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探究试题,精心把控答案

2014-08-20 19:35崔学林
新课程·中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评分标准意蕴开放性

崔学林

高中语文探究性试题是围绕学生的知识背景,围绕文本的核心內容或主要表达特色拟定的探究文本意蕴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一般在文本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或形成答案所需要的直接材料,而要求考生对文本有深度的解读后做出分析判断。

语文考试大纲对“探究”有以下的说明:(1)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丰富意蕴”“民族心理”“人文精神”是作品固有的,只是要求读解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理解深一层,因此,探究性试题的答案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一千个读者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的微妙结合。既然这样,那么如何把控新课程下的探性的答案呢?我认为必须根据探究性试题的类型特点,科学制定评分标准。

高中语文考试试题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限制性,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必须要充分符合题意。开放性体现为答案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符合试题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即“个性化解读”。限制性体现为,考生必须从文中挖掘隐性信息,如“联系全文”“结合传主的人生经历”等,根据探究性试题这一特点,好的评分标准应该具有以下因素:(1)公正合理,能够有效地评价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水平。(2)明确,利于评卷,具有一定的操作性。(3)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考生的思维限制不能过死。依据以上理解,对内容的评分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点:考生的答案表述必须明确。(1)唯一型。所谓唯一,就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如,《登岳阳楼》一诗有这样一道题:有人认为此诗首句是“喜初登也”,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谈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这样避免了学生答题的片面性。(2)选一型。所谓选一,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是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如,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3)融合型。所谓融合,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一般现代文阅读探究题都会有这样一种题:有人认为是这样的,也有人认为是那样的,你怎么看?这种情况需要考生要综合起来答题,不可孤立地去答。(4)自创型。所谓自创,就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这种试题要求考生自己归纳出观点,然后举例进行阐释。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反应。如果想得不清楚,表达势必文不对题;如果考生为了怕丢分而杂然并陈,不顾及表述,那么就不会条分缕析,明白畅达。因时间有限,阅卷者不会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寻找考生答案的要点上而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如,上题要求考生赏析的文字在300字左右。如何组织这300字,条理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语句表达是否正确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客观的评判标准。

学生的另类见解应该有一个评判的标准,起码遵循一定的规范,比如说,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礼仪规范等,那些口无遮拦,信口开河,不负责任的另类见解,我们必须要批评。

探究性试题答案的表述语言必须规范,在高考探究性试题中,表述能力一般不作为主要评分依据,但由于近年来简答题的增多,对考生表述能力的隐含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考生的表达能力较弱,将直接影响考生的得分情况。

总之,虽然探究性试题强调个性化阅读、有创意地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既然是试题,就必须是“庐山”,就要有评分依据,这样才能公正、公平,不可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以上就是本人对如何把控新课程下探究性试题的答案的理解。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

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评分标准意蕴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永远的格纹
初高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初探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海峡两岸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的比较研究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针对TOPIK评分标准的韩国语写作教育
意蕴难求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