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论之虚实说

2014-08-26 19:30刘国生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国

[摘 要] 虚实说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思想,源于中国老庄哲学的“无有”论和《易传》的阴阳论。其主要内容为:文学创造活动中的虚实转化,即文学构思中的化实为虚和文学写作中的化虚为实;文学创造活动中的虚实相生,即以实带虚和以虚明实;文学活动中主体的虚静心态。对虚实说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文学作品本身虚实的统一,更不能单纯理解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方法,而应从老庄哲学的本义出发,从宇宙观的角度进行理解,即虚实统一是贯穿于文学活动全过程的,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另一方面,理解虚实说还要注意,虚实统一,重在“虚”上,以虚统实,乃其内质。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论;虚实说

虚实说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思想,其所强调的虚与实的统一,虽发端于文学创作,但却延伸到文学艺术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重要原则,成为文人主动追求的艺术境界。文学活动只有实现虚与实的统一,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今天的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虚实说的哲学基础

中国古典文论的虚实说,来源于中国老庄道学的“无有”论和《易传》的“阴阳”论。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而“道”则是无和有的统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就说明,“道”既有“无”的属性,又具“有”的属性。所谓“无”,就是“无名”、“无极”,也就是无规定性、无限性,即“虚”;所谓有,就是“有名”、“有象”、“有物”、“有精”,也就是有了规定性和界限,即“实”。“道”的无有统一性,决定其所产生的世界万物,也同样是“无”和“有”的统一。《老子》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意思是说,天地之间是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虚空中充满了“气”,正是“气”的运动变化,才产生了世界万物,才促使世界万物变化和发展。《老子》又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说,房子的门和窗是空的,房子才有实际意义,事物如果只有“实”而没有“虚”,只有“有”而没有“无”,就失去了它本应具备的作用和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老庄哲学再次得到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社会陷入长期战乱,百姓朝不保夕,门阀土族也常感世事多变,日月无常,以出世为人生态度的老庄哲学再度盛行,并发展为玄学,主张“以无为本”,宣扬“无为”。人们用玄学来诠释人生和社会,自然也包括文学艺术。当时一些文人就是玄学的大家。

在虚实论、阴阳论这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玄学的推动下,至魏晋南北朝时,虚实说渐趋成形。陆机在其著作《文赋》中曾云:“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虽然起初这一虚实统一的观点,发端于文学创作,但其后却迅速发展起来,被许多著名的文论家阐发,并推演至整个文学活动,影响后世,成为中国文论中一个重要思想。

二、虚实说的主要内容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具有“无”和“有”双重属性,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看,“道”是“无”,从作为“万物之母”的角度看“道”是“有”。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无中生有”。由此可以看出,“无”是先于“有”而存在的,因此,“道”的世界本源性主要是体现在“无”上。由于无先于有,道先于天地,世之根本成为极其抽象而难以琢磨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其哲学越来越呈现出唯心主义的色彩,其后的庄子哲学、何晏玄学莫不如是。(有人认为老子学说本身就是唯心主义大于唯物主义。)老子学说这一流变的影响,加之玄学的推动,也由于文学本身思想与形式相统一的特点,当魏晋南北朝,哲学之虚实渗透于文学之中时,“虚”便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精神性,即情、理、意等,而“实”则表现为一种具体的物质性,成为可感觉的形象或物象,即景、物、形、象等。古典文论的虚实说,主要有以下内容:

1、文学创作活动中的虚实转化

(1)文学构思中的化实为虚。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现实生活并不就等于文学,它要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典型,即所谓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其中就包含着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就文学构思而言,则是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诸种心理因素的积极介入,这自然就存在一个化现实生活之实为心理因素(或情、或理、或意)之虚的问题。宋代的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强调了艺术构思过程的以实为虚,只有在景物之中融进创作主体的情思,才能创作出感人的艺术作品。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也讲了类似的道理:“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陆机的《文赋》是一篇对文学创作过程,特别是构思进行深入论述的著名的文论,“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里所说的“四时”、“万物”、“落叶”、“柔条”为实,“逝”、“思”、“悲”、“喜”则为“虚”,文学构思就包含着这样一个感实而虚,化现实为情思的艺术思维过程。这是一个物我交融的过程,是一个产生感人的艺术作品的过程。

(2)作品写作中的化虚为实。

化实为虚,只是艺术构思中的一个主要过程,仅此还不能产生艺术作品,还须将构思的精神成果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作品。作品写作其实就是化虚为实,将情思、意趣、理旨借助于语言文字转化为文学形象。陆机所说的“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讲的就是文学创作中化虚为实的问题。文论中的“课虚责有”在其他艺术领域也有所表现,清代的方土庶论画时说:“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讲的也是在构思的基础上,做到“虚而为实”,以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

2、文学创作活动中的虚实相生

道是虚实的统一,道所生之天地万物是虚实的统一,表现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自然也是虚实的统一。清朝的丁皋云:“凡天下之事事物物,总不外乎阴阳……惟其有阴有阳,故笔有虚有实”。endprint

(1)以实带虚。清朝的笪重光云:“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其义无非是表现虚之妙,不防从实处下手。此语虽是论画,但对文学作品也是适用的。

陆机《文赋》云:“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形难为状”、“穷形尽相”乃追求形似也,就其全文之义理解,有尚实含虚之义。刘勰之“文贵形似”,锺嵘之“善制形状写物之辞”,沈约之“巧为形似之言”,如果放到古典文论之大环境中理解都含有以实带虚的意义。

(2)以虚明实。清范玑论画云:“画有虚实处,虚处明,实处无不明矣。”此语强调的是“以虚明实”。

文论中,“诗缘情而绮靡”、“诗者吟咏性情”、“情生诗歌”、“气韵生动”(源于画论)、“传神写照”(源于画论)、“缘情写景”,其实讲的都是重虚,以虚带实的意思。清代的袁宏道云:“且夫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又云:“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讲得极其明了。上述论述,虽只讲了“虚”一个侧面,但从古典文论“情与景”、“形与神”等相对立的概念来理解,实际上是讲了“虚”和“实”两个方面,含有以虚明实之义。

以实带虚,以虚带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是中国文论乃至艺术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中国文学乃至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理解虚实说应注意的问题

1、虚实说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思想,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对此不能只理解为文学作品本身的虚实统一,更不能单纯理解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方法,这种狭隘的理解,不是虚实说的本质。其真正的含义应是:文论中的虚实说是老庄宇宙观在文学中的体现,它贯彻于文学活动的全过程,如构思、写作、审美观照等;它含容着两者的辩证关系,如虚实转化、虚实相生问题。虚实说是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最大命题之一。

2、虚实说,强调虚实的对立统一,但重点是在“虚”上。《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虽是“无”与“有”的统一,但“无”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无”重于“有”。当其被文论家引入文学领域时,亦不失其本来面目。文学家强调形神统一而偏重于神,强调情景交融,而偏重于景,就是很好的明证。中国文学始终追求意境、气韵、性灵,讲求妙、趣、味,其中强调的都是一个“无”字。因无而情、而神、而妙、而趣……,成为中国文学创作和欣赏的常识。虽在一定时期,在个别方面,出现重“有”的倾向,如有人主张“贵尚形似”,但都没有动摇尚虚轻实的主脉。可以这样讲,文论中的虚实说,这一形而上的大命题,始终按着老子最初的设计,流淌后世,而影响着中国文学的走向,直至今日。

作者简介:刘国生(1966—),男,汉,内蒙古赤峰市,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职称:副高,研究方向:文学、辽史。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
负面清单的管理研究
解析“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分析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