方法发挥作用所凭借的一切条件均已发生了变化,传统社会管理方法正逐步被边缘化,正逐步为新的社会管理方法所取代。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是党长期执政的生命线,它贯穿于整个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而在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既包涵社会管理创新主体的认识论,也充分体现出依靠群众实施社会管理创新这一科学的方法论。为此,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当前社会管理脱离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当前一些社会管理部门背离了群众的基本利益、基本权利和基本诉求,不能和不愿真实地了解群众的利益需求、权利诉求,相反,把部门利益、集团利益、局部利益摆在了群众利益的前面,摆在了社会公共利益的前面,甚至利用公权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名侵害群众的基本利益、基本权利,对群众的基本诉求置若罔闻。另一方面,当前社会管理背离了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过多强调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将群众当作了协助政府维护社会管理的工具,一味强调群众要为了公共利益而作出贡献或牺牲”④,政府的主导压制群众的主体,压制社会组织的参与,使得社会管理缺乏社会协调,缺乏民众的广泛参与,缺乏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使得群众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以致社会管理缺乏足够的智库支撑。而在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则有利于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理解群众,有利于倾听群众的声音与诉求,真实地把握群众的基本利益、基本权利和基本诉求,有利于社会管理的相关政策与措施得到群众的拥护,并在汲取群众智慧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在这一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多元化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管理压力的缓解。
重构社会利益格局的客观需要。重构社会利益格局,使之趋于合理,是维持社会良好秩序的基本条件。重构社会利益格局,一要梳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使个人合理需要得到满足,又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既要发展和维护个人权利,又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减少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二要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使人从自然获得足以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生产资料,又要使自然得到保护,既要借助自然创造社会财富,又要创造条件开发自然为人们提供新的审美空间,减少人对自然的破坏,减少人对自然的掠夺。三要梳理人与人的关系,既要使不同的个人和群体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又要使得人的尊严和价值得到维护,既要促进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又要防止贫富差距扩大,减少不同阶层的隔阂、矛盾与冲突,使社会利益格局趋于合理。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有利于帮助群众把自身与社会、自身与他人、自身与自然联系起来,使得群众的社会管理参与权、知情权得以落实,进而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科学协调不同群体和不同阶层的利益,使社会利益格局趋于合理。
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正确处理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的需要。创新社会管理要进行理论上的创新,要进行实践上的创新,还要进行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创新。那么,这一系列的创新从哪里来?从群众的实践中来,从群众的智慧中来,从群众的概括总结中来。这就离不开贯彻群众路线。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才能贴近群众,使社会管理贴近实际,使社会管理“接地气”且更有底气。而也只有如此,才能清楚地看见社会管理相关政策措施是否有效、有多大效,是否需要不断修订、需要怎样修订,是否得到了执行、需要配套那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才能得以执行,进而为实现社会管理理论、实践和制度上创新建立良好的基础。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的途径
以先进的理念体系为先导,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创新社会与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途径”⑤。这就要求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群众路线就失去了生命力。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贯彻群众路线,并不是要将其作为教条,不能照抄照搬,而应将其当作进一步推进工作的出发点和供有关工作使用的方法。
其次,要坚持以整体治理理念为指导,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个领域,需要政府及其相关机构相互配合,需要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大众积极参与,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坚持整体治理理念,协调和整合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力量,使参与社会管理的不同主体发挥出合力,解决民众最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无疑,在社会治理中,政府及其机构依然起着重大作用。因此,在政府内部必须实现其各内部机构、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之间的有效协作与资源整合,使得政府在整体性运作下推进社会治理。这本身即是一个走进群众、联系群众的过程。但同时要警惕不同部门、不同组织、不同机构、不同群体和个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带来的不协调和对社会管理整体性运作的破坏。
再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社会管理的落脚点是具体的人,依靠力量也是具体的人,最终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因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促进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一方面,依靠人民群众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注意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创造成果和创造探索。另一方面,要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享受到创新社会管理取得的成果。只有人民群众获得了实惠,平等地享受了社会管理取得的成果,生活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才是真正贯彻了群众路线。
以科学的方法体系为支撑,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第一,发挥传统社会管理方法的优势,促进群众路线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得以贯彻。社会管理方式主要指“政府机构或社会组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管理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途径和手段”⑥。固然,传统社会管理方法曾在社会管理中发挥过巨大作用,在社会转型期,其虽已逐渐走向边缘化,但仍有其固有的优势,要注意挖掘并发挥这些传统社会管理方法的优势,并使之与新的社会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在新的社会管理环境中获得新生,焕发出新的活力。但要注意的是,切不可误把传统管理方法的劣势当作优势,而应把传统社会管理方法放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放置于具体的某一阶段的社会环境下认真考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离开了对传统社会管理方法的扬弃,群众路线就难以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得到贯彻。
第二,发挥协同治理的优势,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协同治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应有之义。要在实现政府及其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相互协调、沟通、配合的基础上,认真贯彻群众路线,使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和把握社会治理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并引导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对之进行不断的完善,使之服务于社会管理,服务于人民群众。
第三,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优势,促进群众路线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落实。要把互联网、互联网治理与社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发挥互联网媒体的作用,收集和听取网民对社会管理的看法、建议和意见,拓宽了解民情民意的渠道,使社会管理各项工作都有理有据,相关社会管理相关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以完整的目标体系为归宿,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首先,立足社管理短期目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要立足当前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主要动力、主要经验、主要教训,立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确立社会管理短期目标,并以相关目标为指导,使群众路线得以深入贯彻落实。离开了对社会管理短期目标的确认和把握,社会管理目标的完整性就遭到了破坏,这样,不仅社会管理无法取得良好效果,而且群众路线也将会遭到歪曲。
其次,立足社管理中期目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中期目标是实现长远目标的中介,受到长远目标的制约,是短期目标的延伸与拓展。在创新社会管理贯彻群众路线,离不开对中期目标的认识和把握。我们知道,实现中期目标需要明确的时间,需要对目标的可实现性作出评估,但是如何确定实现中期目标的时间,如何才能为目标的实现作出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估?这当然离不开对群众路线的贯彻。
最后,立足社管理终极目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社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在国家事务管理中发挥充分的作用,真正做到当家作主”⑦。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中必定交织着社会管理在不同程度上的失败、挫折和教训,也必定存在产生一些基本经验,这就需要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对经验教训进行概括总结,使之理论化、体系化,再向人民群众宣传我们社会管理的基本经验教训、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立场,使他们牢牢地掌握这些可贵的理论成果,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促进社会管理不断创新。
(作者分别为钦州学院法律与公关管理学院讲师,钦州学院法律与公关管理学院教授;本文系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网络时代社会管理创新研究”钦州学院“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项科研项目“社会管理创新与民主法治建设—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考察”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DSBD13YB044、2013SBD001)
【注释】
①潘光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矛盾研究》,沈阳:长白山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②张海波,童星:“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第86~9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④周博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求知》,2013年第5期,第19~22页。
⑤李建华,周瑾平:“创新社会管理的政治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期,第170~177页。
⑥叶庆丰:“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基本思路”,《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第54~57页。
⑦王敏敏:“当谈谈社会管理中的群众路线”,《探索》,2013年第5期,第16~20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