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飞
摘 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學生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思维是学生大脑隐形的活动过程,要让学生的思维外显,追问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可以最为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达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目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追问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在化学课堂中追问是读懂学生的最有效方式。
关键词:思维触点;追问;思维方式
一、在“缺乏思考”处追问,触及学生思维的根源
化学课堂中的追问应该是充满化学味的追问,才能避免学生“缺乏思考”或流于思考问题的表象。学生接触化学这门中心学科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对问题的回答常会未经思考就“信口开河”或人云亦云。教师利用追问抓住问题的本质对学生进行追问,促进学生的思考,从而追寻思维的根源。
二、读懂学生思维的本质,在“分歧”处追问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可不同的学生智力水平不同,自主探究的能力与探究的结果也不同。因此,在化学课堂中对同一问题的见解和解法也不同。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的解法,巧妙地追问,追出问题的分歧和产生矛盾的原因,挖掘出不同解法的价值,寻找学生思维的本质。
三、使学生思维的形成体系,在“错误”处追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经验阅历的影响,对问题的解答总会出现零碎或错误。教师要抓住这一错误生成及时追问,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拓宽学生的思维,建构起化学知识的体系。
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重难点”处追问
重点是某知识的核心或后继学习的基石,难点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的化学课堂必须围绕重点、突破难点。这就要求我们组织学生探究时不能停留在粗浅的表象上,而要透过表象探究知识的本质,提升知识的衔接,促进思维的深度发展。
总之,要读懂学生就要触及学生的思维深处,让学生的思维外显,看到学生思维的过程,补全思维未能外显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的“追问”,能让我们看到学生的思维对象和思维过程和细节,帮助我们读懂学生围绕思维对象所进行的分析活动以及在这个活动中经历的过程、体现的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 福建省武夷山三中)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