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李勇梅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诗经·大雅﹒烝民》开篇有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只要按智能成长规律给予适当的环境开展个性化教育,每个人的多元智能均有可能达到相当高度发展,而且可以远超乎我们的预期境界。
无独有偶,美国哈佛大学著名认知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于1983年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他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价值标准下,个体解决自己遇到难题或生产制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八个方面。穿越时代纵观两者,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当加德纳本人将多元智能理论介绍到中国时并未引起中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太多关注。1999年随着中国开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及加德纳1993年出版的专著《多元智能》中译本的面世,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才开始对此理论表示极大兴趣。2002年到2006年以陶西平为首的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是中国开展实践研究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个。促进了部分地区教育观念转变,推进了以全面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倡导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良好教学风气。
最近几年,许多学者纷纷提倡将该理论应用在语言教学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将多元智能理念融入英语课程中,研究多元智能模式和课程设计开发,是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最佳切入点。笔者将就如何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壮母语学生英语发音展开讨论研究。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广西境内,占自治区总人口40%左右。由于社会经济、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壮族语学生英语学习表现出一定区域性群体特征,特别是壮语母语负迁移现象给英语学习者发音造成较大阻碍。
首先,壮语语音系统特性 壮语属于二维语音,除了“辅音+元音”这样的组合,还包括声调等非线性成分,往往跨越几个音段。按声韵调进行分析,壮语有22个声母,浊塞音2个,唇化声母2个,腭化3个,舌根浊擦音声母1个。韵母共有108个之多,语音系统比较复杂。
其次,发音方面 壮语很多地方没有塞擦音,所以当壮族语学生在学习children,jeep等单词时会把这些单词的第一个因素发成擦音。壮语也没有清辅音之分,壮族学生经常把pig读成big,把time读成dime,形成所谓“夹壮”英语。壮语发音一般是在同一音系中,如舌尖擦音和齿间擦音是不共存的,而半高不圆元音和半低不圆元音也是不同时存在的。
最后,壮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其声调是单个字的调子,功能是区别词意,而语调是指贯穿整个句子的调子,功能在于表达整句意思和感情,其语调是受制于声调的,因此没有单词重音和语句重音。壮语降、升、降升调是在发完字调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壮族学生在学习英语单音节词降、升、降升调时会掌握不好起点和音幅,上滑及下滑时往往以跳跃代替滑动,造成词尾爆破音产生过多爆破或受壮语塞声调的影响失去爆破[8]。
壮族语音系与英语音系差异导致了以壮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发音,拼读,语调等方面受到严重阻碍,进而影响其英语听、说能力发展。特别是对壮母语大学生群体而言,脱离了基础教育阶段记单词和做考题的学习模式,要适应注重听、说应用能力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其母语负迁移作用大大影响了其正常英语学习和各种等级类考试。
当然,在壮族语英语学习者这样一个群体之内的每个个体本身,也有其千差万别特征。由于大部分壮族聚居区分布在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学生要徒步翻越几座山去上学,练就了部分学生运动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此外,壮族人向来酷爱唱山歌,很多学生也有较好的音乐——节奏天赋,这些都为之后的英语语音训练提供了可开发潜能。
与斯皮尔曼智力二元说不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指出,除了传统观念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之外,每个个体还拥有音乐——节奏,视觉——空间和自然观察等多方面智能,而且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家庭和教育环境影响,每个人这八种智能的组合方式呈现多样化,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和弱势特点也大有不同。
壮族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夹壮”英语严重影响了其听力和口语学习,以致于阻碍其英语其他各方面能力发展。同时,其地理和人文环境使其在音乐——节奏,身体——运动,视觉——空间和自然观察能力方面拥有极大潜力,这些对提高其英语发音大有裨益。
同时,鉴于大部分壮族背景的英语老师缺乏系统英语教学学习和培训导致自身发音不准的事实,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既对英语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也给英语教学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具有共同群体特征的壮族语英语教师应该首先自我潜心学习和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发现和利用自身某种智能强项,努力实践提高自身英语发音水平,然后以身示范,转变教学观念,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综合智能情况,发掘学生潜在智能,发现其英语学习中强项和弱项,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在传授新知识时突出利用学生强项来活跃气氛和调动其积极性,复习强化知识点时要锻炼和弥补其弱项,尽可能把所有智能都融合到英语教学各个方面,培养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针对壮族语大学生群体特征、个体智能差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相关内容,做到教学活动差异化,采取个别指导、布置差异化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音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视觉——空间智力强调个体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空间关系能力,语音有其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发音部位不同,发音方法不同,使人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比如:壮族学生在学习舌尖齿龈后部摩擦音∕r∕时,常因舌位不正确,不会卷舌而发不好这个音。壮族学生大都生活在四面环山的地方,由于没有平坦的土地,农民们只有在山坡上稍微平整的地方进行种植,或自行开辟一小块平地,因此形成了梯田。长期生活在这样复杂的空间环境中,壮族语学生对空间感知和辨别能力比较强,教师此时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中视觉——空间智力,采用亲自发音示范、借助口腔模型教具及PPT演示等方法教会学生通过变换唇、齿、腭等部位空间位置发出正确英语语音。例如:发塞擦音的方法是:舌尖舌端抬起贴住上齿龈后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先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接着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8]。
此智能主要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能力,体现为个人对音乐美感反应出的包含节奏、音准、音色和旋律在内的感知度。壮族人民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地步。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很多壮族学生对音乐都具有极强感受力和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英语属多音节律语言,一个词有多个音节,读时各音节轻重长短不同,还存在重读、弱读、连读等变换,这和音乐中强调乐感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在实际语音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壮族学生这一智能,开展强化英语节奏、结构和语音的练习。对有歌唱才能并且愿意大胆表现的学生应布置学唱英语歌曲,模仿电影对白;对内向的学生,可以进行合唱练习,也可布置绕口令、朗读故事诗歌等节奏感较强的活动,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语音自我概念,敢于开口,大胆练习,以助其提高语音水平。
作为多元智能理论中逻辑——数理能力的一种体现,科学利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壮、英两种语言发音进行比较也是提高壮族学生英语发音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比得知,壮、英两种语言发音在元音、辅音、清浊音和尾音方面都有较大差异,教师可准备大量丰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区别练习,努力消除和避免母语负迁移影响。此外,还可运用语言正迁移因素。壮文拉丁字母形式、构词方式和书写形式与英语都比较相似,可鼓励学生用壮语做笔记,给单词标音、注释等,既可减缓学生焦虑情绪,又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发音水平。
当然,教师还可以发挥山区长大的壮族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在语音教学中引导其认真观察教师发音时唇、齿位置,感受气息的吞吐,倾听音节的重读、次重读等。此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还应积极使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音频和视频材料,直接为学生展示标准的英语发音,减少母语负迁移和其他干扰因素。综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壮族语学生群体特征和自身特点,科学综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相关原理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指导,尊重学习者智能的个体差异性,抓住学生兴奋点,激发其全方位智力发展,进而卓有成效地激发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热情,最终达到流利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目的。
多元智能理论教育目的就是要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多元发展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壮族语学生受其母语影响,在学习英语发音中有其独特群体特征,每个同学也有其个体差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综合合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指导,充分发挥并发展学生智力潜能,使教育真正成为因材施教的教育,让学生各方面智能得以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友好学习界面,提供图文并茂的视听感官综合刺激,使抽象的概念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现,营造一个自主式、交互式学习环境[7]。
[1] Gardner,H 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2] Gardner,H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yths and messages[J].Phi Delta Kappan,1995(3).
[3] 周彦,莫燕玲.谈壮族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6).
[4] 张淑燕.少数民族英语语音习得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4(4).
[5] 彭举鸿.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探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7).
[6] 王蕊.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英语语音教学[J].高等教育,2013(4).
[7] 钟雁.现代远程网络课件自主式学习的教学设计[J].教育科技,2001(6).
[8] 韦艳琼.小议壮族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难点[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