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留人方式创新

2014-08-30 01:03刘建利
现代管理科学 2014年7期

摘要:中国企业员工的平均流动率达到15.9%,在全球处于高位,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企业实施的留住人才的方式主要基于两种思路,一是“设限”,二是“利诱”,但这些方式所能抑制的员工流失面比较狭窄,所起作用有限。文章详细分析了员工离职的多种原因,提出管理者要从新的角度创造新的留人措施,才能达到更好的留人效果。针对寻求成长机遇、冲动离职以及一些被动离职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弱化人才信号、构建员工内部流动市场、深度介入员工职业发展等新型留住人才的方式。

关键词:员工流动;弱化人才信号;内部人才市场;深度介入员工职业发展

一、 前言

当今,发达的网络为员工带来了有关求职的广泛信息和越来越低的流动成本,一些刻意设计的弹出窗口、招聘网站、简历模板、内部交友软件等,使职位信息搜寻、了解其他企业的内情和与用人单位的协商谈判变得更加轻松便易。Hroot2013年发布的《全球人力资源行业市场观察报告(10月)》刊登了怡安翰威特的调查结果,中国企业员工的平均流动率高达15.9%,在全球处于高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困扰于如何留住人才,这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 当前企业留人方式的主要思路及其局限

目前,企业实施的留人方式主要基于两条思路,一为“设限”,二为“利诱”。“设限”是指制造或抬高员工的岗位退出壁垒,为员工离职设置更大的障碍,比如签订最低服务年限合同、培训资助赔偿协议等,以此来加大其离职成本,使员工不得不以放弃较高经济利益来换得离职机会。设限所约定的赔偿金不仅可以降低员工的离职意愿,还能减少企业因人才流失而造成的损失,因此广为企业采用。“利诱”是指用丰厚的未来收益、职位晋升、成长发展的机会、更人性化的福利待遇等措施来留住人才,诸如股票期权的“金手铐”、利润分享的“金脚镣”、弹性工作时间、菜单式福利等皆属此类。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设限”与“利诱”显然是有效的留人制度设计。“设限”增加了员工离职的现实成本,“利诱”提高了员工离职的机会成本,两者都大大强化了员工离职的阻力。但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两者的缺陷也是明显的,“设限”是明显的防范措施,容易让员工对企业心生嫌隙,降低其组织归属感;“利诱”所构造的远景固然美好,不过这些诱人的收益要么是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员工的个人业绩挂钩,要么是和企业的市场效益挂钩,因此,这些远期收益包含相当大的风险,常常受到经济大势波动或突发事件的影响,成为海市蜃楼,这和竞争对手许诺的当下就能兑现的收益相比,颇有“画饼”之嫌。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从员工的离职原因入手进行分析,会更清楚地看到“设限”和“利诱”的局限性——只能对某些原因的离职起到阻碍作用。

在表1所列的员工离职原因中,起因于“⑥与上司或同事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的情况属于组织软环境的问题,其优化取决于企业管理者领导艺术的提升和组织中人际关系的改善,难以通过制度设计加以改良,在此不予讨论。

在其余的六种员工离职原因中,“设限”对“①寻求更高的经济收益”、“⑤冲动性离职、盲目离职”、“⑦被竞争对手或猎头公司诱导、游说”等情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利诱“则主要针对起因于”①寻求更高的经济收益”、“②寻求职位晋升”这两种离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⑦被竞争对手或猎头公司诱导、游说”在一定程度上起效。可见,基于“设限”和“利诱”设计的留人措施,并未涉及到“③寻求成长机遇”、“④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这两种情况,对于原因⑦也只是部分起效。

显然,要想实现留住人才的目标,仅靠“设限”和“利诱”远远不够,管理者需要开辟新的思路,从新的角度创造新的措施,才能达到更好的留人效果。那么,针对③④⑤⑦等离职原因可以采取哪些新型留住人才的制度设计呢?

三、 创新型企业留人方式

1. 弱化人才信号,减少竞争对手的搜索和圈定。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每当企业大的培训项目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往往会出现人才流失的小高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既有员工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有外部竞争者的乘机诱导。从员工自身来看,培训后员工能力获得提升,需要更大、更高的工作平台,实现学以致用,而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提供,使其产生失落感。从外部诱因来看,培训结束意味着一笔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完成,向人力资源市场发出了人才升值的强烈信号,猎头公司或竞争对手一旦捕捉到该信号,立即会向刚完成培训的员工频送秋波,一些原本毫无跳槽意愿的员工也禁不住心神不定,出现相当数量的被动离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产生一种新的留人思路,即弱化人才价值信号,屏蔽竞争对手的人才搜索,减少被动离职。

如何弱化人才价值信号呢?人才的真正价值只能靠实际工作业绩衡量,但工作业绩属于内部信息,竞争对手并不能轻易获得,而且不易在入职之前预判,因此,人力资源市场上常常依靠外部符号来判断员工价值的高低。员工培训后获得的合格证书、毕业证书或资质证书等,是典型的人才价值外在显性标识,这些证书既是员工表明自身价值的一种凭证,也是竞争对手判别人才的重要标志。据此,改变证书的性质即可起到弱化人才价值信号的作用。

如何处理培训证书呢?一种方式是人才信号内隐化。企业可以在培训中采取人才信号内隐化的特殊设计,即培训后不发放人力资源市场或业界公认的技能(学位)证书。蒙特利尔语言学院应服务对象的要求,在为客户企业设计培训项目时刻意减少一两门课程,因此,学员毕业时不能拿到MBA学位。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公司不再派遣员工参加最终颁发通用技术证书的学习项目,改为课程类似,但只颁发内部证书的项目,或者将培训内容设计成在通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讨论本公司改进措施的专题研修。这样,员工技能依然得到了提升,甚至所学技能带有更强的本企业特征,因而价值更高,但是却没有得到标示人力资源价值的外显凭证,因而不易遭人才猎手的圈定和猎取。在美国,人才信号内隐化正逐渐成为企业培训的新潮流,在著名的沃顿商学院,由企业资助员工参加颁发通用证书项目的管理教育的学生占比已经从60%降到了不足30%。

另一种弱化人才信号的方式是培训碎片化--以断续的、分散在较长时期内的多次小型培训,取代持续时间较长的一次性大培训。这种方式的设计思路在于,在长期的大培训之后,即便不颁发通用证书,培训本身就是强烈的市场信号,告诉竞争对手本企业已经投入了大笔培训资金,只要奉行拿来主义就能即刻获得现成的人才。因此,对于那些时效性要求不太高的技能,企业应考虑将培训碎片化,员工接受短期培训后回到工作岗位,实践所学的知识,几个月后,再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然后继续工作,如此反复,持续三到五年的时间。培训碎片化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一是通过将培训“微化”于工作之中,降低竞争者对人才的关注度;二是培训成本被分散,降低了员工培训期间离职造成的损失;三是这一培训方式对管理技能来说格外有效,因为管理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学以致用和实践中的体会,学习与工作穿插的循序渐进式培训,更有利于技能提高。

上述弱化人才信号的方式属于事前控制的防范性措施,与传统的签订培训协议、设置最低服务期限等措施相比,其隐蔽性较强,不易引起员工的抗拒心理,对于降低因外部诱导引发的离职效用较强。

2. 构建内部流动市场,更好地实现员工发展的意愿。当前,内部竞聘、内外部候选人同台竞聘等措施已在企业界广泛采用,大大增强了员工职业发展的自我掌控度,既消除了违背员工个人意愿“被发展”的问题,也使一些怀才不遇的员工摆脱了“不入上司法眼”的困境。但是,管理者必须注意到,员工渴望的发展并不限定于单一的晋职,还包括施展才能的机会,或者从事感兴趣的工作。曾经,硅谷有家公司员工流失非常严重,公司深感匮乏Java人才,于是开出优厚的条件从企业外招聘了200名有Java技能的计算机编程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忙于招聘的同时,对那段时间离职的员工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却令人错愕,离职者中至少有200多名员工在解释离职原因时指出,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施展Java技能而辞职的。这个案例说明,之所以出现“骑驴找驴”的怪像,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现有的人才配置机制阻碍了员工技能的发挥,员工不得不通过离职的方式寻求发展通道。为了减少因寻求成长机遇引发的离职,企业应该扩展内部流通的范围,使其不局限于晋升,而是通过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开创多维发展通道。

一些公司内部流动的制度设计已经收到了良好的留人效果。美国的Duke Power公司允许员工在内部网站上公布自己的工作内容,如果公司里有同级、同酬的员工愿意和他交换岗位,公司考察后会予以批准。服装零售商Gap公司也允许任职满两年的员工在内部找寻其他工作岗位。在启动此类项目的初期,大多数企业都规定只有绩效评估达到优秀的员工才有资格申请,而且需要得到上级主管的批准,这些限制措施大大减弱了内部流动的吸引力。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企业开始降低内调的资格限制,比如,只要满足公司要求的最低工作年限、绩效评估合格、提前通知上级主管而不是得到批准等。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引入内部员工流动系统后,每年大约有10%的员工实现内部调动,员工流失率下降了一半。

中铁铁龙箱技术开发中心集装箱物流公司北京特种箱技术开发中心也尝试了人员的内部流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公司25岁~28岁的年轻人占大多数,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对自己和工作的认知都不够准确和清晰,常常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盲动心理,公司针对这一特点开放了内部人才市场,鼓励员工“与其出去碰运气,不如内部试一试”。开发中心允许员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不同的职业通道和岗位上调换,并提供相应的培训。中心的一位年轻人入职后在市场部工作,做了一年多,觉得工作难有突破,认为自己更适合做内控,于是申请调岗。公司根据他的意愿将其调到运营部作销售支持的事务性工作,但是大半年之后,这位员工经过对比,认为销售工作接触面广、学习提高的机会更多,又申请调回了原岗位。重回岗位的他对销售的理解有了提升,工作态度从应付了事变成了真心喜欢,工作变得积极主动。

内部流动的制度设计对于分支机构众多、地域分布广泛的公司来说,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即能满足员工跨地域流动的需求。对于那些因家庭居住地和工作地互相分离,或者出于照顾家庭的需要而被迫离职的员工来说,内部流动的制度设计,使他们无需离职即可解决工作与生活的矛盾。

内部流动在留住人才方面还可以实现竞争性效果。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信设备公司的之间的人才争夺非常惨烈,北电网络作为北美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为了留住人才,北电网络创建了内部招聘网站,除高级管理职位外,其余空缺职位的信息都在网站上公布,允许所有员工申请,并且废除了最低任职年限的要求。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的人才管理理念就是:把人才留在公司里而不是某一岗位上。因为在极富竞争性的光纤产业中,任何离职的员工将立即转化为直接的竞争对手。因此,对于人才竞争激烈的行业而言,即便内部调动扰乱了公司的生产和工作连续性,也优于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

综上所述,建立起充分的内部流动机制,是一项覆盖面很广的综合措施,对起因于②③④⑤的离职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 深度介入员工职业发展,减少冲动离职和盲目离职。员工在职业发展中,经常面临如何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进行抉择的困惑,一些员工因为暂时性的发展受挫而冲动离职,另一些员工则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盲目离职,这些离职行为并不是员工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理性选择的结果,既不利于员工的长远发展,也加重了企业人才流失的损失。那么,如何让员工在纷扰的现实中认清道路,做出正确的抉择呢?一些企业开始帮助进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其中有些公司进行了深度介入,收效明显。

德勤公司美国分公司建立了一套员工职业发展辅助系统,包括DCC(德勤职业链接)和辅导员两大分支体系。DCC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员工弄清发展方向,DCC网站不仅提供公司内的空缺职位信息,还提供一系列自我评估和反馈的工具,员工可以借此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位的要求,以及空缺职位对其个人职业发展起到何种作用。辅导员是德勤职业发展辅助系统中最出名的措施,公司选择业界或公司内的资深管理和技术人士作为辅导员,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辅导员的身份是秘密的,为员工提供服务的内容也是绝对保密的,员工可以放心地就自身职业发展的任何事情,包括调任、竞聘、培训,甚至离职等事项向其咨询,辅导员会对其提出中肯的建议。据测算,一个员工的离职对德勤公司造成的平均损失约为15万美元,迄今,4 000多使用过员工职业发展辅助系统的员工中,至少有550人由于该系统的介入选择留在了公司,为公司节省了大约8 300万美元。

离职在雇佣关系中是非常敏感的事情,在做出最终决策之前,员工通常都避免让别人获悉相关信息,而德勤公司却由企业出钱帮助员工进行离职决策,并为员工保密。这种留住人才的方式看似奇怪,但公司却能从中受益,主要原因在于,DCC系统和辅导员的帮助使员工更加冷静和理智,认清了职业发展中不同路径和台阶对实现职业目标的作用和效果,因此能做出更理性的判断,避免了一些盲目和冲动的离职行为。

参考文献:

1. (美)Peter Cappeli.Talent on Demand.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 尚艳玲.为员工设计职业通道.企业观察报,2013-11-25.

3. 董济生.也谈企业留人.企业管理,2011,(10).

4. 李建民.国有施工企业人员内部流动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

5. 李广安.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企业留人策略分析.人才资源开发,2012,(5).

6. 李慧.关于新时期企业如何留人的几点思考.经营管理者,2012,(5).

7. 许春和.企业“留人难”问题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2,(9).

8.张洪霞.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性研究.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09.

9.汤伟伟.基于成熟度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评价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1.

10.程建君.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9.

11.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05.

12.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03.

13.崔海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正式组织影响力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

14.杨湘怡.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7.

15.刘钢.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研究.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6. 杨泉.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撑.河海大学学位论文,2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蒙药产业的组织模式及创新能力研究”(项目号:12XMZ101)。

作者简介:刘建利,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后。

收稿日期:201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