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建龙
摘要:本文就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中课堂语言的设计、运用谈了三个方面:语言的切实性、启发性、情感性,结合实践课例感受,阐述了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如何抓住语言这个环节来引领学生鉴赏,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切实性;启发性;情感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62-1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划分美术五个学习模块时,进一步把“欣赏”定位为“欣赏表述”。也就是说美术欣赏课不但要考虑到教师语言表述,也要考虑学生欣赏时语言的表述能力。欣赏课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架起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品之间的交流。结合多年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我将课堂语言的有效性探索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切实性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切实性。只有具体切实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包括:生情分析、难易适度、定位恰当的教学目标设置、基于教学目标的提问这几个基本方面。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同样的教育,获得知识,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把握问题的坡度,提出的问题因人而异。提出的问题既不能是那么轻而易举,唾手可得,也不能是那种无论学生怎么努力也不能达到的高度。
欣赏者因各自生活经历的不同,艺术修养的高低,审美经验的差异,产生因人而异的思想感受。正如外国俗语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看《蒙娜丽莎》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受生活磨难的人会感受到她的悲哀,乐观向上的人会捕捉到她发自内心的微笑,究竟是微笑、是悲哀、是嗤笑?每个人答案不会相同,美术欣赏不会像数学、物理、化学一样,有一个标准答案。
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课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以及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和投身实践的能力,是传播美,体验美,享受美,创造美的主阵地。要上好这个课,给老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讲浅了像讲故事,从学科本位来说没有内容,讲深了像哲学课,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有挫败感,讲偏了像历史课,冗长而提不起兴趣。究竟有什么独特的方法既能令学生怀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高涨的智力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开始注重在教学语言上面下功夫,在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课堂上的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仍然不可忽视。
二、启发性
教师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思维的充分发展,是“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的指路灯。因势利导的语言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例如我在中国古代陵墓雕塑鉴赏课中是这样考虑提问的有效启发,层层推进问题的深度,创设问答情境:
师:你认为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生:数量众多,气势壮观,逼真写实,技艺精湛。
师:秦始皇陵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怎样?
生:分组讨论2分钟,回答。
师:兵马俑出现的文化背景又如何呢?
生:分组讨论2分钟,回答。
……
一问一答之间既分析了不同时代古代陵墓雕塑的各自特点形成的原因,又解读了同样作为陵墓雕塑,艺术手法的不同所带来的的审美差异。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然而怎样才能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呢?这就对教学语言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善于激疑,巧于解惑,是达到上述目的的途径之一。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兴趣。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教师的语言应该像催化剂一样,启发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兴趣,振奋学生的精神,为学生架起学习知识和积极思维的桥梁。
三、情感性
当教师的语言诉诸于情感,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情感是艺术的重要特征。美术教育因为其人文性和审美性,成为最富情感的教育方式。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深入理解作品蕴涵的内涵和情感,同时通过教学培养发展学生的高尚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当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声情并茂“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时,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美的体验和追求。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富有情感的话语较之于单纯呆板的表达更具有效果。若要使人心动,必先使己动情。经常是美术作品中的流露的真情打动教师,而教师又必须用同样的真情打动学生,感动学生,扬善美术作品中的美。只有这样才是师生心灵和智慧的相通,是师生共同对艺术的理解、感悟和升华,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与艺术审美的共享。
教师的语言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应该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严谨性、智慧性和幽默性,注意语音、语调、修辞等等方面。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优秀教师的语言饱含学识与文化修养,折射出其独特的人格和魅力,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虽然每个学科教师的语言特征不同:或委婉优美,或严谨缜密,或风趣睿智。但对语言的锤炼是我们教师共同追求,值得每一个教师在实践中认真研究、揣摩和用心体会,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