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蕾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死寂、沉闷、缺乏生机的课堂气氛会压抑学生的思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的探索和体验,我认为教师在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教态是促成良好课堂气氛的首要因素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无论你课前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当你踏入教室就得让自己快乐、充满自信,学生就会被这种快乐所感染。在教学过程中话语要亲切,注意与学生的目光交流,用真情去感染学生。
二、巧设课堂情景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
素质教育进行到今天,仍然有許多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或悬念式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三、激励欣赏可以激活课堂
有的老师这样说:“我的学生都那么大了,还夸什么,奖励什么。人家才不稀罕。”我不这样认为。成年人都渴望被赏识、被肯定,更何况是孩子们呢?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表扬,都想展示自己,不管结果如何。课堂上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机会去参与,不管对与错,都应该鼓励他们,尤其是那些学困生,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简单的鼓励,都会让他们获得满足,让他们充满信心,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尊重学生个性,创造和谐气氛
为什么很多学生上课时即便知道答案也不敢举手发言?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有自卑心理。很多时候是我们这些人扼杀了学生的天性,课堂中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教师就不知道如何应对学生的回答了,“你说的什么呀,坐下。”“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不对,再想想。”殊不知,一句简单的否定会让学生失去自信,失去思考的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便是错误的,也要鼓励。这样才能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才能够敢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言。
总之,营造宽松和谐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只要我们真心付出,才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作者单位 青海省大通县城关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