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定来
(盐城市步凤小学 盐城市 224045)
引言:新课标指出,阅读应该是个性化行为,旨在通过阅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对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加深思想和感悟,并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熏陶,但是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施行,并结合案例对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小学语文在教育领域中具有其特殊位置,意在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但是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和能力的限制,自制力普遍不强,常常不能长时间把精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这就造成了有些教师在课上更多的关注纪律,而忽视了师生间的互动。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造成课堂老师机械的讲,学生被动的听。我们的学生没有在阅读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思想和感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这种现状是与新课标精神背道而驰的,十分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开展。
在进行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教师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教学误区:过分强调知识性教学,把文章划分为几个自然段,从头到尾一点一点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性和对学生感悟文章能力的培养。这样做往往会让孩子们提不起兴趣,甚至一篇课文讲完文中的新字、新词都学会了,但是对于文章的内容却知之甚少,更不要说是文章的思想精髓了。过分强调知识性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需要指出的是,文章中每一个自然段都是不能跳脱出课文而单独存在的,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有着承上启下相辅相成的作用,每一个自然段对于作者表达文章的思想精髓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忽视了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很容易对课文的中心思想理解造成偏差,从而失掉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原本意义。
问题教学法的一般步骤可分为(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2)边读边议,分享思路;(3)解决疑难问题;(4)巩固练习四部分。其教学重点比较明确,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并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旨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下面以《黄果树瀑布》一课为例,重点分析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黄果树瀑布》一课有语句优美,景物描写多的特点,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们应该按照问题教学法的思想,首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文中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你还见过那些瀑布?作者将黄果树瀑布与哪个瀑布相比较?对于另一个瀑布你的印象是怎样的?等等,都可以作为创设情境的问题提出,旨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布下悬念,为下一步同学们的独立阅读做铺垫。接下来教师需要做的是明确学生在课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定下问题走向,然后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分析先前所提出的问题,提出可能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准确的把握好教学时机在学生思维突破口进行点拨,最有利于学生智慧火花的产生,正如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允许学生犯错误,每一次犯错都是成功的先决,也是学生又一次思维的碰撞。
在同学们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几个猜想性答案后,教师再将答案进行汇总分析,注意在启发思维的过程中应该因人而异,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使课堂与教材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分析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从具象到抽象,循序渐进,在学生答案的盲点即知识的空白区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及时作出相应的控制调节。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老师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分析学生的思想动向,思维盲区。对于盲区的指导工作不直接点明,而是注意“留白”的艺术,这同样是问题教学法的精妙之处。
最后,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再质疑。使先前解决的问题进行延拓,旨在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同学们用头脑风暴似的方法再提出新的问题。这样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巩固先前所学的知识,同时,为将来学习新知识奠定下基础。
教师需要明白的是,问题教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问题而提出问题,而是要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意问题的层次性,问题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到提问中来,尽最大的努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有赖于教师的正确指导,也就是说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并非削弱,而是增强了。为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小学语文阅读的学习任务,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创造丰富的情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在思维瓶颈处启发学生、点拨问题的关键、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并在自主分析中发展解决拓展问题,做到对问题更深刻的理解。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应该使问题充满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学生的脑海里。
[1]崔玉文.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20):37.
[2]叶一芳.浅议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4.(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