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2014-08-30 01:03李寒娜田荣华
现代管理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区域差异因子分析

李寒娜 田荣华

摘要:现代服务业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的必然途径。然而其区域发展的差异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十三个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研究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发展的定位以及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区域差异;因子分析

一、 引言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加大力度去促进产业进行结构的转型升级,把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统筹发展,协同促进,不仅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也实现了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产业的转型与结构的升级,大力的促进了国民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所以来说,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我国各省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其各中心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否存在着差异?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是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定较好,两者是否协调发展?本文对于江苏省十三个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进行深入研究,对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研究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发展的定位以及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 文献综述

很多国内外的经济学者对关于服务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研究是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的,而且对关于认为现代服务业正向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着较一致的认识。如Appelbaum、Sehettkat(2001)的研究认为由于服务业的特殊性,它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刚性,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是随着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大而增大的。钟韵(2003)的研究指出对于一些地区来讲,个别的现代服务业中的行业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以及地区整体的发展水平。在李江帆(2004)的研究中,对九十二个具有差异性的国家进行了相关性检验,证明了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有着显著的关系,且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李京文(2005)也得出了现代服务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结论,并且他的研究视角是从城市化和现代服务业二者共同协调发展进行的。郑吉昌(2005)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分析指出了现代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乃至社会中发挥着增基本动力的作用,刘重(2006)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对于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及依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之一就是发展现代服务业。

还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如Clark(1940)认为,在众多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因素中,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占主要作用。刘辉群等(2005)指出中国既要从传统优势行业又要从新兴行业领域这两大空间去发展服务业,承接国际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陈银娥、魏君英(2007)的研究指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两者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以服务业的现代信息化去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尤为重要,大力改善服务业中各行业的内部不合理的结构现象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谷彬(2007)从五个方面构建了服务业发展评价体系,对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何庆明(2008)的研究指出在服务业的发展中,城市化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茅媛媛(2010)深入分析了长三角以及北京、广州和山东6个省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差异,并对其中江苏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宋薇(2011)构建了一个数理模型来重新解释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其中引入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其研究指出,要想加快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降低中心城市的交易费用是一个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区位选择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如Danielst(1985)通过对英国现代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研究,指出投资成本是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城市来讲,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相对较快,很多投资项目更喜欢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进行(Beyers,1993)。向俊波等(2003)将研究集中在了特大二级城市上,对其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可行性等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并将这些地区的发展历史等和欧美发达国家的二级城市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特大型二级城市提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和建议。吴潇(2009)以上海虹口区为例对我国大都市中心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分析,着眼于整体的规划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建议。

目前关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理论方面以及实践方面的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是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定量评价。现有的文献中,对于有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及城市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现有的研究资料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定性分析,停留在宏观分析的层面,并且对于指标体系的评价也显得十分杂乱,并没有对其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

三、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本文在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所研究的城市的区域特性以及产业特征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提出了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1998年到2009年各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了评价。由于地区规模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评价的准确性,均采用相对指标,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本文关于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如表1。

本文利用SPSS19统计分析软件,对变量数为10、样本城市为13的这些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我们选入了2个公共因子,从结果中得知,其累计的方差贡献率为89.38%,能够代表绝大部分的信息,所以可以正确充分的反映出我们所研究的这十三个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竞争力水平。由于原始数据之间存在着相关系数较大的问题,部分因子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为了更好的对主因子进行解释,我们对因子载荷矩阵用方差极大正交对其进行旋转。我们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得出:第一主因子对本文十三个城市的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贡献率为74.09%,占了其中大部的分比重,第二主因子对于本文十三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贡献率为15.29%,所占次要比重。

从表2得出的结果来看,江苏省十三个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参差不齐,且整体水平低下。从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仍很高,现代服务业虽然短期发展不错,但从长远来看,仍然缺乏有效的竞争优势,而且持续力不够长久。在这十三个中心城市中,现代服务业区域竞争力在江苏省平均水平之上的,只有苏南地区的五个城市,而且对于这五个地区来讲,本身的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南京、苏州之所以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比较良好,是因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由此带来了城市较高的人均收入,为消费需求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近几年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促进了人口的聚集,也为消费创造了载体,这两方面都从需求方面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需求才有动力。由于城市经济及基础较好,大量的资本进入创造的增长环境也极大的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排名靠后的几个城市,大都处于苏北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环境不够完善,有效需求不能得到很好地带动,再加上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等比较落后,不能很好地承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不了支撑力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的确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这也验证了Beyers(1993)的观点。

并且在本文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江苏省十三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城市中所占的比重也不相同。但是整体来看,无论在哪个城市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房地产行业所占的比重都是最大的,在个别城市的发展中甚至超过50%,而需要大力发展、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群众的社会服务业和科学研究服务业发展水平都比较低。这种现象对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来讲并不是良好的现象,依靠房地产拉动的发展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并且土地资源本身的有限性以及房地产可能的泡沫化都会对经济产生严重的冲击。太过于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会造成我国产业的空心化发展。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要兼顾传统产业以及新兴产业,两者均衡发展,充分利用传统产业的优势,积极的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不同的城市来讲,由于历史及地理因素等,本身的发展情况以及所具有的优势产业各不相同,对于不同的区域或城市来讲,在今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要合理利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对劣势行业进行改造弥补,从而能够使现代服务业全面快速的发展起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 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化发展

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断缩小其区域发展的差异,积极的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化发展尤为重要。

首先,从产品层面来讲,现代服务业协同化发展所产生的新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不同于以往的一些发明或产品的更新,协同化所产生的新产品是集合了不同的产业特征融合而成,使产品更加多样化、具有更完善的功能,不仅如此,它还能带来更大的引致需求,从而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化发展,原来的传统产品变得多样化,消费者因此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当产品的需求性更大时,就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而区域或城市可以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来进行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或者与农业等的协同化,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协同化所产生的新市场带来了新的进入者,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竞争,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以及产品的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从企业层面来讲,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了企业的视野及发展空间,深化了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从一方面来讲,由于协同化使不同的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也使得原本的竞争或合作关系变得不再一样,企业虽然面临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但也由于市场集中度的降低而获得了更大的机遇和空间。企业不再局限于一个领域,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寻找分工与合作,这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使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另一方面来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会大力的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采用新的设备和技术改善业务和方式。由此可见,协同化发展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其竞争力,使其更具有竞争优势,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异,会更好的服务于现代服务业。

最后,从产业层面来讲,由于产业之间的融合,在不同的产业之间的连接处出现了相同的技术产品以及共同的市场环境,这促使了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布局发生变化,传统产业没有经历相应的过程而快速的成为了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中那些处于较低层次的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现代服务业协同化发展的同时,新的创新技术的出现对于传统产业来讲,不可避免的改变了它的生产以及服务方式。这种改变带来了产品与服务的升级,进一步引致了更多的需求,对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好地带动作用。现代服务业不断的向第一、第二产业以及传统服务业渗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升级,使不同区域更加协调的发展。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区位、基础设施、资本规模等都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各区域城市是现代产业集聚的场所,区域城市不仅容量大,集聚能力较强,而且具有良好的区位因素及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较好的吸收资本。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重点发挥其优势产业,不断对现代服务业的区域结构进行优化。对于苏南地区的城市来讲,由于其城市工业化水平较高,且城市化进程较快,应根据其自身的特色及优势,重点发展一些知识含量较高、技术管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苏中地区受地理位置及历史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一直相对落后于苏南地区,但是由于这些地区大型工业企业比较密集,所以应充分利用其现有的资源,以大力发展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可以提高城市的工业化的水平,从而对其他产业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起到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同样,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苏北地区来讲,一方面它的第二产业不够发达,另一方面,整体服务业的发育程度很低。首先应大力提高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对于一些比较薄弱的传统服务行业应重视起来,以发挥其优势作用。

此外,积极促进各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化发展,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内部的协同化发展,不断的完善现代服务体系增强竞争优势,并保证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支持到位以及流通体系的顺畅,引导现代服务业正确的发展,消除格局的单一性,力争使产品在每个环节中都能够增加附加值,形成以服务业来引领制造业,不断促进制造业的产业专型升级,同时制造业又能够反作用于服务业,使其更好的发展。但是,在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化发展中还存在着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生产能力较低、生产要素之间的整合及利用能力不强、需求拉动不足以及产业配套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还需要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 Christiane Hipp ,Hariolf Grupp. 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sector:The demand for service-specific innovation measurement concepts and typologies.Research Policy,2005,(34):517-535.

2. 崔日明,李丹.我国现代服务业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经济学动态,2011,(12):37-41.

3. 谷永芬,洪娟.区域市场导向下长三角都市圈现代服务业的竞合发展.当代财经,2008,(7):81-84

4. 刘志彪,郑江淮等.服务业驱动长三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闫星宇,张月友.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6):75-8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动向、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战略研究”(项目号:13&ZD157)。

作者简介:李寒娜,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田荣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5-18。

猜你喜欢
现代服务业区域差异因子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现状及区域差异研究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
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分析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促进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浅析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