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叶平
自实施新课标以来,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大展身手。数学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改革的重任,很多有效措施和教学策略被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也在制约着高效课堂的生成,某些老师重形式、轻实质,以致高投入、低产出,学习低效,让数学教学陷于尴尬境地。当然,究其原因,林林总总,归根结底,仍然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策略,转变观念,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不断优化课堂评价方法。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点滴经验,在此谈谈看法,旨在抛砖引玉。
一、明确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教学内容,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是检验课堂教学的标准,对课堂教学起着决定性作用。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倡导将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融合。在课前设计时,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兼顾目标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注重“课程目标”中“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现阶段、本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避免在拓展知识的广度和加深知识的深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真正让制定的目标既确实可行,让师生在实践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保证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二、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课堂教学过程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参与,是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在此过程中,学生是生动鲜活的生命主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则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在活动中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数学课堂真正实现师生情感和知识的有效传递,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即按照有效学习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让学生在流畅自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特别是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过渡迁移、操作实践、设计练习、活动的开展等环节都应精心准备,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讨论、相互合作,借助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增强他们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和信心,不断焕发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三、注重教学策略,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沿袭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总运用机械呆板的教学方法,学生势必会心生厌倦,消极抵制数学学习。而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经常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学生自然就会感觉到数学课堂是有趣的、充满快乐的,自然乐于进行数学探究,自觉主动地获取教材传递的信息。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我给学生展示了几个大小不同的卡通人物头像,让他们观察、比较。学生顿时兴致昂扬,议论纷纷,课堂气氛热烈。我抓住学生求知欲望强烈的心理,启发学生讨论这几个卡通图像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自然引出“相似”的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将多媒体手段和传统教具有机结合,能够巧妙地将抽象深奥的数学概念和繁琐的数学运算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画面中轻松理解知识。如对于“圆柱看成是一个矩形旋转得到的”、“圆锥看成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的”,传统方法是教师讲解和演示,而这对于空间感欠缺的初中学生来说,根本不容易理解,如果老师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利用流畅的画面和动态的过程,将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就会轻松理解,而且记忆深刻。
四、融洽师生情感,构建和谐数学课堂,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法宝。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数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多是不善言语不苟言笑的古板形象。而教学实践表明,那种缺乏轻松愉快的课堂意识,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生硬的课堂,必然是低效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难免感觉压抑,其思维是被动的,学习起来可谓无丝毫快乐可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自身做起,变革教学风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纳自己,让自己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小笑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缓解学生的压力;或者合理运用幽默语言,牢牢地吸引学生。如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的分类,往往对整数和分数容易混淆,我在教学新课时就说:“整数就是孤家寡人,分数拖儿带女,要么有小数点,要么有分数线。”对于有理数的运算,有些学生往往不注意先确定符号。针对这种情况,我幽默地说:“有理数的运算,你得先问一问你的得数,是姓‘正,还是姓‘负。”学生在一笑之余,对问题的本质了然于心,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有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实施多元评价,激活学生潜能,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助推力。
在数学教学中,评价目的不仅是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让学生真正自觉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具体评价中,教师可通过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不断产生奋发努力的信心和勇气。如我班有位学生,平时考试成绩总是不及格,某一次考试考了62分,我在他的试卷中写了这样一则评语:“你的这个62分比别人的92分更令老师振奋,老师看到了你努力之后的成功,为你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感到高兴!希望你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相信学生看到后一定会感受到老师浓浓的期待和热切的期望,也一定会在老师的激励下鼓足干劲,努力拼搏。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数学教师在平常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将学生引入鲜活真实的数学世界,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这样,数学教学才会真正走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