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庾信《小园赋》创作特色

2014-08-26 19:26黄惠燕朱学斌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庾信

黄惠燕 朱学斌

[摘 要] 庾信后期的作品主要是抒写自己的羁旅异国的身世遭遇,感慨国破家亡,风格苍凉萧瑟,笔调劲健苍凉,艺术表现上更显成熟。《小园赋》是庾信后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反映了庾信由前期的“宫体”浮艳向后期的“凌云健笔”的“老成”境界转变的过程。

[关键词] 小园赋;庾信;赋作

庾信,这位在古代文学界里素有“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创造性之功的文学巨匠,文学成就巨大。他的赋作在其百花盛开的众多诗文作品中一枝独秀,耀眼夺目。庾信一生创作颇丰,但他的赋留存下来的不多,现存的只有在南期间创作的7篇和入北后期创作的8篇,共15篇赋文。数量不多,篇幅虽少,却反映了庾信由前期的“宫体”浮艳向后期的“凌云健笔”的“老成”境界转变的过程。

一、《小园赋》的评价及研究情况

《小园赋》选自《庾子山集注》,是庾信后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作于作者羁留西魏的第二年或第三年(即公元555年或556年)。因庾信在梁亡以后羁旅北国,仕于魏周,故后世评论家又有“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的评价。以“侯景之乱”为界,庾信后期的作品主要是抒写自己的羁旅异国的身世遭遇,感慨国破家亡,风格苍凉萧瑟,笔调劲健苍凉,艺术表现上更显成熟。对于庾信后期的文学创作,历代评论者或从社会道德伦理角度,或从文学创作的技巧、文学自身发展的承袭角度,抑扬褒贬,各抒己见。其中具有典型性代表的说法是有唐令狐德棻的“词赋之罪人”之诋毁说(《周书·王褒庾信传》)和北周宇文逌的“贻范缙绅”之赞誉说(《庾开府集序》)。对庾信及其文学创作的批评始于南北朝,而经过历代批评家的完善而形系统,这里便不多论述。

对《小园赋》的评价可见于此后历代学者的评注,如《六朝文絮笺注》:“《小园赋》者,伤其屈体魏周,愿为隐居而不可得也。其文既异潘岳之《闲居》,亦非仲长之《乐志》,以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辞也。”杜甫《戏为六绝句》写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有“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北周宇王逌在为庾信写的集序称:“(信)妙善文词,尤工诗赋,穷缘情之绮靡,尽体物之浏亮,诔夺安仁之美,碑有伯喈之情,箴似扬雄,书同阮籍。”(《庾开府集序》)又有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的评价:“他如《小园》、《竹杖》、《邛竹杖》、《枯树》、《伤心》诸赋,无不托物抒情,寄慨遥深,为屈子旁通之流,非复荀卿直指之遗,而穷态尽妍于《哀江南赋》。早作多事白描,晚制善运故实,明丽中出苍浑,绮缛中有流转;穷然后工,老而更成,洵非虚说。”等高评价。

文学界对庾信赋作的总体研究及其单篇赋作的研究论文异常丰富,但相对于庾信其他赋作,如《小园赋》的研究论文不是很多。一个原因是不具有代表性。《小园赋》和《枯树赋》、《竹杖赋》、《伤心赋》等并列为庾信晚年所作的抒情小赋,而《哀江南赋》则被认为是庾信晚年赋作的最高成就,倪璠誉为“史赋”,可见其艺术水平、思想深度之高。《哀江南赋》写于周孝闵帝元年,作品传达了作者离家去国、羁留他国的不幸遭遇,个人遭遇与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因其用情之深、风格之苍凉慷慨,成为不同于抒情小赋的名篇巨制。现文学作品多把《哀江南赋》列入文本中,表明《哀江南赋》的影响力远胜于《小园赋》。另一个原因是学者多对庾信诗文或赋作做整体上宏观上的概况研究,如樊运宽的《庾信后期骈文的特色》、何世剑的《二十世纪以来庾信研究综论》、池万兴的《古文化积淀的艺术再现——论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的用典》、李伟兵的《庾信骈赋“使事无迹”探》、陈信凌的《庾信后期诗赋的美学风貌》以及博士论文《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等等,或挑选庾信赋作某几篇进行对比分析,而很少进行单篇赋作的分析研究。

总的来说,目前评论界对《小园赋》的研究主要从其艺术特色、主题思想、思想模式等方面进行论述。其中有吴利晓的《小园赋》的独特展示,作者分别从《离骚》创作模式的效仿、对故乡的特殊情结、动乱中的淡定三个方面对《小园赋》进行分析研究;贺劼的《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从<小园赋>看庾信的艺术成就》,作者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也指出了庾信的艺术成就以及所取得艺术成就的原因在于当时社会背景与个人资质的共同作用。不过真正对《小园赋》作读音韵律、用典来源做综合分析的莫过于享誉国内外的古典文学研究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真可谓“咬文嚼字”,其深厚的研究功底、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娴熟生动的演讲技巧在讲录的字里行间可见一斑。她主讲的“迎陵讲赋”栏目从庾信的《小园赋》、《哀江南赋序》开讲,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在讲述《小园赋》之前,叶先生首先介绍了庾信人物生平、经历境遇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当然还包括一些细节性的文学知识。李美迪在其硕士论文《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中分析庾信后期心态成因中,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社会传统文化思想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她试图探讨其后期心态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并且揭示出庾信后期心态在诗赋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她认为,庾信后期心态呈现出交叉型的结构特点有乡关之思与得失之感、归隐之意与用世之心、屈节之耻与忏悔之情这三个方面。就题材来说,同样是写小园的景象及其借小园抒发个人情怀的还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张矢的在她的论文《隐于现实中的“小园”——兼论庾信与陶渊明作品中“园”意象之异同》一文中,就很有特色地把两篇作品进行比较。作者从内容题材、创作手法以及感情基调三方面论证陶、庾二人塑造的“园意象”同中有异。同在“恋园欲隐”,而异在陶“园”宁静安详、风格倚丽,为真正隐者的安乐窝,而庾“园”是羁旅者聊以自慰的精神家园。

二、《小园赋》创作特色论析

1、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

庾信在文学史上“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美誉,不仅表明了庾信的文学成就,也点明后期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把南朝清新倚丽的风格和北朝刚健质朴的风格结合起来,造就了自己个性独特的赋作魅力:“苍凉”。以至于杜甫有“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的评价。

庾信的词赋清新秀丽,如李白所言:“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郭建勋在《文学评论》中撰文论述了庾信辞赋的一些特征,他认为前后期庾信的辞赋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有差别。他指出,庾信的后期辞赋与前期赋作在语言秾丽、对偶工整、用典频密、结构清晰等方面是一致的,但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由于作者心境的变化,不再运用五、七言诗体句的形式,而以四、六言赋体句为主;其次,在修辞上不再偏爱色彩艳丽鲜明的金翠红绿之类,而多用悲伤痛愁等情感倾向浓烈的语词;再次,较前期更多运用象征兴寄、委婉达情的手法。这样的评论看法对于《小园赋》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分析都有重大的借鉴参考意义。endprint

从创作风格看,《小园赋》既有描写小园景色的轻松、优美的描写笔调,显示一种轻松惬意的生活,比如用巢父之所、壶公之地比喻自己的小园,用“南阳樊重之第”和“西汉王根之宅”的富丽堂皇反衬小园的简陋朴实,如“桐间露落,柳下风来。琴号珠柱,书名《玉杯》”,“落叶半床,狂花满屋”等;亦有深沉悲痛的抑郁之思,远离故土、羁留北方的经历、国家沦亡的痛苦使庾信在赋中尽情地表达出来,形成南北兼备刚健豪放的风骨,苍凉悲壮的意境。

2、语言典雅,音韵流丽

南北朝是中国著名的乱世,朝代更迭频繁,民不聊生,但是文学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在诗歌方面成就卓著,赋体文学也进入鼎盛时代,讲究音韵流丽、制典繁复、对仗工整。综观庾信的全部作品,虽然其前期的赋作大有卖弄辞藻和文笔的嫌疑,这是由于社会地位高贵、生活安稳富足和文苑席位耀眼等因素的作用。但绮丽始终是他文章的原色和基调,所谓绮丽,“是指其文章透露出美艳和悦的感官形象”。这种效果是由句式整伤、字词华美、声调谐和等因素共同制造出来的。这在《小园赋》里面随处可见。如以下一段:

门有通德,家承赐书。或陪玄武之观,时参凤凰之墟。观受釐于宣室。赋《长杨》于直庐,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久灭。摧直辔于三危,碎平途于九折。荆轲有寒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关山则风月凄怆,陇水则肝肠断绝。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三、结语

《小园赋》是庾信晚年的作品,其时庾信经过时光的冲洗与积淀,由对初居北地的不适应和对现实遭遇的愤激转为平静处之,心境显得相对稳定和沉静。通过对《小园赋》的分析研究,可发现这篇赋作中所描绘的“小园”正好契合着庾信心中的伊甸园形象,《小园赋》很好地体现了庾信由前期的“宫体”浮艳向后期的“凌云健笔”的“老成”境界转变的过程,是展现庾信后期赋作乃至其心境的一个生动注脚。

参考文献:

[1]庾信撰、倪璠注、许逸民校点 《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令狐德棻《周书·卷四十一庾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宇文逌:《庾子山集序》,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钱钟书 《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5]吴利晓 《小园赋》的独特展示,《文学界》,2011年10月.

作者简介:黄惠燕(1992—),女,广东江门,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庾信
Gratitude for the Source of Benefit饮水思源
Gratitude for the Source of Benefit
庾信后期的文学观与诗赋中秋之意象浅析
尺子在量人的时候别忘了量己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220kV电流互感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现当代庾信批评的或毁或誉及其根本原因
庾信的“小园”之思
杜甫和庾信的隔世情怀
叹乱世烽火,迷我江南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