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群
摘 要: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如何将学生的“不爱”转化为“爱”,如何变“被动”为“主动”,老师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枯燥,所以不爱学。最直接原因我想跟教师有直接关系,或许使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不当,没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上课伊始,若教师根据不同课型特点精心设计导语,能较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学《因数与倍数》一节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在数字王国里,它们也都有彼此的好朋友,一天,老师听到2、3、4、6它们几个因为谁是谁的朋友争吵了起来,都说12是自己的好朋友,那你们愿不愿意当它们的评判员,给它们评一评,看看究竟谁说得对?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来,学起知识也会很轻松。
二、结合生活素材,自主学习新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注重多搜集一些与课本知识息息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乐于创造,乐于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节时,可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和正文体物品,在课上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先对它们进行比较、观察,发现它们存在的共同特征,之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明确相关概念。这样,学生学起来会很有兴趣,对知识的理解也比较扎实,自己会把抽象转化为形象加以记忆。
三、勤于鼓励,树立学习的自信
基本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点,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应该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示范者,要发挥好正确的导向作用。比如,在三年级初步学习《位置与方向》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一点点的过渡到书本中来,由生活中的东西南北再到平面示意图的教学,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这就使得我们在课上教授的知识不宜过多,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学生哪怕能画对一个位置,教师都要给予表扬,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感到轻松。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舍得表达
环境既能改变一个人,也能塑造一个人。无论大环境还是小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学习氛围应该是建立在平等、自信、合作基础之上的。优秀的学生不能自以为是,学困生也不能懦弱不自信。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帮扶,相互理解,绝不可以有鄙视、蔑视现象的发生。课上教师提出的问题,简单的学困生来回答,有难度的优秀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就把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要敢于超越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现个性特点。这样慢慢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最优秀的!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精心组织、恰当引导、适时鼓励、耐心辅导。只有当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快乐、有趣的,他才会爱上数学,乐学数学,学好数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康兴国.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吉林教育,2010(02).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临江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