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芬
阅读常常被看做是人类打开通向理性世界大门的钥匙。阅读是一种基本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由一系列行为和过程构成的总合。阅读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由此获得重要信息,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在实践中,我发现,当没有课业负担时,学生十分乐意阅读课外读物,并且阅读的面非常广,各种类别都涉及。然而一旦阅读与作业、与考试挂上钩后,学生这种主动阅读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变得厌恶各类课外读物。提倡阅读,是与文本、与作者的一次次的心灵对话,是获得我们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这与看一遍文学导读是不同的。学校、老师应该理性看待阅读,给学生更多时间自由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教师要改变观念,为阅读摆正位置
人的认知与自我需要紧密联系,只有当这种“需要”转化为愿望时,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火花,形成积极的追求。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阅读教学明显带有浓厚的“技术化”倾向,教师如庖丁解牛般,把一篇篇文章从字、词、句、篇到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娴熟细致地解剖,深入地“鉴赏”,精心地“把玩”,反复地“历练”,醉心于细枝末节的零碎知识,讲解不厌其多、不厌其深,而很少拿出时间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体悟整体美感,品味文章的语言文字。在死气沉沉、匪夷所思的练习题中,阅读成了任务,吃力而被动。原本应该享受到的读书乐趣成了索然无味的题海训练。这种令人疲倦的阅读必然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厌恶和畏惧,学生又怎么会真心喜欢阅读呢?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是应该从课内阅读教学着手,让学生享受阅读中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及精神对话,以此构筑属于学生的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在阅读中,我试着对学生阅读进行一些指导和调整,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矫正,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较明朗的知识体系。
二、教师要跟上变化,给学生正确的指导
正确的指导是掌握方向的舵,正如航行需要一个方向,阅读需要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为此,家长、老师应该合力做这件事,不要把孩子的课外阅读放在一个看似开明实为听之任之的三不管区域。老师要时刻关注文化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关心什么,兴趣如何,以便有针对性地推荐好书。另外,还要注意对学生正确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所看的各类书都能成为他自身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家长应该积极与学校、老师配合,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为孩子课外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探讨中,试图让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获得更新、更全面的理解,而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能得到一定的启示。
三、教师要利用资源,给学生阅读以引荐
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仅仅依靠家里的藏书,那是远远不够。要利用起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私底下,有同学买了一本好书,可能几个好朋友之间会相互传阅。那为什么不把这个资源更大范围地利用起来呢?传阅的范围可以扩展到班级里,甚至是班与班之间。营造一个人人读书、人人谈书、人人荐书的良好氛围,好书大家一起欣赏、一起体会,这是一个方面,另外,还可以联合其他科目的老师,相应地推荐一些书目,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对学生的读书范围起到补充作用。为此我在所教两个班里各开了一堂阅读课,每周一次。每次课前,请学生上来推荐一本自己最近读过的书,简单介绍书中的内容和推荐理由,或者请学生谈一谈有关最近读的某一本书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实践证明,学生的推荐更符合他们的阅读兴趣,往往一两位同学推荐后,其他同学也会拿起那本书来看一看,并在读后与同学交流,效果要远远好于一个人读。同时,我自己在平时阅读时也留心是不是有适合学生的内容、题材,有好的文章、书报也会保留下来在阅读课上给学生朗读全部或者其中一部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不断扩充他们的阅读量。
四、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
当前课外阅读不尽如人意,与当前教育体制、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有很大关系。首先要在教材编写上下工夫,教材编制应该抛开一些陈旧、古板的观念,与时俱进、开阔创新,选编一些活跃在当代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中生代作家的优秀作品,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性和广泛性,开拓和丰富广大中小学生的眼界与知识量,少一些过时的、不符合逻辑的、缺乏人文关怀的作品,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登上文学殿堂的阶梯。其次是实施有效的阅读评价方式,着眼于人,真正地理解素质教育。每半个月,我会要求学生上交一次阅读摘录,可以是对自己读到的较欣赏的句段的摘抄,也可以是读完一本书之后的感悟、评价。短的可以一句两句,长的可以满满一页,在这样的摘录作业中,我发现不少同学都对阅读有了自己很独到的见解。好的阅读笔记或其他类型的阅读成果,我会在早自修朗读,或者打印之后张贴在教室的板报上进行展览,甚至推荐发表到校刊上。只是一点点的鼓励就能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阅读兴趣。并且从长远角度看,学生的课外阅读也促进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促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这样一方面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效,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阅读取向,更有利于抓好阅读指导。实施有效的阅读评价方式一定要坚决摒弃以考试、检测为主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位,积极探索新颖的、有效合理的评价方式,实现促使学生爱读、乐读的目标。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每个学生读出的感觉都不一样,体会的感情也都不一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感悟、体验;让学生握着阅读这把“金钥匙”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受到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