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群
(丹阳市正则小学,江苏 丹阳212300)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把“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作为新课程重要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观点。课堂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自我建构、他我交融、物我一体中就能实现自我超越、自能发展。模式课堂坚信: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一定会还教师一个大大的惊喜。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在新课程理念下,预习已成为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自学分享”模式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预习的自主性,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实现自我发展。
“预习交流”安排在模式课堂伊始3~5分钟内,虽然课堂呈现的时间较短,但学生至少在前一天已对新课作了充分的预学,特别是学生人手一本的《预习导航》的使用,为不同年段、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了预习上明确细致的指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独立认读和识记生字,建立对文本内容的初步印象,并适当批注阅读感悟等,为下阶段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因为有了前期的训练、指导,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能熟练自觉地完成新课预习,并在课堂“预习交流”环节进行课前预习的反馈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了自主阅读的能力。这样的课堂很好地达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体现了“自主”向“自能”的发展。
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导学”是我们“自学分享”模式课堂的关键环节。它要求课堂中师生双方都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共同努力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目标、依标导学”恰是关键中的关键。教者不仅要有准确定标的能力,还要能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积极主动地深入文本,体悟语言,进行个性体验,实现知识的内化。
在教学五年级《神奇的克隆》一课时,我是这样进行“目标导学”的:导入课堂之后,我投影出“每课四问”(我在高年级的尝试)——这是一篇什么类别的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文章是怎样写的(写作特色)?学完课文,知道或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完成“预习交流”,重点达成1、2两问,接着让学生围绕3、4两问试着自主确定本课学习目标,再在学生的交流中形成共识,分步揭示并完成本节课的两个大目标:(一)快速浏览课文3~5自然段,思考克隆分哪些种类,分别“神奇”在哪里,先自己抓关键的词句批注,再选择其中一类,按1、2号顺序说给同桌听,注意补充评价。(二)自读课文6~8自然段,试着用“克隆技术真神奇,可以,可以,还可以,”的句式把它“造福于人类”说清楚;再相互讨论这部分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这样一来,学生参与了课堂目标的制定,课堂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且得到良好学习方式的指引,课堂精讲精练,学生乐在其中。
不难看出,课堂目标的揭示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到明晰指向作用,只要教者课前精心准备,深入研讨,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目标导学”一定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快乐学习,充分展示现代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享交流”是个体知识内化外显的过程,与师长、同伴的合作分享有利于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这种“分享交流”一般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从而达到组内分享,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合作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原先的认识,真正实现他我共同发展。
在教学《说勤奋》这篇议论文的时候,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年段特点和文本重难点精心设计“讲故事”环节:
(1)师:这篇文章通俗易懂,同学们能不能绘声绘色地讲一讲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通过你的演讲,让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2)师:请一二组准备讲司马光的故事,三四组讲童第周的故事,怎样就能讲好故事呢?生简单交流后,老师告诉其中的窍门:
出示①记住故事的大概内容。
②画出关键词句。
③反复朗读关键词句,努力把这些词句记在心里!
④自己练说整个故事,直到这个故事打动自己为止。
⑤跟同桌说说故事,请他提提意见。
(3)学生根据要求,自己练习讲故事。
(4)4人小组在小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编号轮流试讲故事,组内成员做好评价、记录,推荐代表全班讲故事。
(5)指名全班评讲故事。
他讲的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抓关键词句说原因(略)。
(6)探究课文列举这两个故事的真正原因。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分享交流处于不断的推进中,无论是自主练说故事,还是组内合作、全班分享的设计都能充分尊重学生,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合作,给每一个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分享伙伴的成果的机会,再加上教师激励、角色体验、组间合理竞争等有效刺激,学生在交流、汇报、反思、提升的过程中达到了“我们的课堂共成长”。
无数鲜活的课例告诉我们学好语文特别要“重积累”“重迁移”,“大语文观”认为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模式课堂要求教师在“固化移情”环节对基础目标的达成予以检测与反馈;对经典的语言进行积累,并结合教材的特点进行适度的拓展,在拓展中运用习得的阅读方法或语言训练点,加以巩固与提高。特别是中高年级,应在课堂中加大读写结合力度,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实践“我收获,我运用”的理念,从而提升德智,完善真我。
在《黄山奇松》一课“固化移情”环节,可作如下分层设计:
必做题——先熟练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再学做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的神奇与秀美。
选做题——
1.积累有关“黄山”“松树”的古诗词,感受其独特魅力;
2.搜集“黄山”图片、文字资料,制成小报展示欣赏。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者的责任更多应是引导学生在积累运用语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已有知识体系,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驰骋。如教《装满昆虫的衣袋》,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教《只拣儿童多处行》,可以带着学生走近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徜徉在隽美的诗歌散文中;教《夏日绝句》,可以牵着孩子的手,约会一代词宗李清照,感受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魅力……
总之,教无定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就是好法,只要我们本着“学生第一”的原则,不断探索,博采众长,我们的“自学分享”模式课堂就一定能引领学生从“自主”向“自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