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
摘 要:作者以《齐物论》为核心进行研究,认为庄子在认识到道不可言的同时,也看到精妙的语言仍是人超越自我的利器,所以庄子全书进行了巧妙而精心的哲学修辞。作者对《齐物论》开篇部分的认知隐喻学挖掘,充分展示了庄子对隐喻的巧妙设计。
关键词:齐物论;隐喻
一、《庄子·齐物论》的语言哲学价值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之成。”“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庄子很清楚认识到道不可言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齐物论》在说“道不可言”之理时,却又非常巧妙地用语言传达了这个思想,吊诡之中凸显出了道不可言和以言传道之张力及其巧妙的解决。
此外,鉴于目前学术界对庄子文献的共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中,只有内篇才是庄子本人的著作。①因此,笔者着重于内篇分析,而内篇中集中表述道与言关系问题是《齐物论》,这也是笔者以《齐物论》为核心展开分析却不采取外篇中的《寓言》篇为核心的原因。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庄子在《齐物论》中如何以语言传达“道不可言”的思想。
二、古代学者的探索路径——寓言、重言、卮言
关于庄子的修辞手法的研究古人将其分为寓言、重言与卮言,其分析集中在《庄子》杂篇中的《寓言》篇中: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②
所谓寓言即采用非人的动植物的故事告诉别人道理,因为世人都相信别人说的话,而不相信口述者之言,就好比亲父不能为自己的儿子做媒,否则别人就会以为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一样;重言就是借助前贤之口来说,往往权威的话比较容易相信;卮言就是庄子自己点评和总结的部分,如果没有画龙点睛般的总结,庄子的之道无法向读者显明:“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③。
《庄子》中寓言、重言、卮言的使用基本上遍布全书,达到了极为微妙的以言传道之效果。就《齐物论》而言,《齐物论》中的寓言包括狙公赋芧“朝三暮四”的故事、罔两(影子边缘的晕圈)与景(影子)的对话;子綦与子游、尧与舜、啮缺与王倪的对话都属于重言;在寓言和重言后往往有庄子的卮言,比如“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三、现代隐喻学探索——认知隐喻学
除了传统的三言的分析路径而外,现代学者也从一些现代的理论——尤其是隐喻学的角度对庄子的进行了极为新颖的挖掘。其中,香港中文大学的爱莲心的《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4中就有章节论及过隐喻的问题,但作者并未针对《齐物论》进行集中性的隐喻学阐释。当然比较集中讨论庄子修辞问题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的陈启庆的博士论文《《庄子》修辞策略探析》⑤,这篇博士论文比较系统地从各种角度(修辞手法、谋篇布局等)分析了庄子的修辞,作者虽然力图从跳出文学从哲学角度进行挖掘,但作者毕竟是文学出身,加之论文论题角度太广,没有从认知隐喻学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笔者坚持认为,隐喻绝非单纯的修辞手法,而是人认知事物的一个必经过程和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因此笔者研读了国外一些关于认知隐喻学的论述,以期从认知隐喻学角度对庄子的以言传道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来看看在《庄子·齐物论》开篇的几组原文: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冷)[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⑥
如果以古代学者三言的区分,那么子綦与子游的对话算重言,天籁、地籁、人籁和鸟的鷇音可以算寓言。然而,这种拆解式的分析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我们仔细反复体会,我们会感觉到这部分其实是一个整体,如果拆成寓言、重言、卮言,那么这部分内容的韵味将被人为地彻底破坏。
实际上,这部分内容是一系列概念组成的隐喻。其隐喻的机制可以下图进行分析:
那么,庄子为何用这种隐喻呢?隐喻在思维的认识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认知隐喻学(CMT,英文全称Conceptual Metaphors Theory)创始人莱考夫与约翰逊(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的《人类概念系统的隐喻结构》(The Metaphoric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Conceptual System)⑦一文认为人的思维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认知科学核心内容是人类的概念系统,而人类的概念系统既包括隐喻性的,也包括非隐喻性的,而隐喻性的的概念极为丰富。人类的抽象概念不是由一些具体概念定义,而是一系列的隐喻族(Clusters of Metaphor)定义的。有了这些隐喻带来的概念,人类的概念系统得以大大扩展。隐喻不是一个概念,必须由一些不同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类比,才能形成隐喻。隐喻是基于经验的,必须依靠经验才能理解隐喻。而人类的非隐喻性概念往往比较有限,有了隐喻之后,人类的概念系统大大丰富。人类的概念除了来源于直接的经验而外,也来源于主流的文化性隐喻。
四、余论
在笔者看来,隐喻不但扩展了人的概念系统,而且更扩展了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庄子·齐物论》开篇的这部分内容来看,通过三籁和鷇音与人的语言进行类比,很快就能让人惊奇地认识到人类语言其实很可能什么也没说,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没什么两样。隐喻不是“A是B”或“A像B”这样的表达(这种表达称为明喻),而是把一系列的概念放在一起让读者自己去发现背后的关联和隐喻意,读者一旦自己将这种隐喻意发掘出来就会有惊奇的知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与此同时也达到了思维上的超越和对道的或隐或现的体悟。这正是隐喻的巧妙之处。⑧而且恰好在这隐喻消失的地方,形而上学的道开始慢慢显现出来。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隐喻,《庄子·齐物论》以言传道的效果将大为降低。(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注解:
① 关于庄子文献作者最新的详细考证可以参阅张远山:《〈庄子〉三大版本及其异同》,《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01期。
② 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杂篇,寓言第二十七。
③ 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杂篇,寓言第二十七。
④ (美)爱莲心:《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周炽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⑤ 陈启庆:《〈庄子〉修辞策略探析》,指导老师:谭学纯,福建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⑥ 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内篇,齐物论第二。
⑦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The Metaphoric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Conceptual System”,Cognitive Science,Volume 4,Issue 2,April 1980,pp.195–208.此外,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还写有一本书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是重印版。关于认知隐喻学(CMT)自1983年以来三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可以参阅Riccardo Fusaroli and Simone Morgagni,“Introduction:Thirty Years After”,Journal of Cognitive Semiotics,V(1-2),October 2013,pp.1-13。Journal of Cognitive Semiotics属于电子刊物,可以在这个网站http://www.cognitivesemiotics.com.上找到这篇文章。
⑧ 关于明喻、隐喻、提喻的区分及隐喻的巧妙可以参阅:(法)保罗·利科:《活的隐喻》,汪堂家译,“第二研究:修辞学得衰落:比喻学——献给热内特”,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