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生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应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并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向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人人主动探究,个个积极参与,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也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在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上,有人问校长,“哈佛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校长回答说:“最值得哈佛骄傲的,不是培养了六位总统和三十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给予每位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就是哈佛的成功之道。”哈佛的成功做法也給了我们一个启示: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创新的灵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得到自由的发挥,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并结合现实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了求得未知的动机,就会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它是帮助学生提出问题、高效学习、乐于学习的前提所在。像充满诗情画意的《桂林山水》《可爱的草塘》等写景类文章,可让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导游”或“解说员”,想象:(1)自己如何向游人介绍祖国山川的壮丽;(2)自己还了解哪些有关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而像《鲸》《太阳》这类说明性的文章,则应利用学生想当科学家、天文学家的心理,鼓励学生把课文当做自己的科研资料,通过查阅课文、搜集资料,自己提出最感兴趣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如遇到学习障碍,也可求助同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达到逐步提高学生会提问题,愿提问题,善提问题,最后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的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他们去发现它们,独立掌握它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教给选择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中由自己决定预习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指导他们自主选择预习方式。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我给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几种方式:(1)基础型。即根据导读要求,借助字典正确读准字音,正确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作业型。按导读、预习、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自读、自找、自练。(3)自能型。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自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这三种预习法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营造了自由、宽松、深究的学习情境,使之能积极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精心设计问题,鼓励个性表达
抓住文本关键和重点,设计富有想象力的问题。教师应抓住课文中那些含义深刻、表达精练的关键词句,设计出富有想象力的问题,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体悟,又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如,教《桃花心木》一课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由种树人的一番话想到了什么?(2)你是否认可作者的感悟?请举出生活中相关的人和事来证明你的观点。(3)对种树人的一番话,你还有别的感悟吗?这些富有想象力的问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鼓励个性表达。
四、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多种手段参与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在自主、合作、互动的氛围中,让认识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净化,个性得以张扬。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在透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并能转化成令人捧腹的小品和情节跌宕起伏的课本剧等。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有助于尽快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所教的班级,在学习完《将相和》和《景阳冈》后,我安排学生课下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廉颇的知错就改、蔺相如的顾全大局、武松的有勇有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一句句让人称赞的舞台对白、一次次恰如其分的举手投足,让台下的学生大开眼界,啧啧称赞。参演学生出神入化的表演,博得了学生的阵阵喝彩,也引来充满好奇心的邻班学生前来围观……
在阅读教学中读一读、议一议、画一画、练一练、演一演等多种手段都可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如,教学《鲸》这篇课文,既可选择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突破本课重点,又可通过读、议、画、写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手脑并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在感知中体验,在体验中掌握。
五、在主动探究中学习合作,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能力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要在学习实践中培养,而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也要成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互相帮助,学会分享成功,评价同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真实表达自我独特感受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思考、平等地交流、主动地探究、愉快地合作。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会充满生机。语文课本中那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一则则发人深省的寓言、一首首耐人寻味的古诗,才会让学生百读不厌,在高品位的反复诵读中他们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和成功的欣喜!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还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使自己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发挥学生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作用,在教师精心搭建的交流平台上充分展现自我,提高能力。
总之,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正确把握阅读教学的特点,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并根据三个维度设计课堂结构,大胆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作为突破口,调动所有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充满活力、充满真实的阅读教学将不断在敢于创新的教师现场授课中应运而生,精彩纷呈的阅读教学也将会成为课改中的一大亮点。我们在期待,我们更在探索。
(作者单位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