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体育乃是众多学科的一种综合展现,它是涵盖着生理学、心理学、力学以及美学等诸多内容的一门学科,所以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体育也随之被人们重视起来。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对于课外的体育建设也有了明显的关注。但是,就目前的高职院校课外体育现状来看,实际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便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总结出了有效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外体育活动 完善策略
在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的今天,竞争无处不在,而作为祖国未来的主力军——“学生”这个群体,更是不会例外。于是,学生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都处于“三点一线”的固定生活模式,这使得学生们很少有闲暇的课余时光。而在这个时候,课外体育活动就成为了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女生们认为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是展现个性,培养健康习惯的良好方式。经过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女生表示她们是很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但是事实上,真正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与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女生并不成比例,这种情况不仅对女生的身体素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小的阻碍。
一、高职院校中女生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
(一)缺乏体育锻炼的时间
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每所高职院校都有早操以及课间操的时间,但是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文化课时间安排的十分紧凑,实训课又安排得很满,想要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就只能等到下课之后了。但是,下课之后的时间给予的也不充分,这也让很多的学生宁愿在教室里学习,也不愿意出去运动。然而对于女生而言,这种锻炼又是非常单一的。据调查,女生普遍比较喜欢一周1—2次的课外体育锻炼,而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普通高校除了体育课、劳动课外,每天至少要有一次课外体育锻炼的机会,而照目前看来,女生参加的频率和国家所要求的规定有着相当大的距离。
(二)课外体育锻炼不纯粹的目的性
大多数人在体育上的锻炼一般都是具有一些目的性,动机并不纯粹,她们把体育作为一种考试成绩来表现,却忽略了体育自身的作用性以及重要性。在高职女生的一项调查中表明,增强体质和考试达标排名靠前,这也说明了高职女生认识到课外体育对增长体质有益,它是促进身心发展的,这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安排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它是和任务成正比,是相辅相成的。体育虽然只是一门学科,但是关系面却很大,学分、评优以至于是否能毕业,这都是学生们要考虑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女生们对此也是很在意的。其实如果抛却体育所带来的关系面,只是从一般的角度上来说,高职女生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健美修身,休闲娱乐,缓解压力的业余爱好来做,而在其他的数据中也正好表明了这一点。
二、高职院校当中女生课外体育活动现存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未来发展建议
(一)高职院校中女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未来发展建议
学院领导应当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要将现在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化,做到奖罚分明,场地设施,人员,及其活动内容等相关落实。要整体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效益。对体育老师要有考核制度,使得体育老师能够更加热情积极的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并且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性,引领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
(二)高职院校的女生课外体育活动中现状问题的解决策略
第一,在活动时间上要更加宽裕,增加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要秉持着“体育健身,终身如一”的理念,打造高职院校体育的新局面。
第二,场地、设施以及经费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問题,我们要提高现有水平,同时也要让各个级别的领导对此事重视起来。增加场地及运动设施的管理,并加以完善。开设新的场馆,兴建俱乐部。
第三,要积极调动高职女生对待课外体育的积极性,展现自我风采,达到自我魅力的提升。让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课外体育对于自身的重要性。
第四,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并调动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在院校方面,可以让他们独立建立一些社团,例如:羽毛球社,网球社,健美操社,排球社等,将更多热爱体育的学生招纳进来,也让那些对课外体育没什么影响的同学受到影响,积极加入进来。并由社团带头组织参加一些专项竞赛活动,给同学们一个丰富多彩,多彩多姿的高职院校女生的展现自我魅力的平台。这不仅能够提高女生们对于体育的热情,也能提高自身才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高职院校的女学生们在面临繁重的学业时已然承担着不小的压力,所以课外体育活动是可以让她们身心放松,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良好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震.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大众文艺.2011(09).
[2] 胡小军.高职院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
[3] 余俊清.对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