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的角度看《神女》中阮嫂的悲剧命运

2014-08-26 19:42李岩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神女城市悲剧

[摘 要] 在吴永刚导演的《神女》中,影星阮玲玉扮演的阮嫂是一个居住在城市中的悲剧性人物。本文将从城市的角度看待阮嫂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 神女;城市;悲剧

蜿蜒的火车轨道,看不到尽头。导演以此为片头的场景,从火车的启程站开始为观众讲述一段绵延着前路未知的故事——《神女》。

《神女》是吴永刚导演拍摄于1934年的一部电影,讲述了在城市中,一个妓女不惜牺牲一切只为让她的私生子能有个好的未来的故事,这部电影被人称作是默片时代的经典。

影片选取了很特殊的人物群体——妓女。妓女通过出卖身体而换取金钱,这一群体一直为公众所不耻,不被多数人接受。影片的矛盾点在于女主人公阮嫂的双重身份,既是妓女,又单身母亲,自己只能通过出卖肉体维持生计。生活是艰辛的,她时刻遭到恶霸的威胁,阮嫂因恶霸抢了她为儿子攒的钱而用啤酒瓶将恶霸打死,最终身陷囹圄。阮嫂一角将身份低贱卑微的妓女和充满慈爱的母亲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选取了并不特殊的地点——城市,一个与乡村相对,因商品交换集聚人群而形成。城市更繁华,吸引着更多的人到此地谋得生机并长期居住。它看起来是海纳百川的,好似是所有人聚集的天堂,但实际并未像人们所想有极大的包容性,相反是由于多种元素所导致的排他性。

一、城市的运作方式——机器

洋务运动后,机器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人原本自给自足的劳动生产方式,机器化大生产逐步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化大大满足了一个城市发展在物质上的需求,维系一个城市的基本运作。工厂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劳动者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建设之中。但是工厂对劳动者个人素质、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又使得许多劳动者被拒之于门外,这些人没有办法进入工厂挣钱谋生。与乡村农民个人拥有田地不同,在城市居住的普通居民没有土地可以耕种,只得外出去寻找工作。但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本身却又达不到工作的限制要求,就造成了城市游民的增多现象。

主人公阮嫂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在城市底层生活的人,没有任何劳动技能。她曾想去工厂谋生,可水平根本达不到工厂的要求。阮嫂不能在工厂从事技术工作,但又必须要挣钱去养活孩子,作为一个女人,她没有更多的选择,于是在生活的裹挟下,她只能选择出卖自己的身体,去做不体面的工作——妓女。

这个由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让人感觉到冰冷,它同样也不能给阮嫂带来任何温暖。这个城市是吝啬的,它给阮嫂一方田地让她居住,却又不肯再多施舍一些让阮嫂能够有尊严地活着。机器化生产的运作方式不断地排斥,压迫阮嫂,让阮嫂为了生存经受着屈辱。

二、城市的组成部分——人群

如果说机器是城市的骨架,那么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就是城市的血肉。只有人,才能让我们感受到城市是有温度的。《神女》中,阮嫂所居住的城市里的人影响并决定着阮嫂母子俩的命运。

文中有两类很典型的人群——旁观者,一类是试图去接受阮嫂的“校长”,另一类则应为固有偏见抵触排斥阮嫂的“董事会和群众们”。

校长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接受者”的形象。在他确认了阮嫂是妓女之后,他说过的一段话意味深长“她正在做的事情是救赎,她已经走投无路了。在那条不洁净的街上工作已经是她不能选择的事。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她的儿子,为了他的未来。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要确保她儿子读书的机会。我们有道德上的责任去把这个男孩从这有毒的环境中拯救出来。”校长代表着这个城市上一小部分肯于摒弃传统观念而去接受阮嫂妓女职业的人,他们能了解阮嫂一类人生活在城市里的苦衷,也试图去改变这个城市的人们对她们的看法。但个人能力毕竟有限,难以撼动固有的价值观,尽管他尝试去救赎,但终螳臂挡车,收效甚微。

另外,影片里出现的其他人主要是:孩子们的家长、学校的董事会和阮嫂的街坊,他们代表这个城市大部分人,也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家长们让自己的孩子远离阮嫂的儿子只因她的妓女身份;董事会因阮嫂身份不清白而判定驱逐阮嫂的儿子;阮嫂的街坊邻居在阮嫂梳妆打扮出门之后站在她的门口对她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他们的评判标准就是阮嫂的身份——妓女。没人会去理会她是个好妈妈,大家在意的全部是她在道德上有问题,要和她保持距离,以免被“道德败坏”沾染。这代表了整个社会对妓女这一群体的态度,大家都认为她们道德败坏,远离她们,轻视他们,认为应该让她们接受改造,可却没有给她们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城市对妓女的苛责。人们不是去理解她们,而是一味的强迫逼迫,这就使得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城市的组成部分——人群,旁观者们并没有让阮嫂感受到多少温暖,反而是让她尝尽炎凉世态。而当局者,阮嫂本身又是具有悲剧性的人物,那么从人群的角度来讲,她的悲剧性就显得是必然的了。阮嫂的生存地点是那个看起来繁华的,人人向往的城市,而实际上,这个城市并未真正带给阮嫂什么幸福,尽是绵绵无尽的苦涩和让人挥之不去的伤感。

参考文献:

[1]李佳玲《从分裂到和解——黑格尔悲剧美学浅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郦苏元,边静《对人性的低语和追问——吴永刚孤岛电影探微》[J]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

[3]高启龙《神女:浮出历史地表》[J]电影评界,2007年.

作者简介:李岩(1992—),女,籍贯:北京,中国传媒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神女城市悲剧
伟大的悲剧
神女游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神女与妓女
《神女赋》中神女形象的完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