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2014-08-15 00:47徐彦超祁小玉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辅导员班级

徐彦超,张 勇,祁小玉,刘 娜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1)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对高校辅导员来说,高校学生除了是工作开展的对象外更是检验工作效果的对象,既是工作必须管理的群体更是工作必须依靠的群体。因此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除了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与班级学生的和谐关系,把群众路线作为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现状

现如今由于辅导员角色定位不准确,业务不精、职业倦怠以及学生不理解、不信任等原因导致现实中存在以下几种紧张关系。

1.1 角色定位矛盾

社会学家凯利曾经说过,角色是他人对相互作用中处于一定地位个体的行为的期望系统,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期望系统。如何正确地进行角色定位是分析双方矛盾的关键。一般来说大学生总体希望他们的辅导员能够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而不是简单的完成教育和管理任务。从辅导员来看,他们认可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学习好的,有时候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文艺特长等的学生一样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双方有时间在定位上的差异导致一些方面没有达到对方的要求,从而产生矛盾。

1.2 师生关系冷淡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要承担更多的琐碎日常工作,忽略了最重要的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不同于中学时候的师生关系,辅导员与学生见面机会少,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和学生谈心、深入宿舍等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辅导员,辅导员对很多学生不了解。辅导员不能很好的成为学生迷茫时候的指路灯,困难时候的扶持者。

1.3 师生信任危机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之外有很多的行政工作,比如奖学金的评定,助学金的认定,评先评优,入党问题等。由于社会大环境不断变化,学生问题的复杂化等原因,导致辅导员对于学生的难题可能没有及时给予处理,对于学生存在的疑问没有及时的解释解决。这样如有学生在偶然的利益冲突后对辅导员做出歪曲的评价,在误解冲突中对辅导员形成不好的印象,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对辅导员产生消极甚至抵制的情绪,从而使师生从心里产生对彼此的信任问题,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2 践行群众路线,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群众路线第一次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将这一论断内化为平时工作的准则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群众路线是一种价值取向,学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学生的进步和成才就是我们价值体现,只有深入学生当中,把处理各种学生难题的经验积累起来,通过不断的分析研究,才能对我们的工作起到启发和推动作用。

2.1 完善角色定位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通过上述文件可知高校辅导员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以外,也属于教师队伍,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1.1 学生政治倾向的引路人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他们政治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刻,正确政治观的形成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们应成为大学生政治倾向发展的引路人,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观,坚定政治信念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处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前线,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以自己正确的政治信念为先导,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引导学生坚定个体政治信仰,培育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最终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1.2 提高自身主体能动性

辅导员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学生的日常相处过程中能够放下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心态,做到和学生“打成一片”,以平等的朋友身份走入学生群体,充分利用参加学生的班会、座谈会、节日聚会等机会,充分深入学生群体内部,了解学生的动态。另外要及时听取和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和纠正。在生活和日常的工作,辅导员都要以身作则,对学生一视同仁。

2.2 拓宽师生交往渠道

交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前提和归宿。十八九岁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处理事情更多的是感情用事,理性思维较为薄弱,同时在大学之前的美好期望和进入大学之后可能产生的落差可能给他们造成一定的迷茫情绪。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给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加强师生交往,拓宽信息沟通的渠道,将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素质养成中的问题。“服务是教育和管理的优化酶,没有服务的教育和管理是枯燥的”,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是对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要求[1]。因此辅导员应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努力做到真诚服务,拓展更为顺畅的交往渠道。应从走近学生、拓宽交往渠道上下功夫。

2.2.1 加强宿舍育人阵地

高校学生的学习模式及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决定了宿舍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除了上课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宿舍这个阵地,坚持每周都能深入学生宿舍,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去了解学生的生活动态。通过深入宿舍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亲切与真诚。

2.2.2 建立定期谈话制度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建立谈心制度。这一制度以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家庭困难问题、就业问题等方面,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等为中心任务。另外辅导员与学生谈话要坚持谈话——观察——谈话过程的循环使用。不能期望于一次谈话的效果,可能为了解决一个或者是某一方面的问题,需要循环往复的几次谈话。那么,在同学生的每次谈话后,要注意总结和观察,总结即是回顾和分析谈话方法,观察是看学生在谈话后的表现。特别是对问题多或问题的分量较重的学生不能急于求成。

2.3 创建民主班集体

班级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开展活动、丰富生活的基本单位和组织形式[2],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风班貌。

2.3.1 班级管理民主化

现在的“90后”大学生有着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特点,他们关注自我,注重自己各种需求的满足,早已经不满足于对教师和辅导员言听计从。虽然根据调查得出,28%的大学生表示不愿意担任班级职务;10%的大学生则不愿意承担任何班级事务。但是高校辅导员应遵循现代管理“管理伦理化”趋势,遵循公正、平等、人道、幸福和民主等基本伦理原则[3],积极推进班级民主化管理模式。因此在班级学生奖助学金评定,评先评优等事情上除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坚持程序的公开化,让全体班级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2.3.2 班级管理全员化

良好班风的创建需要的是集体的力量,因此辅导员在着力培养有能力的班干部的同时,还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使他们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在班级中宣扬“对决策过程的参与本身就是目的,而非仅仅是索取自己利益的工具”,尽可能的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增加班务活动的透明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翁的荣誉感。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最终实现自我管理。

3 结束语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辅导员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全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广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简单就能实现,需要高校辅导员端正态度,放低姿态,认真研究学生情况,在具体工作中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把学生的任何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对待,从各方面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朋友。

[1] 莫飞平,刘光辉.试论高校学生管理的伦理原则[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74.

[2] 吴惠.辅导员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角色转换及策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118.

[3]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2005.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辅导员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班级被扣分后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