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联盟助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

2014-08-15 00:46:00保安璞
教育信息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禅城区教研学科

保安璞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小学,广东佛山 528031 )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网络技术资源环境的丰富以及信息化合作学习的推广,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已产生影响。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产生了一种崭新的教研方式——网络教研。这种新的教研方式具备网络的便利性、资源的丰富性、良好的交互性、交流的灵活性等优势,为教师开启了高效教研的新通道,帮助教师从惯常教研活动引起的舟车劳顿中解脱出来,为教学和研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网络教研已逐渐成为信息技术等小学科教师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网络教研联盟的出现则使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网络教研,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网络教研联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网络提供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以及网络的不间断性,为教师自由选择学习内容、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方便;教育信息化涌现的10 大新技术之一——“云计算环境促进学习与教学的协同”相关内容指出:云计算资源支持在线协作、文件存储、虚拟化和灵活访问;社会性虚拟社区将不同地区的人群通过网络组织到一起,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跨区域合作学习交流[1];《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的发布,使得“技术正在促进学与教方式转变”的观点更加清晰。一个崭新的学习时代已经到来。《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说:“技术带给教育最核心的是改变的精神”。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引领学生适应新时期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面临着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等等因技术与教育相互渗透而呈现的教与学的结构性特征[2],信息技术教师理应具备改革意识,责无旁贷地走在探索新型学习方式的前列。网络教研联盟在此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从资源环境与协作教研[3]方面改善,为信息技术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共享教学资源、交流新的理念等构建起崭新的教研平台。如佛山市禅城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区级备课组的基础上,建立起网络教研联盟,改变了原来各校信息技术教师集中到同一间学校教研的单一教研方式,教师的教研活动以网络作为大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特征,广泛受到老师们的欢迎。

二、网络教研联盟采用教研方式的现状和优势

由相同学科教师基于本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需要而建立、以多技术支持的、稳定的学科网络教研联盟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稳定的教研联盟形式。网络教研联盟的教研活动必然依托网络进行,教研活动可通过QQ群、微信朋友圈、学科网站、视像会议、网络课程等等多种方式进行,每种方式各有优势,解决了信息及时沟通、资源共享、协作研讨、专题学习等教师专业发展[4]的需求。网络教研联盟活动有效的关键在于组织的计划性和活动的系统性。

1.以QQ 群实现教研活动信息的发布和问题的即时交流

网络教研联盟通过QQ 群发布教研信息,为成员提供即时问题交流的平台,是教研活动得以有效组织的有力保障。目前,基于共同问题解决需求而成立研究团队的普遍做法是建立QQ 群,这已成为推动团队工作的有效策略之一。“怎样将两个视频合并?”“如何下载视频(音乐、课件……)”“怎么使用云盘”……在QQ群里,学科教师为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都可以在QQ群提出需求并得到及时帮助。群视频会议、群文件共享等功能也受到教师的欢迎。

2.博客群使网络教研联盟成员之间实现资源共享,问题共研

博客群是网络教研联盟的另一种有效教研形式。中国教育人博客、天河部落等博客群是网络教研联盟的成功案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较大的推动作用。如,教师撰写个人日志,分享教学心得体会;又如,教师在个人博客空间上载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资源,实现了学科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扩充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库,拓展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同时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网上班级使网络联盟成员有效开展主题式研学

基于同一学习内容的网上班级也是网络教研联盟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如“广东省义务教育教师学历与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等教师培训活动,采用网络班级形式,由一位督学及多位助学导师形成培训师资,分别指导一百来位教师组成网络班级,通过成熟的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开展培训。这样的网络培训已经成为学科教师培训的一种主流形式。在网络培训中开展教研已成为教师日常教研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网络教研联盟可通过网上班级形式,就某一方面的内容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研。如以“微课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由网络教研联盟中的某一位骨干教师担任助学,拟定学习研究的内容和计划,由其他多位骨干教师组成班委,组织教师在网络班级中开展相关的学习和讨论活动。

4.微信群和视像会议为教师开展高效学习提供有效渠道

作为网络教研的补充方式,微信群和视像会议等也在促进网络教研联盟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提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利用微信群,网络教研联盟成员互相推送分享学习资源实现共同学习。联盟成员通过分工协作,分别针对“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中国微课”等微信平台中发布的相关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推送到联盟的微信群,让联盟成员能及时、高效地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拓展教育教学的视界,有效提升专业素养[5]。此外,通过远程视频交流,网络教研联盟成员进行远程课例观摩和即时研讨,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疑点等进行针对性的思维碰撞,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有效的诊断、把向作用。目前,通过视像中国项目开展视像教研活动已有成功的案例,佛山、深圳、上海、宁波等地区的老师通过视像中国项目已进行了成功的视像交流实践,成为跨区域教研的成功案例。

三、网络教研联盟对教师专业提升的促进作用

1.网络教研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以佛山市禅城区信息技术学科为例,开展区域性的合作教研是当前主要的教研形式。由于区域内的教师集中到同一地点开展集中教研,需要耗费较多时间,部分教师因为学校工作安排困难等客观原因,常常无法参与教研活动。网络教研联盟的成立,解决了教师集中教研的困难,提高教研参与度,为教师实现跨校、跨区域教研或者城际教研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如对禅城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反馈,75.9%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省时高效,51.7%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对自身专业发展有帮助并且效果良好。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比较喜欢和认同网络教研,参与网络教研的人数也比集中教研时有所增加。

2.网络教研联盟促进教师共同发展追求,个人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

网络教研联盟由骨干教师引领,对教师个人发展提出建议,人人写发展规划,个个进行有效专业提升。禅城区信息技术学科网络教研联盟教师结合相关课题研究,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显示:在禅城区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中,仅有41.8%的教师制定了自身专业发展规划并正在实施,部分教师制定了个人发展规划但未实施,大多数教师没有个人专业发展的规划。网络教研联盟结合以上调查对教师们的专业发展给出建议,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教学经验,制定或调整个人的年度发展规划,确定努力方向。参与网络教研联盟的教师表示,在网络教研联盟教师的互相鼓励下,撰写了个人发展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计划性更强了。如有教师在个人发展规划中写道:“我认为要发展自身,必须树立现代课程观、新的教学观,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学习观,并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从而提升自我。与身边的名师牵手,从身边的名师学起,坚持听课,写课后反思,与名师面对面交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网络教研联盟使教师有了强有力的指导团队,个人教学基本功得到提高

基于网络教研联盟的集体备课,由于可以灵活使用网络环境,易于收集和凝聚学科教师的集体智慧,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再是单打独斗而变成群策群力的团队协作。教师个性化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借助QQ 群、博客群、云盘等网络环境对教学资源进行协作修改、资源分享、讨论交流、反思回顾等,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如禅城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围绕《插入图片》等课例,利用网络教研联盟组建的QQ 群集中研究了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与教学过程实施方案。通过多次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讨论和优化,多位教师执教课例进行公开教学研讨取得良好的效果。有青年教师表示:“在众多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对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制定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更准确了。经过多次研讨,接受了老师们的建议,练习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该教师执教《插入图片》一课,练习设计由简单的图片插入教学转变为“合理设计午餐食谱”,引导学生在情景化的问题环境中学习图片插入技术,受到学生的喜爱。有了网络教研联盟各成员的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在不断改进完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师围绕该课例撰写的教学设计和论文均获得全国一等奖。

4.教师在网络教研联盟中获得正向引领,不断提升价值追求

一名理想的教师,应勇于挑战自我,应善于合作,懂得换位、尊重、互惠,应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4]。网络教研联盟成员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较强的意识,大多数教师利用网络开展合作学习的能力基础也比较好,对利用网络教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形式比较认同。在分享资源和共研的过程中,网络教研联盟中优秀教师的成长经验对其他教师形成示范,教师成长逐渐形成了群燕齐飞的良好局面。例如,佛山市禅城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网络教研联盟成立后,通过课题立项研究来带动开展网络教研,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明显,有的被评为区级名教师,部分教师被聘为禅城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形成了学科发展的引领力量,还有部分教师在参与网络教研联盟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申报了新的区级研究课题并担任课题主持人。“培养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与意识”、“小学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中练习设计的研究”等课题成功立项为区级小课题。

四、网络教研联盟的运作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网络教研活动的组织、网络教研平台的资源环境、课程环境、协助研究环境等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经过实践发现,网络教研联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但网络教研联盟的有效运作还有待加强。部分参与网络教研联盟的教师处于被动参与状态,其自身发展的需求还未能有效激发,主动学习意识还有待加强。在网络教研联盟的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教研活动对教师的“引力”,对活动的有效组织、资源的有效应用等方面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1]教育信息化涌现的10 大新技术应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微博],2014.06.04.

[2][4]信息技术将带来教育的结构性改变.中国教育报[微博].2014.05.28.

[3]网络教研平台设计理念与整体规划[OL]http://wenku.baidu.com/view/665b8f41336c1eb91a375d2e.html.

猜你喜欢
禅城区教研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基于SWOT分析的佛山禅城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研究
创意设计源(2019年6期)2019-06-19 08:50:57
城区公共自行车投放和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科教导刊(2019年10期)2019-06-03 03:37:43
社会变迁与青年群体消费转型的调查研究——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27
“超学科”来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