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莉
在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果教师能以强烈的有效教学策略为依托,围绕“理解课文、深化认识”“活用课文、内化语言”的目标,设计和组织教学,将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分析,辨别异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能力。它可以让学生在同种事物或不同种事物之间进行比较,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间的异同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的目的。
如学习《蕃茄太阳》一课时,我注意文中共出现了三个“蕃茄太阳”,
第一处是: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蕃茄吗?那我就叫它蕃茄太阳。
第二处是: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蕃茄太阳”。
第三处是:红红的“蕃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这三个“蕃茄太阳”各有含义,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三个相同的“蕃茄太阳”的不同含义,让学生在思考中区别出三个“蕃茄太阳”间的异同,从而加深对“蕃茄太阳”理解。
因为教学的层次性明显,所以在课堂中,发挥了有效教学的作用,对学生掌握问题、理解课文、深化认识大有裨益。高效率理解课文的同时又获得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真可谓一举二得。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有些课文就是这样,想象丰富,生动有趣,读完能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类课文,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文文字层面,还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更丰富的联想。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抓住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引导去激发学生想象,一定能较好了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如学习《云房子》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想象,而后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的云朵是什么样的吗?这种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无边的想象,他们会用自己的语言告诉你大冬瓜会如何的傻,如何傻傻地呆在天上;接着让学生说说像花儿那样美美开着地云朵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又会告诉你这朵花开得是如何的美丽,如何美美地一瓣瓣开放;当你让他们想象云朵做的大礼堂又是什么样的时候,他们又会告诉你这座大礼堂是如何的宽敞明亮……他们还能想象出更多,更美的云朵变化。通过愉快而自由的想象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了思维想象能力。
活用课文、内化语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使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提问方法,能将课文中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我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文章讲述了邻居家小男孩向我炫耀在幼儿园学习的知识,将一只苹果拦腰横切开,作者在小男孩切开的苹果横切面上看到了“五角星”,对此作者很有感触。由拦腰横切苹果进一步联想到创造力。什么叫创造力?作者给我们的答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式。这时教师可以就势提问:你认为创造力是什么呢?然后启发学生说出答案:创造力就是要打破固定思维模式,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课文理解透彻后,可以将这个问题拓展开来,近而提问:从邻居家小男孩拦腰横切苹果的方法中你想到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显然这个问题难度较大,这时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如何从一些类似切苹果的事情中有所发现,比如,如何分混合在一起的红豆与黄豆?按通常的方法,我们会一一拣取,费时费力。这时我又启发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因为红豆是椭圆的,而黄豆是滚圆的,所发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让黄豆滚落呢?这时有生活经验的学生马上会想到拍打,震动的方法。这样从切苹果生发出去,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效的课堂教学以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地课堂思维习惯。所以通过理解课文的有效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实效的一种有效途径。