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文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国际贸易系,湖南 岳阳 414000)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教学也需顺应时代要求,合理定位,走“英语+专业”之路。即以英语为载体,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汽车英语结合了汽车与英语的双重属性,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它要求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英语掌握汽车专业的相关知识。现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必须进行改革。在ESP理论下设置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也符合基础英语教学向ESP英语教学转变的大方向。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行业迫切需要既精通业务又具备一定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必须重新审视、调整汽车专业的英语教学。然而,之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将主要精力放在基础英语教学上,不重视专业英语教学,汽车英语的教学目标定位、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教学质量也不高。[1]其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有些高职院校没有从职教性的角度定位专业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基础英语教学,忽视了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和建设,导致教学效率低。[2]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培养的是一线技能型应用人才,而不是学术性研究型人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就要凸显其职业特征,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技能型汽车人才。
2)教材内容陈旧。有些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英语教材难度系数较大,句型复杂难懂;章节编排随意凌乱,甚至课后无相关练习和单词;内容单一落后,材料与现实情况不相吻合,脱离实际需要,跟不上汽车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因此,这样良莠不齐的教材无法适应现阶段高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
3)师资力量薄弱。汽车专业严重缺乏“双师型”英语教师。虽然基础英语教师英语知识能力较高,但是缺乏汽车专业的业务知识;而汽车专业教师业务知识扎实,但英语知识能力不足,找不到很好的契合点。
4)教学模式单一。现有的汽车英语教学还沿袭着传统的“三单”现象,即教学行为的单向性、教学形式的单调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单一性。[1]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1]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缩写,即专门用途英语,也叫做“特殊用途英语”,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财经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工程英语等。[3]ESP是一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教学途径。汽车英语作为一种ESP,将基础英语与汽车专业相结合,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运用了学英语、学专业知识、训练专门用途英语表达能力“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Hutchinson与Waters认为,ESP教学首先是一种以特定目标为导向(goal-oriented)的英语教学与学习途径(appr oach)。[1]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专门”是指目的,而非语言本身,它不仅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组织的方式。ESP有三大明显的特点。
1)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专业英语不是以学语言为目的,而是通过专业英语去学习某门特定专业课程。专业英语学习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有更好的帮助作用,促使其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
2)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需要分析之上。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考虑学生学习需要。
3)注重语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熟练使用,以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4]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ESP英语学习不同于基础英语学习,因此,在汽车英语的教学目标定位、教材建设、师资建设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设计了如下教学改革方案。
早在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中就明确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之路,即:以实用为准绳,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主导。《基本要求》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必备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阅读和翻译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为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打下基础。在实际ESP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立足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所以要选取针对性强、实用性高、难度适中的汽车专业英语教材。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材,实施分层授课。教材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初级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各类车型、车标,以及简单的汽车构造;文章要浅显易懂,不可太难。中级阶段要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基础上,主要进行有关汽车专业业务活动的对话练习,扩充专业词汇,并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识记。高级阶段以阅读文章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对专业文章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补充部分英文专业文献,以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可以根据汽车专业特点,编写一些实用的校本教材。教材的素材可来自杂志、报纸、学术期刊,等等,不必太拘泥于形式,内容最好“新颖”、“前沿”,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可以由以下三方面构成:一是汽车构造英语,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汽车各组成部分;二是汽车检测与维修英语,旨在让学生大体读懂汽车设备检测与维修方面的相关英文资料;三是汽车服务英语,旨在让学生适应多元化的职场要求,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汽车营销、汽车介绍等日常交际活动。这样编排的教材最大限度地反映汽车专业的基本内容,基本能辐射到学生以后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培养其工作能力。
要保障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师资队伍。很多高职院校都由公共课部的基础英语教师承担汽车专业英语教学,虽然这些教师英语基础较好,但是业务能力不足。因此,在师资选择上,最好能聘用具备英语能力与业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整合校内资源,从学校公共课部挑选英语基础好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由督导评估小组对汽车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能力考核;二是强化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鼓励他们听专业课,夯实业务基础;三是引入激励考核机制,提高汽车专业英语教师的待遇,鼓励更多教师加入专业英语教学队伍中来;四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试行“双师”进课堂,即汽车专业教师、基础英语教师进班“双向”授课。
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以讲授课本内容为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因此,必须调整并转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己任”的教学理念,这样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教学的“双赢”。
2)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播放前沿的教学光盘或者自己制作的课件;结合每节课的内容,播放一些名车的广告视频或汽车产业的英文短片。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汽车英语属于专业用途英语,教学活动不能单单局限于课堂,要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做一些课外辅导。比如,设置汽车营销模拟场景对话,让学生根据英语单词或车标猜车名,课前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汽车资料PPT,组织学生做校内教师自购车的调查,带领学生去实训室观摩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组织学生到4S店近距离体验职场,以系部为单位开展汽车英语知识竞赛,汽车广告、海报和LOGO的设计比赛等等。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有效贴合企业对新进人员的素质要求。
传统考核方式主要是卷面形式,其弊端就是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因此,考核方式可以更灵活机动一些。比如,可以采用到课率+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将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均纳入考核范围;其次,除了笔试考核外,汽车专业英语竞赛、汽车资料PPT制作、汽车营销对话等都可以成为新的考核方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ESP课程的重要性。作为ESP课程的前驱,汽车英语的学科及实训优势利于它在高职院校中的普及,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与专业的贴合度也越来越密切。随着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不断深入探索专业英语教学,以期缩短校企对接的过程,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在ESP理论基础下,通过合理的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定会取得质的飞越。
[1] 刘文君,等.基于ESP理论的高职土木工程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11(13).
[2] 刘丹丹.能力导向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6):89-110.
[3] 方芳,张贺达.ESP理论在高职汽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2(15).
[4] 赵彤.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刍议[J].现代营销,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